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经110多年岁月洗礼的宗关水厂制水车间外,有一座以爆炸液氯钢瓶残骸为主体的纪念碑:2002年3月29日,车间加氯室一个液氯钢瓶爆炸,幸好刚刚建成的泄氯吸收安全装置即时启动,避免了一起重大恶性事故的发生。
水厂常备45吨液氯
宗关水厂始建于1906年,目前设计综合生产能力为105万吨/日,日均生产量为60余万吨,占武汉水务集团公司日供水能力的36%,负责汉口地区舵落口至堤角区域的自来水供应,出厂水水质达到世界先进水质标准。
生产自来水要经过取水、原水加氯、加矾、反应沉淀、过滤和清水等工序,全自动化生产,员工仅需对设备作日常监控和检查,其中以液氯存放和使用过程风险最大。
目前,宗关水厂液氯存量约45吨,属于二级重大危险源。
全封闭液氯房双人值守
昨天上午,记者来到制水车间加氯房。保存液氯瓶的液氯室全封闭,与值班室之间设置的防爆玻璃,可以承受70公斤的冲击力。
每隔1小时,加氯工会通过安全门进入液氯室,检查各种仪器数据是否正常。氯气和氨气混合时,会发生化学反应产生白雾状的氯化铵。因此,可用装有氨水的玻璃瓶放在疑似泄氯点附近,检查是否有氯气泄漏。
氯气房配有两台泄氯吸收安全装置。制水车间副主任奚晓勇说,液氯房中装有多个监测探头,当局部氯气浓度达到0.5ppm(百万分之一)时,就会发出警报。浓度达到1ppm时,泄氯吸收安全装置就会自动工作。
氯气比空气重,吸收装置从液氯室的底部吸走氯气,送入吸收池与其中的氯化亚铁发生化学反应,生成氯化铁。吸收池中放有铁块,氯化铁与铁块又可反应生成氯化亚铁,如此反复。气体通过回收装置吸收后,再送回液氯房。这样,液氯房和吸收装置中泄漏的氯气不会释放到大气中造成危害。
令人庆幸的是,该设备刚配备不久,就避免了一起重大恶性事故。
爆炸液氯钢瓶飞上了天
2002年3月29日10点40分,加氯工李辉正在机房检查,突然听得“嘭”地一声巨响。他一下懵了,等他缓过神来跑到值班室,透过防爆玻璃窗往加氯室里看,只见室内一片混浊,玻璃上好像糊了一层黄泥巴。
幸好当时房内并没有人,安全门也是锁上的,泄氯吸收安全装置即时启用。大约半小时后,房内能见度就好多了。他和维修班班长祁建国戴上空气呼吸器进入液氯室,发现4号液氯瓶腹部开了个大口子,钢片外翻。后来发现,液氯室离地面五六米高、长宽近20厘米的行吊工字钢架竟然被打弯了。
当时钢瓶内还有70多公斤液氯。专家分析,爆炸是由于钢瓶内杂质超标引起的,若这么多液氯完全汽化扩散到大气中,可造成方圆约1平方公里范围内空气中氯气含量达到致人伤害的程度,损失无法估计。整个爆炸事件没有造成人员伤亡,仅35分钟就恢复了正常生产,奇迹发生的原因有三:
一、液氯钢瓶爆炸升空后居然落回原来的位置,没有击中其它液氯钢瓶导致连续爆炸。
二、液氯钢瓶爆炸升空后,被行吊钢梁阻挡,没有击穿房顶使液氯进一步泄漏至室外。
三、最重要的是,液氯室配备了泄氯吸收安全装置,及时将泄漏的氯气安全回收。
事后,宗关水厂新购了一批液氯钢瓶,不再使用外来钢瓶,杜绝了安全隐患。
3.29被定为宗关水厂安全日
如今,宗关水厂加氯房外果实累累的李子树下,还陈列着15年前爆炸的那只液氯钢瓶,旁边的警示牌上记录了事件的过程,还附有警示语:安全生产重于泰山!
此后,宗关水厂把每年3月29日作为“安全日”,并组织开展系列安全宣传警示活动。自开始安全生产记录以来,宗关水厂已实现连续安全生产5000多天,2015年被评为武汉市“安全文化建设示范企业”称号。
图/文 记者齐翔 通讯员郑文华 周平高 谢铭辉 刘琼 李海隆
加氯工吴聪颖在用氨水检查钢瓶阀门是否泄漏
武汉安监风采(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