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员 刘洋 黎平 中国青年报 中国青年网记者 王达 郑天然
阅兵训练综合考核,一辆基准车引领着数台导弹战车缓缓驶过考核线。
“卡距偏差不到1厘米,综合成绩99.69分!”随着最后一台导弹战车跨过考核线,考核区内的考官们发出一阵惊呼。一个额头上挂满汗珠的老兵,从基准车上跳下来,边走边从兜里拿出笔记本写写画画,记录下行车数据。
这位肩扛一级军士长军衔的士兵叫陈喜文,是火箭军某方队总教练员兼基准车驾驶员,这已经是他近5年来第三次走上阅兵场,次次都是以驾驶员总教练的身份。
2015年“9·3”阅兵,他担任驾驶员总教练,带领某型战略导弹首次公开亮相,由于成绩优异,陈喜文作为参阅官兵代表受到了习主席的亲切接见。2017年沙场阅兵,陈喜文再次参阅,担任方队驾驶总教练,率领方队在多次比武考核中夺魁。
30年军旅生涯,陈喜文已经安全驾驶某型特种导弹运输车超过50万公里。然而,为了保持车辆野战条件下良好的机动性能,该型特种车辆采取全轮转向模式,导致车辆在行驶过程中会左右轻微摆动,这对要求精确到厘米、毫秒的“阅兵标准”而言,难度可想而知。
高标准也让陈喜文倍感压力。新型特种车辆对驾驶员要求较高,驾驶员培养周期长,个别年轻驾驶员是首次参阅,让他们快速提高成绩,达到“阅兵标准”并非易事。
“驾驶特种导弹车参阅,不仅要有吃苦的心、勤劳的手、灵敏的脚,更要有善于思考的脑。”每次训练,陈喜文都会带上自己的“三件套”:卷尺、笔记本和对讲机,精准测量卡距、记录每名驾驶员训练数据以及与驾驶员现场进行沟通。
“开了30年特种导弹车,驾驶室就是我的发射台,车辆启动就是我的‘点火’按钮。”坐进驾驶室,手握方向盘,全副武装的陈喜文随时准备闻令再出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