徐旭(左二)与杨修凯(左一)一起在村里走访(受访者供图)
“第一书记不仅帮助村里修了路,更是在党和政府与群众之间打通了一条‘心路’。”4月下旬,中宣部启动“精准扶贫驻村调研”,组织120名中央新闻单位记者,分赴全国109个贫困村采访调研,捕捉精准扶贫的感人故事。6月18日晚,在央视财经频道播出的《对话》节目中,《中国妇女报》记者徐旭带着一份采访手记,与全国观众一同分享她与南宁市邕宁区百济镇新平村驻村第一书记杨修凯同吃同住、朝夕相处一个月的体验和感动。
“白富美”变身“黑富美”的故事感动记者
徐旭自1993年开始从事记者工作,是一名资深记者。今年的4月28日到6月1日,她从北京来到南宁市邕宁区百济镇新平村,和村里的干部群众同吃同住同劳动,在田间地头实地调研,与驻村第一书记、村民代表、乡镇干部促膝而谈。先后发表了《从白富美到黑富美——驻村第一书记是这样炼成的》《白变黑之二:感人!这双让人心疼落泪的脚跑出了有机有情米》《白变黑之三:新平村孤儿三姐弟有了亲人,干妈来了喜洋洋》《白变黑之四:住在新房里,感觉到未来都有希望了》等一系列报道,介绍了驻村第一书记杨修凯的扶贫故事。
其中,讲述新平村驻村第一书记杨修凯“白富美”变身“黑富美”故事的新闻报道,网络总浏览量超过1000万次。网友纷纷为这位亲民、朴实、踏实、肯干的女书记点赞。
徐旭说,初见杨修凯,眼前这位晒得黑黑的女书记俨然一副农村妇女的形象。她拉着徐旭到公开栏前,指着自己过去的照片给徐旭看:“我以前真的没有这么黑,挺白的,不信你看!”
杨修凯驻村前是南宁市第四人民医院人事科科长,从小在城市长大。上任后,她穿上牛仔裤、平底鞋,一头扎进村民堆里开始调研,和村民一起劳动。由于不适应水田里的环境,她双脚的脚趾感染了,村民心疼地劝她不要再下地干活。而她却说:“我是医生,这没事的,上点药就可以了。”
“在采访调研的这段时间里,我最大的感受是第一书记杨修凯用心地在‘真扶贫,扶真贫’。”徐旭告诉记者,杨修凯成为一个贫困村的带头人后,仅用了一年时间,就让这个贫困村发生了巨变。她从城里的“白富美”成了乡亲们口中的“黑富美”,她的踏实肯干也得到了村民的认可和支持。去年底,新平村成功摘掉了“贫困帽”,村民年人均收入6200元。
第一书记搭建通往群众的“心路”
徐旭说,她之前也曾来过南宁,但是到一个贫困村,这还是第一次。当她得知自己要蹲点的村离南宁市区只有一个多小时的车程时,不禁疑惑起来:村子离大城市这么近,怎么还是个贫困村?当徐旭乘车来到新平村时,她这才意识到,路可能是制约这里发展的一大瓶颈。新平村的一条道路,一到下雨天就泥泞不堪,当地很多农产品因此运不出去。
2015年10月,杨修凯刚到村里时,坡与坡的路还没有打通,有的坡的村民出行,只能绕远借道别的村。杨修凯刚到村里时,就有村民跟她说,只要给我们修两条路,我们就给你送个好书记的匾。
了解到村里交通不便、缺乏资金技术后,杨修凯到相关部门申请项目、协调资金,项目开工后她天天盯在工地,仅用半年时间就新修道路25公里,实现了坡坡通。“泥路修好了,村民进出村子更方便了,孩子们上学不用再往邻村借道,这也是搭建了通往群众的‘心路’。”徐旭说。
深入一线挖典型,收获感动与正能量
徐旭说,在新平村采访调研的这一个月里,她每天都在寻找故事,深挖典型人物。一提起印象深刻的事情,徐旭马上就打开了话匣子,向记者说起了新平村里的“金香柑三姐妹”和“4个爱学习孩子”的父亲老余的故事。
她说,这一个月同吃同住同劳动的生活里,虽然吃住条件不能和城里比,在北方从来不招蚊子咬的她还被蚊子咬出满腿小红包,但是她感受到了新平村村民的淳朴、热情,还有驻村干部对农村、对农民的真感情,被邕宁区的扶贫氛围所感动。
6月初,徐旭已经从脱贫攻坚第一线回到城市中,回到了原先的工作岗位,但她依然心系着新平村的村民们,关注着新平村的发展。徐旭说:“我想通过自己的观察和报道,留住这些脱贫攻坚路上的暖心故事,凝聚扶贫攻坚正能量,让百姓有实实在在的获得感,这也是我作为一个新闻工作者的责任和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