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下午,记者从东城区“两会”获悉,正在修缮的左安门角楼,未来将建设成为老北京特色图书馆,并有望于2016年下半年向市民开放。此外,2016年,前门还将进驻38家老字号和“燕京八绝”等非遗精品。
左安门角楼“变身”老北京特色图书馆
东城区文化委主任李承刚表示,位于北京外城东南角的左安门角楼,已完成了外观的修缮,目前正在进行内部装修设计,未来将改造成为具有老北京特色的图书馆,并有望于2016年下半年正式向市民免费开放。
李承刚说,之所以称之为“特色图书馆”,是因为这里的书均与历史文化相关,具有老北京特色。“图书馆没有的书,读者可以列出书单,图书馆承诺在一周之内买到,半月之内老百姓可看到。”
李承刚表示,左安门角楼共分为两层,建筑面积为1160平方米,使用面积约800平方米,第一层为图书馆,第二层则可开展讲座、模型展示等活动。
李承刚介绍,左安门角楼修缮完毕后,将形成“一坛居中、四楼环绕”的格局。一坛指天坛,四楼分别是永定门城楼、左安门角楼、明城墙城楼以及前门城楼。
西打磨厂街上半年开街亮相
前门大街管委会主任葛俊凯表示,位于前门东区的西打磨厂街,作为北京最长的一条胡同之一,将进行街区修缮、环境提升、引进文化新业态,预计将在2016年上半年开街亮相。
西打磨厂街形成于明代,因为街内有许多打制铁器金属工具的作坊,因而得名打磨厂。虽然现在街上的老作坊早已不见,但长巷三条1号、临汾会馆等多处历史遗存仍得以保留。葛俊凯表示,位于西打磨厂与正义路南延交会处的临汾会馆保留得就十分完好,经过修缮后,将用于北京会馆文化陈列馆,展示老北京会馆文化的历史变迁。
此外,前门东区的46条胡同升级改造,也将在2016年全部完成;三里河绿化景观将继续往南推进,按照规划,三里河绿化景观带将达到800米长。
“燕京八绝”入驻前门西区
葛俊凯表示,2016年,前门西区将重点加大民族传统文化聚集发展、创新发展,积极引入原汁原味老字号和“燕京八绝”等非遗精品,扶持老字号和非遗传承人设立工作室、艺术馆、博物馆,鼓励创新产品和经营模式。按照规划,前门老字号数量将达到38家。
同时,鲜鱼口街将建成传统餐饮文化示范区;大江胡同全面转型升级为两岸传统文化交流区、两岸创新创意示范区。
“前门新合院”扩大试点
葛俊凯表示,东城区已经在草厂地区完成了28个“前门新合院”的院落试点。2016年还将在草厂三至十条地区继续选择符合条件的院落进行建设,改善居民居住条件。
葛俊凯介绍,“前门新合院”就是在保护院落原有风貌和胡同肌理的基础上,用连廊的方式将平房院落进行连接,让其成为平房中的“套房”,并增加原本没有的厨房、卫生间等设施,在院内建设蓄水模块,采取物业化管理方式,为居民改善居住条件。
社区电影院 大片免费看
李承刚表示,2015年,东城区与歌华有线合作,搭建了北京市首个“首都文化信息港”,在北新桥街道社区服务中心内开展了社区电影院、上网和数字化阅读、社区游戏吧、社区健康站等4项文化服务。2016年,东城将全面推进这一文化社区建设,使街道覆盖率达到100%。届时影院大片只要下线半个月,居民就能够免费观看。
此外,2016年,东城还将以“书香东城”为平台,以月、季、年为单位,组织形式多样的读书活动,全面推进全民阅读工程。不仅居民可看到休闲娱乐书籍,学生们常用的练习册和试题也可以直接从网上免费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