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川
第一个“全国科技工作者日”前夕,81岁的胡敦欣院士荣获山东省科学技术最高奖。在获奖感言中,他寄语年轻学者“不要等到80岁再获奖”,引人深思。事隔两天,在山东省农科院试验田,站在金黄色的麦浪中,人到中年的小麦育种专家刘建军也谈起这件事。他认为,年轻人虽需要鼓励,但最高科技奖还是应该给功臣、给老同志,“这是鼓励你踏踏实实干一辈子。”
“踏踏实实干一辈子”,是刘建军的梦想,也是他过去30多年所一直做的。5月27日,作为全国第一大小麦良种“济麦22”的培育者,山东省农科院作物所研究员刘建军获得首届全国创新争先奖。他的踏实能干劲也得到了更大的认可。
麦地里的事比天大
先当农民后是科学家
蚕老一时,麦熟一响。不出意外,今年夏收将是“济麦22”稳居全国第一大小麦品种的第8个年头。在过去的7年里,“济麦22”累计推广2.35亿亩,是30年来我国小麦年种植面积最大的品种。夏收在即,在“济麦22”的诞生地——山东省农科院作物所试验基地的近300亩小麦也早已丰收在即。望着金色的麦浪,“济麦22”的培育者刘建军却喜中有忧。
“我们的麦子成熟得偏早,比郊区早接近一个周,比其他地方还要更早一些。”刘建军介绍,随着城市建设的加快,试验田附近高楼越来越多,正失去气候代表性,“这个地方不大适合做试验田了。”
就像农民对土地的感情一样,育种专家也同样离不开试验田。在刘建军眼里,试验田显然比试验楼更重要,麦地里的事比天都大。
这块试验田位于济南市桑园路东首,随着城市的发展,昔日的郊区正在变成繁忙的市区。越来越强的城市热岛效应也改变了试验田的小气候。这也早已引起了山东省农科院的重视。近几年,他们已经在德州陵城区建立了同样一块试验田,济南种什么,陵城种什么,以减少不同气候影响。同时,在黄河以北的济阳县,他们也物色了一块不错的试验用地。
对付试验田的难题,刘建军还有一个法宝。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每到10月,他家里就会出现许多大大小小的花盆,清一色地种着麦子,一直到第二年夏收,他每天下班进门、睡觉前、起床后都是雷打不动地看麦子。他的办公室除了电脑、座椅,还有箩筐、簸萁、筛子等一堆农具。毫不夸张地说,这是个真正的“农民科学家”。
俗话说,麦里苦虫,不冻不行。刘建军认为,农业科研靠的是全身心的投入,来不得半点投机。寡言少语的他最推崇赵振东院士的一句话:“麦品如人品。如果你怕热,你育出的麦子就不耐热;如果你怕冷,你育出的麦子就不抗寒!”
“泰山压顶”到“济麦雄起”
在不可能中寻找可能
种植面积大了,试验田多了,刘建军和他的团队也就更忙了。
5月24日,小满过后第4天,刘建军早上6点到了办公室,不到7点就下了试验田。农谚云:小满小满,麦粒渐满。此时正是北方小麦的灌浆期。刘建军的日程表也被“灌”得满满的:此前一天,他和助手刚刚从位于临沂蒙阴的试验基地赶回来;而再过2个钟头,他还要接待来自墨西哥国际玉米小麦改良中心的印度籍育种专家;现在,烈日当空,他头戴草帽、脚踩田垄,手里掐着一把麦穗,他要利用这点空抓紧选种。
试验农场的守门人闫树林都知道:“这是刘建军最忙的时候了。”就在这一个月的时间里,他要从眼前这块试验田1400多个种植小区、上万个样本中选出数千个优质麦种。
从概率学上看,育种是个小概率事件。按照常规育种方式,培育一个小麦品种,从选择亲本进行杂交,到最后得到性状稳定的品种,少则10年,多则十五六年,而且很可能什么也得不到。从无数不可能中寻找可能,在很多人眼里,勤劳本分的刘建军无疑是幸运的。
近年来,山东省农科院先后选育出济麦系列专用小麦良种。其中,“济麦17”成为当时国内产量水平最高、推广面积最大、生产优质商品粮最多的优质面包小麦,是我国第一个有商品粮出口的优质面包小麦品种,被誉为“我国调整作物品种结构,发展优质专用小麦的开路先锋”;超高产广适小麦新品种“济麦22”将高产、抗病、抗倒伏、耐热和抗干旱有机结合,实现了小麦超高产育种的新突破,被誉为划时代的品种。
在山东,我们每吃俩馒头,就有一个是用“济麦22”制作的。
在刘建军看来,育种是“十年磨一剑”,靠的是几代人的积累。上世纪70年代,时任山东省农科院作物所小麦室主任陆懋曾育成的“泰山1号”小麦,累计推广面积达3.5亿亩,享有“泰山压顶”的美誉;80年代开始,赵振东、刘建军为骨干的育种团队打造的济麦系列小麦,再次畅销全国。2013年,71岁的赵振东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被授予“齐鲁时代楷模”称号。刘建军作为赵振东院士创新团队主要成员、山东省农科院作物研究所小麦育种研究室主任,挑起新时期小麦育种的重担。
今年3月,刘建军团队培育的高产优质小麦新品种“济麦23”通过审定,这也是我国黄淮麦区第一个通过审定的利用分子标记育种技术育成的小麦新品种。
谈到育种新技术,“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曾公开表示,“分子育种是今后的发展方向和必然趋势,我们常规育种已经差不多到极限了,要进一步提高产量,就要借助于分子技术。”而“济麦23”无疑也走在了小麦育种技术的最前沿。
轻名利方得“千粒重”
激活团队贵在一个“让”字
上世纪80年代,刘建军的母亲从荣成老家来到济南看病。那时,他刚刚从莱阳农学院毕业分配到山东省农科院,一个月工资几十块钱,吃住都在试验室。不仅没钱看病,连个住的地方都没有。最后是赵振东把他母亲接到家里管吃管住,还帮着联系去医院看病。就在那样的条件下,很多同事都选择了离开农业科研一线,有的去搞市场开发,有的干脆转了行。但刘建军没有动摇,他坚持了下来。
“我们一直是搞科研的专注搞科研,市场开发交给专业的公司去干。”刘建军认为,专注和专业也是山东在小麦育种领域能够连续成功的重要因素。在他看来,搞科研还要耐得住寂寞,守得住初心,不能把名利看得太重,更不能急功近利。
谈起济麦系列良种,刘建军也反复强调:“这首先是一个团队,不是我一个人。”
选育良种,选择亲本很重要。大穗型、多穗型和中穗型,到底哪个更好呢?这是小麦育种领域最常见的争论。任何基因的优势都是相对的。如果选择多穗型,品种适应性好,但如果遇上肥水很好的年份,就会出现大面积倒伏影响产量。而选择大穗型,抗倒伏性虽然好,但挑肥拣瘦,适应性又太差。
对这个问题,刘建军团队的做法是:不设限。“不是研究室主任定了哪种就是哪种,而是充分放权,让每个人都成为自主育种的主体,自由选择。”刘建军介绍,这几十年,山东省农科院作物所能够连续育出小麦良种,诀窍就是“放权”“让利”,发挥团队的作用。
“不能说我是主任,什么成果都是我的,那下面人肯定不愿意。”他的做法就是,让团队里每个有能力的成员都自主育种,从亲本选择到整个育种过程全权负责。如果出了成果,负责人就是第一受益人,“我们不是大锅饭,这一点很重要。”
刘建军认为,在学术方面,不要一定按照领导的来做,要充分发挥大家的聪明才智,“假设你人多了,我选不出来,你选出来了,尽管大家思路不一样,但对整体而言,有人干出来就行。”
这让人想起一个农业术语“千粒重”。因为一颗种子太轻,所以科研上就用一千粒种子的重量来体现品种的优劣。团队创新也是一个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