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新闻|图片|评论|共青团|青年之声|青春励志|青年电视|中青看点|教育|文化|军事|体育|财经|娱乐|第一书记网|地方|游戏|汽车
强内涵 抓质量 重实效 江津区中医院铸一流医疗服务品牌

发稿时间:2017-04-21 08:11:57 来源: 重庆日报 中国青年网

院领导带队查房

“医联体”义诊

分享喜讯

核磁共振

中医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评审现场

江津区中医院德感本部

  “王老师您好,请问您对这次就医满意吗?医护人员态度如何?还有什么需要我们帮助的吗?”近日,刚从江津区中医院出院的患者王文才接到了医院医务人员打来的回访电话,让他倍感温馨。

  其实,这是江津区中医院推出的“改善患者就医感受、患者满意度调查”活动之一,目的在于维护群众健康公益权益、铸造一流医疗服务品牌。

  近年来,江津区中医院通过提升硬件,增强人才学科软实力,打造惠民医疗体系等一系列举措,内涵建设迈上新台阶,综合实力跃上新水平。特别是去年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上级主管部门的精心指导下,医院紧紧围绕“抓内涵、抓特色、抓拓展”工作中心,以打造全市中医药区域性中心为目标,不断加大管理力度,夯实物质基础,促进医疗整体服务质量持续改进,在综合实力、业务发展及医教研等方面赢得患者一致好评。

  1 抓管理、重内涵,医院综合实力得到全面提升

  选择哪家医院就诊往往是患者说了算,而患者就医数量的增加往往代表着这家医院的综合实力。如何提升医院的综合实力?江津区中医院做足了功课。

  队伍建设风清气正。据悉,为落实全面从严治党要求,医院坚持“三会一课”、“三重一大”等制度,严格执行党务、院务公开。每周召开党政联席会议,集体研究医院重要事项。院领导班子率先垂范,扎实开展“两学一做”活动。每月召开1次中层干部大会和党委中心组学习会,举办“十三五,话担当”微型党课竞赛,邀请江津区委宣讲团宣讲十八届六中全会精神,强化党员干部教育管理,全院上下凝心聚力、风清气正。目前,医院已邀请绩效公司专业团队为医院量身定做绩效管理方案,提升管理效能。

  制度建设立竿见影。严格落实党风廉政建设党委主体责任和纪委监督责任清单制度、约谈制度,修订完善了党政联席会议事规则、行政晨交班制度、财务支出授权审批制度、财务支出报销审批制度、引进高层次人才管理办法、重点岗位人员轮岗办法、院内分散采购等制度,规范院内人、财、物管理,从制度上保障医院健康、平稳发展。

  行风建设真抓实干。严格执行“九不准”规定,通过廉政约谈、签订医务人员家属助廉协议书、签订临床医生廉洁承诺书、组织重点岗位人员参观渝西预防职务犯罪基地、邀请区检察院职务犯罪预防科来院开展廉政专题讲座、在每名党员办公桌上放置廉洁行医廉洁从政警示牌等措施,进一步促进了党风廉政及行业作风建设,医德医风明显提升。截至2016年底,开展廉政约谈668人次,家属助廉协议书、廉洁行医承诺书签订率100%,医院共收到锦旗31面,感谢信117封;拒收红包18人次;受理信访案件32件,办结率100%。全年无“医闹”及伤医事件发生,患者满意度达92.6%。

  信息化建设稳步推进。为不断提升信息化管理水平,建成了包含医疗、护理、药事、收费、辅助检查、财务管理等多个子系统的院内医疗信息管理系统,基本实现了主要业务系统的信息化。完成医院His系统与区级卫生计生信息平台对接,实现了病例概要、西药处方、病案首页、住院医嘱4个子集的数据传送,实行了网上预约、电话预约、短信预约、自助机预约,为患者就医提供了方便。

  2 抓特色、重人才,医教研得到长足发展

  “学科建设是医院发展的基础,医院要健康快速发展,就要建设一批能够支撑医院发展的优势学科。”院长黄静说。

  据悉,2016年以来,医院结合业内发展趋势和科室特点,对全院的专科建设进行了结构性调整,发展强项,突出重点,着力加大了中医特色品牌专科建设。对针灸科、推拿科、康复科等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专科,着力搭建高素质的人才梯队并发展特色中医药非药物疗法,打造成为业内一流的中医药特色品牌。针对心病科、骨伤科等重庆市重点(特色)专科,医院拟定了“高起点、高标准”的发展规划为其增投入、添设备、育人才,将介入治疗、关节镜手术作为学科发展的3年发展目标,提高核心竞争力。与此同时,医院还加大了对口腔科、超声科、脑病科、脾胃病、肾病科的资源整合力度。这种定位清晰、目标精准的发展举措,在提升专科品牌的同时,大大促进了专科技术和科研的发展。

  据黄静介绍,2016年度,医院科研立项达到7项(市级2项,区级5项),后腹腔镜技术、超声造影技术、椎弓根内固定术、动静脉内瘘成形术等的广泛开展大大丰富和提高了医院检查和治疗手段。全年公开发表医学论文40余篇,共接收来自湖北中医药大学、重庆市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的269名实习、见习学生,来自各基层医院的进修生12名。值得一提的是,经重庆市卫生计生委评审,2016年医院被批准正式成为重庆市中医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已接收了21名中医类别住院医师进行规范化培训。“栽下梧桐树,自有凤凰来”,2017年2月,医院正式挂牌“湖北中医药大学教学医院”,开启了医校联合发展的新模式。

  3 抓质量、重安全,医院业务发展赢得患者好口碑

  “我之所以选择中医院,一是在于医生的技术好,二是在于护士的服务态度好。有时家属不在,他们就如亲人般照顾。”4月17日,在住院部5楼70床、做了胃大部切除手术、家住江津德感的李成绿说。

  据医务部主任邓玉霞介绍,医疗质量与安全作为医院的核心和灵魂,必须常抓不懈,并时刻牢记“以病人为中心”这一宗旨,努力做到让患者满意。

  让患者满意,这掷地有声的话语凝结了无数江津“中医人”的汗水和智慧。他们把身心都交给了患者,竭力为患者服务。

  改善医疗服务行动计划,医疗服务质量大幅提升。据邓玉霞介绍,去年11月1日,国家出台新的医疗质量管理办法后,医院及时组织全体医务人员学习,并针对新增医疗核心制度制定管理措施和方案,全年修订和完善医院相关医疗管理制度12个。每月定期抽查,对发现的问题现场指出,并按医院规定进行处罚。成立病历质控专家组,每月随机抽取10%的归档病历进行分析点评,实现终末质控。全年共进行病历首页专项质控1005份,抽取、检查运行病历 865份,进行终末病历质控3000余份,下发病历整改通知180份,召开质控会议4次。特别是三级医师查房,对保证病人生命安全及准确治疗提供了保障。医院全年开展三级医师查房考核18次,参加人员400余人次。

  发挥中医药特色优势,引领全区中医药发展。为传承中医精髓,医院建立了中药饮片处方点评制度,制定了《重庆市江津区中药饮片处方专项点评制度与点评细则》,临床药学室每月按规定抽取中药饮片处方进行点评,并对不合理处方、不合理用药进行干预,同时对不合理处方医师按规定进行经济处罚,2016年度中药饮片处方合格率达94%;通过在全院各临床科室设置中医药综合诊疗室,鼓励医生开具中药处方等措施,全年中药处方比例达65.41%;创新开展“火疗”、“灸疗”等中医技术,中医针灸科正创建国家级重点专科;承担全区中医特色指标监测工作,召开监测培训会议2次,定期监测8次,按要求向市卫计委报送结果2次。同时,以医联体为平台,派出副主任医师以上人员60余人次,指导全区基层中医药服务工作,同时面向乡镇医务人员组织继续教育培训35次,开展中医药适且技术推广23次,服务了基层中医药发展,发挥了“龙头”作用。

  顺应形势,公立医院改革成效明显。据介绍,医院自2015年成功创建国家三甲中医院以来,仍然坚持执行二级中医院收费标准,每年让利群众1500余万元。自2016年7月1日零时起,全面实施药品零差率,医院累计让利患者1200余万元,切实减轻了患者负担。同时,按照渝价〔2012〕59号、渝价〔2014〕394号文件要求开展了单病种收费方式试点工作。在眼科、外科、肛肠科等8个临床科室开展了14个病种的临床路径及单病种付费管理工作,共完成路径管理及单病种付费70例。医院还与9家乡镇卫生院和4家私立医院共建了医疗联合体,实现了医联体内医疗优势资源共享。

  调整结构,优化发展,拓展业务增长点。据院长助理赖平介绍,为扩大医院业务增长点,一是调整收入结构,向内部挖潜力、挤水分、让空间,提高收入含金量。开辟非药收入增长点,医院出重拳严控药品比例,推行临床路径管理,对各种常见病和多发病制定规范诊疗用药目录。提升设备利用率,发挥医技科室设备创效作用,购置核磁共振、DR、彩超等高端设备提高医院诊疗档次。果断将骨科分设为骨一、骨二两个科室,新设立外三科。调整后,在人员数量和资金投入没有明显增加的情况下,业务量呈现出较大的增长势头,实现了以较少的投入获取社会效益、技术效益、经济效益最大化的预期目标。二是加强对外联系,扩大服务领域,扩大业务增长点。做大做强医院体检中心规模,通过调整中心负责人,开设新项目,提升服务质量,拓展服务领域等措施,全年体检收入361万元,较上年增长47.7%。依托医联体,加强上下联动,扩大服务范围。建立专家定期到医联体单位义诊、坐诊、查房制度,全年共组织9次大型义诊及查房指导工作,派出指导专家90余人次,提升了医院知名度,接收共建单位转诊病员101人次,实现了业务新发展。

  据赖平介绍,医院今年还将拟购DSA,全面开展介入治疗技术。届时,专业服务能力将得到大幅提升,患者就近就医、精准诊断将得到保障。

  4 抓民生、重成效,“医联体”刷新民情“温度”

  为实现人民满意、政府满意、职工满意的预期目标,解决百姓看病难的问题,江津区中医院在区卫计委的指导下,于2016年7月与德感、双福、油溪、吴滩、石门、柏林、中山、嘉平、蔡家等9家镇街基层医疗机构建立了“医联体”合作发展模式,充分发挥了三级医院专业技术优势和引领作用,医疗卫生资源得到全面优化,群众“看病难、看病贵”得到有效缓解,并赢得百姓点赞。

  “我腹痛10天后到江津区第一人民医院检查,确诊为肠梗阻,随后被转送到江津区中医院治疗,手术5天后又转到了江津区第一人民医院进行恢复治疗。这么一转一送,在检查和治疗上让我节约了不少费用。”4月17日,通过电话回访,家住江津双福三界村6组的黄天珍说。

  据江津区第一人民医院副院长钟绍康介绍,自去年7月与江津区中医院建立“双向转诊”以来,截至目前,共向上级医院转诊病人67例。通过“医联体”模式,医院的诊疗水平、救治能力得到了大幅提升,门诊量与往年同期相比增幅达40%以上,患者的满意度也逐月攀升。

  据悉,为让“医联体”真正接地气,江津区中医院在“医联体”内开通了“双向转诊”绿色通道,保证“首诊在基层,大病转上级,康复回基层”。开设检查直通车,实现快捷高效的便民服务。加强医联体内医疗及管理业务沟通与交流,实现对口专科重点扶持和人才培养。通过“医联体”平台,不仅建立并推进了区级医院带动乡镇医院的服务体系,合理地利用和配置了医疗资源,提升了基层医院服务能力,更将医院的专科优势和中医药简便验廉的特色服务惠及民生,大大缓解了群众“看病难、看病贵”的突出矛盾。

  据介绍,2016年8月至2017年3月,江津区中医院共组织“医联体”和区内义诊43 次,免费义诊群众1.2万余人次,发放医疗宣传资料5.2万份,对乡镇医院进行急诊急救培训6次、医疗教学讲座16次、查房43次、会诊33次、与卫生院实现“双向转诊”17次。

  当谈及医院今年的工作重点时,黄静说,围绕“以病人为中心”这一主线,加强“医联体”工作,拓展医疗业务,并成立江津区动态心电监测中心、血液透析中心、临床检验中心,发挥中医药特色优势,提高中医药治疗使用率,真正做到让老百姓就近就医、放心就医,力争门诊人次同比增长8.5%,住院人次同比增长8.5%。

  马太超 蔡彦彦

  图片由重庆市江津区中医院蒋晨提供

责任编辑:千帆批量_新闻
返回首页>>
最新推荐
时搜热点
热点推荐

扫描二维码进入

“青年之声”移动版

扫描二维码进入

中国青年网公众号

扫描二维码进入

"畅想星声"全国大学生

网络歌唱大赛

x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广告服务人才招聘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Youth.cn. 请发送qnb至10658000 订阅手机青年报

共青团中央主办 共青团中央网络影视中心承办 版权所有:中国青年网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5108号 京|ICP备11020872号-17 京公网安备1101050072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