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新闻|图片|评论|共青团|青年之声|青春励志|青年电视|中青看点|教育|文化|军事|体育|财经|娱乐|第一书记网|地方|游戏|汽车
你还在读书吗?

发稿时间:2016-02-12 12:57:19 来源: 新华网 中国青年网 我要评论

  新华社南京2月12日新媒体专电(记者朱旭东)我的一位同事,平时忙得不亦乐乎,年底自我总结时,说2015年只完整地看完一本书,好像是其关注的某个城市的建设概况,引起哄堂大笑。哄笑之余,大伙儿也在反思,我们多久没有好好看书了?

  生活中不接触书本是不可能的,但接触书本,并不代表就在好好看书。比如,随手拿本杂志,看看心灵鸡汤文,看看漫画笑话,也是读书。只是这种读书,估计看过便忘,不会留下太深记忆,属于浅阅读。还有一种浅阅读,便是在手机上实现的。

  当今社会,谁能离得开手机?亿万国人盯着手机看微信、看电影、看笑话、看文章,最新最潮的知识,几乎都是从手机上看来的。只是这种阅读,属于更浅的浅阅读,在脑海里几乎留不下什么印象,是“一过性”的。看的时候知道在说什么,放下手机后却无法若有所思。

  曾经,为了书中的“黄金屋、颜如玉”,多少寒士孜孜以求,头悬梁锥刺股地读书。如今的数字时代,是一个“浅阅读”盛行的时代。当浅阅读成为一种习惯,阅读以“知道”代替“知识”,就会导致“知道分子”泛滥,“知识分子”缺失——看到的都是别人的知识,以“知道”为目标,没有经过自己的消化,没有形成自己的知识,仅仅停留在别人的理解层面,因此才会导致“知识分子”缺失。

  生活节奏变快,工作繁忙,都不是不读书或少读书的理由,古人便有“马上、厕上、床上”的看书习惯,那时间也是挤出来的。如今,这“三上”的时间,我们依然有,就看个人会否利用而已。

  春节期间,上初中的儿子写了几篇读书笔记,包括林海音的《城南旧事》、萧红的《呼兰河传》、高尔基的《童年》和法布尔的《昆虫记》。这几篇读书笔记完全是儿子为了完成作业,囫囵吞枣地看完后写出的,但他的确是在读书。与孩子为完成作业而读书不同,成人的选择空间非常之大,完全可以按照自己的兴趣来选择。

  个人认为,读书是要“破万卷”的。这“万”是虚数,“破”是实招。买到喜欢的书,当边看边划,记下自己的心得体会与书本对话。这书翻多了,划多了,自然就破了。

  当然,喜欢看的书,从头到尾慢慢看、细细看、多看几遍;不喜欢看的书,看个概要,浏览一番,也算看过了,毕竟知道书里大概说了啥,别人也无法用这本书来“唬”你了。长期坚持,靠读书积累的知识财富,几年下来,也将蔚为大观。不是有种说法吗?“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这便是你读书的积累,这便是你私享的财富!

  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不读书,就无法攀爬这阶梯。有学者认为,碎片化阅读会使人对信息的摄取变得肤浅、平面,缺少深度和思考。所以,只要“三上”还能挤出时间,一定要坚持认真阅读、把好书看“破”,并鼓励自己适当读些“费劲”的书,以提升自己的脑力!

原标题:你还在读书吗?
责任编辑:hn_新闻
返回首页>>

扫描二维码进入

“青年之声”微信

扫描二维码进入

中国青年网微博

扫描二维码进入

"畅想星声"全国大学生

网络歌唱大赛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