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荣希检查草莓种植情况。 林波 摄
中新网宁波2月29日电(记者 林波)寒潮突袭之下,2016年的春天比往年更寂寥,但郑荣希的草莓大棚里时不时传来游客的嬉笑声,给这个早春增添了些许喧嚣。郑荣希是浙江省宁波市镇海区繁荣瓜果蔬菜试验示范场场长,从1997年承包的170亩土地到现在的1800亩土地,从“泥腿子”到优秀农民代表,一路走来,就仿佛是一部浙江新型职业农民进化曲的演进。
过去提到“农民”,人们常常会将其与“泥腿子”、“乡下人”等划上等号。然而近年来,随着工业化、城镇化的进程加快,越来越多的农民“洗脚上岸,背包进城”,农村空心化成为了新常态,“谁来种地”问题日益突出。
为破解未来“谁来种地”和“如何种地”难题,浙江通过实施“千万农民素质提升工程”,不断完善省级农民大学、市级农民学院、县级农民学校的农民培训体系,培育新型职业农民,提高农民创业就业能力。
新型职业农民培训不仅满足了农民物质生活,更成为丰富农民精神生活的最佳途径。如今在浙江,“农民”再也不是一个标签化的尴尬身份,而是逐步成为了一种令人羡慕的职业。
“泥腿子”洗脚上岸 农业结构面临大调整
1978年,一声春雷预示着中国农村惊蛰的到来。改革的犁铧拉开了千年沉睡的土地。从安徽凤阳小岗村开始,960万平方公里的土地开始苏醒、萌芽、吐蕊。
当时的郑荣希还在念高中,一年后,他走出校门开始了走南闯北的养蜂生活。从1979年到1997年的18年时间里,郑荣希像一只不知疲惫的候鸟,踏遍祖国大江南北。如果没有后来的“变故”,郑荣希如今仍是一个养蜂人。
提到这段过往,郑荣希至今仍有些痛心。原来当时由于蜜源越来越少,他发现,越来越多的同行开始在蜂蜜里添加各种添加剂,看似靓丽的蜂蜜早已不如从前清澈。当然,郑荣希也可以如法炮制,然而在他的人生字典里没有“作假”两字。不良的市场竞争使得养蜂事业前途渺茫,35岁的郑荣希陷入了困境。
彼时,陷入困境的不止郑荣希一人。在与台州隔海相望的宁波象山,农民徐振彪也陷入了进退两难的境地,“现在光靠几亩地根本养活不了家人,离开却又不知道做什么……”
就在两人踌躇之际,机遇悄然而至。1997年,中国改革开放的列车即将驶入第20个年头,中华大地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作为中国第一个改革试验地的农村早已今非昔比。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推行,使那些曾经被禁锢在土地上的农民得了解放,曾经的“泥腿子”纷纷洗脚上岸。随着改革的深入,城市建设和乡镇企业的蓬勃发展,农民的生活道路不断拓宽,越来越多的人离开养育自己的土地,或进城打工,或办厂、或经商……
徐振彪正是“洗脚上岸”大军中的一员。2000年,徐振彪离开养育自己的家乡——浙江象山,带着妻子来到上海进军建筑业,成为了一名“包工头”。离开赖以为生的土地,大城市的开阔让他的人生打开了另一扇门,从工地建筑工地“小工”到“包工头”,再到现在建筑公司经理,十余年的时间,徐振彪完成了从“泥腿子”到“建筑老板”的蜕变。
不同于徐振彪,当时的郑荣希并选择“进城打工”,而是看准了那些人们无暇顾及的肥沃土地。他的直觉认为,伴随着农村农民的离去,未来“谁来种地”和“怎么种地”必将成为焦点。
正如郑荣希所预感的那样,20世纪90年代末期,宁波市镇海区的农业结构正面临着第二次大调整,水稻面积大幅缩减,各乡镇都进入了农业结构洗牌阶段。当时的镇海庄市镇正开始鼓励土地流转,发展特色农业。庄市镇政府还在勤勇村建立了新瓜果蔬菜基地。郑荣希瞄准机遇,一下子便承包了170亩土地,准备放开手脚大干一场。
浙江培养新型职业农民 破“谁来种地”窘境
记者了解到,因土地已不再担当养家糊口的角色,在一些地方,土地托管应运而生,国家各类政策的出台也为职业农民铺平了发展道路。
2012年,中央1号文件首次明确提出要大力培育新型职业农民,并启动实施新型职业农民培育试点工作,提出在3年内,选择100个试点县,培育新型职业农民10万人左右。
2013年,浙江省农业厅开始部署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作试点。2013年12月17日,浙江农民大学在浙江农林大学挂牌成立,“新型职业农民”这几个字在2014年初备受社会关注。
而农民大学的培训目标是新型职业农民和农村实用型人才,提升他们的整体素质,而非单纯的农业技能。
这是浙江对培养新型职业农民的理解。
在浙江的东部,这种理解早早地被点燃、被释放。2003年起,宁波全面启动实施“百万农民素质提升工程”,成为首个针对农民开展培训的政策。2015年宁波市率先出台《关于加快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作的意见(试行)》,全面推进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程。
宁波人多地少,资源相对匮乏,如何让普通农民成长为市场意识强、专业技术高、经营管理能力好的新型职业农民,成为了摆在当地政府面前的一道难题。
宁波市农办新农村建设处处长吕坚告诉记者,宁波市现有农村实有劳动力237万人,其中第一产业从业人数为18万人,“而这18万人就是培育新型职业农民的重点,也是未来种地的中坚力量。”
过去,一提到农民,大部分人脑海中都会浮现出“一群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在田间劳作”的场景。但随着时代的变迁,农民这一职业似乎又有了新的演变。
番茄种植技术、小西瓜施肥技术……尝到学校培训的红利后,郑荣希分外珍惜每一次的培训机会,“现在我的农场就是一个公司,我有84个员工,他们的工作就是种植和维护土地。”
18年的时间,凭借着农民培训中学习的知识和技术,郑荣希将自己的170亩土地扩展到了1800亩,从只身一人到拥有84个员工,“农民”成为郑荣希的职业并为此光荣。
此外,郑荣希还把学习到的先进种植技术做了推广,近两年,累积培训办班51次,受益农户达1100人次,示范推广范围内的结对帮扶农户161户,示范带动面积达1700多亩,人均收入增长20%以上。
而在浙江的北部,地处太湖之滨的湖州,新兴职业农民的故事同样正在上演。
2014年,湖州市被农业部确定为全国新型职业农民培育整市推进试点单位,启动新型职业农民培育试点工程,在长兴、安吉、德清设培训班,在埭溪、菱湖、和孚、妙西、东林等乡镇设立教学点,分别开班授课。
目前,浙江各地都在大力培育新型职业农民,免费的培训班开到了村里、田间,农民们不仅学习先进的农业技术,还学习农产品市场营销、农产品质量安全等公共课程,以提高他们的市场开拓能力和食品安全意识。
解放农村剩余劳动力 农民化身大众创业生力军
新型职业农民培训让农民不仅成为了一种令人羡慕的职业,也让农民成为浙江创业大军中的“弄潮儿”。
在互联网技术和创新全球化带来的深刻变革下,创业历程更短、速度更快、门槛更低,创业主体从“精英”走向“万众”。生机勃勃的“双创”时代也为原先囿于一方的农民带来了无限可能。
宁波大学海洋学院副院长李政表示,宁波现阶段的农民培训和前阶段的培训有所区别,以前培训以农业实用技术为主,现在是以创业创新、经营管理为主,“像宁波,很多的农民实际上是在做小型工厂,或者是做其他的加工业了,所以农民培训,更多的是希望把农村过剩产能找到更好的突破口,以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加快农业发展方式转变,提升农产品有效供给。”
李政强调,宁波农民培训也基于这较好的发展基础——农民普遍实现第一步的脱贫,“而他们正是在寻找第二次转型创业的方向,这就是我们提供的服务。”
在李政看来,农民是大众创业的生力军,而农民创业并不框定是农业,“农民的资源是他们扎根农业的先天优势,而所谓的优秀农民进高校,不是简单的脱贫进高校,他们本身已经很优秀,再来学校回炉,看看下一步怎么做。”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每个人心中都有一份最初的乡愁。无论是现代农业的发展、美丽乡村的建设,打造这样一个美好的“田园梦”,不可或缺的始终都是“人”。
按照传统眼光,已过知命之年的温州苍南人颜贻松,只是一个种植了30多年蘑菇的普通农民。而当“双创”之风渗透至这座小城,颜贻松也搭上了这趟时代开启的列车。
2015年,颜贻松借助国内先进的循环种植技术,将原本再普通不过的蘑菇、食用菌种植升级为现代绿色农业、循环农业,他的“天地”也从原本的狭小暗室变为了自己的有限公司,其生产的绿色产品在温州、上海等地供不应求。
李政表示,农民转型并不是简单地点上转型,而是整个农民体系的“大象转身”,农民学院就是服务于这次转型,“农民培训就是要结合农业产业发展需要和农民实际需要,不断提升他们综合素质,推进科学种地,引导他们创业创新。”
而为推动更多农民创业,解决农民创业能力不足的问题,浙江大力构建合作创业机制,形成“能人创业再创业,带动广大农民广泛创业”的格局,而其主要思路便是转变创业方式,发展“合作经济”。
浙江省省长李强曾在浙江农村工作会议上表示,浙江未来要继续把扩大农民创业作为增收的重要渠道,倡导能人带动下的合作创业,鼓励农民以土地、资金入股参与创业,让更多农民进入创业领域、拥有创业收入。
如今,在浙江大地,一场农民创业进行曲正在唱响。农民创业不再是简单的“土地+锄头”,而是在于“传承与创新”。新农民们扎根民间的传统美食、工艺和文化,将“创业-创新-新生”演绎得淋漓尽致。(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