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新闻|图片|评论|共青团|温暖的BaoBao|青年之声|青春励志|青年电视|中青校园|中青看点|教育|文化|军事|体育|财经|娱乐|第一书记网|地方|游戏|汽车
首页>>新闻 > 军事 >>  正文

研战谋胜的能力从哪里来?一起来听听他们怎么说

发稿时间:2024-11-21 07:03:00 来源:中国军网-解放军报 作者:苗盼桃 张 萱 中国青年网

  研战谋胜的能力从哪里来

  ——与军事科学院战争研究院青年科研人员一席谈

  ■解放军报记者 苗盼桃 张 萱

  写在前面

  军事领域的竞争,说到底是人才的竞争。如何着眼信息化智能化战争发展趋势,立足能打胜仗目标要求,把人才这个第一资源盘活用好,把研战谋胜这项重大使命任务落细落实,培养和造就更多高素质复合型创新人才,做到为战育人、制胜未来?近日,记者带着这个问题来到军事科学院战争研究院,与青年科研人员作深入交流,并和他们一道深入基层部队,体验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过程,探讨交流在“联教联训”与“见习淬炼”中,科研人员就提高研战谋胜能力所产生的感悟与思考。记者把这一次采访和调研的内容整理成文字,希冀能为如何更好加强人才培养、提高研战谋胜能力提供有益启示。

  一

  联教联训,就是科研人员结合自身研究领域,给基层官兵上军事理论课,同时请基层部队帮助科研人员通过训练提高军事技能。记者了解到,这项活动组织开展以来,青年科研人员积极参与,取得明显成效。那么,他们组织和参与这项活动的初衷是什么?

  该院科研人员介绍说,他们平时面对的是大量数据和程序代码,对于研究中涉及到的战术战法理解基本停留在教科书层面,对何时使用、如何使用战术战法等问题难以精准把握,这是从事战争研究的科研人员所欠缺的重要方面。联教联训这一方式,为青年科研人员弥补缺陷创造了现实条件。

  座谈中,一名青年科研人员讲述了他的一段经历:在校期间,他多次下基层锻炼,工作之后,也去过很多部队执行任务。有一件事让他印象深刻,有一次一件装备出现故障,当其他人还在研究如何通过线路改造等复杂方式解决问题的时候,一名老班长直接用一根电线就把故障排除了。掌握理论知识的确能够解决问题,但不一定是最高效的,需要有灵活多变的思维方式。这让他体会到,科研人员绝不能关起门来做学问,而应到基层一线去,打开思路、拓宽视野,让理论与实践结合起来,如此才能创造出对战斗力建设有用的研究成果。

  记者了解到,作为科研单位,该院很多青年科研人员基层任职经历少,大多从院校毕业就直接走上工作岗位,对基层部队不熟悉不了解,或者知之不深、知之不多。作为军事科研人员,科研为战是根本导向,科研成果服务备战打仗是根本途径。解决部队备战急需、打仗急用、官兵急盼的问题,需要充分掌握部队实际情况,否则,研究的东西将偏离实际的需求。安排青年科研人员到基层部队联教联训,就是为了更好地了解部队、贴近部队,补齐经历缺失的短板。

  采访中,记者感到,参与联教联训,对科研人员来说,确实大有益处。那么对一线部队来讲,联教联训的价值又体现在哪里呢?

  该院科研人员谈道,在联教联训中,他们能直接与部队官兵进行沟通交流,帮助部队官兵逐步了解技术研究成果的使用方法,为他们答疑解惑,助力他们提高军事素养。通过联教联训,部队官兵也能及时精准地给他们以反馈,提出意见建议,他们会有针对性地加强研究,作出调整。这样面对面交流,能更好地促进研究成果向战斗力转化,为提高部队作战能力出一份力。

  对于一线部队来说,科研人员参与联教联训,能够引入科技前沿知识,以及对一些军事热点问题的专业见解,开拓一线官兵的视野。对于老方法无法解决的问题,或许可以提供新的解决思路。总之,通过和官兵互帮互学,能够达到共同受益、教学相长的目的。

  参加联教联训的经历,对科研人员未来工作又会有哪些影响?

  一名青年科研人员深有感触地说,离一线部队近了,自己更加深刻地理解了“科技是核心战斗力”这句话的深刻含义。军事科技创新绝不能离开战场需求这一“方向标”,否则就无法为战斗力建设服务。未来,必须坚持战场需要什么就研究什么,打赢欠缺什么就去补什么,从实际出发确定研究课题,有的放矢干工作,最有效地把科研成果转化成战斗力。

  结合自身经历,一名青年科研人员说,自己在部队认识了很多有理想有追求的军人,面对工作环境的艰苦、家庭存在的困难、工作任务的繁重,他们都能积极克服,不讲条件、不打折扣,坚决完成上级赋予的任务。在与他们相处的过程中,他深受触动和感染,不仅增强了工作的积极性,也更加坚定了献身军事科研的决心。

  座谈中,青年科研人员有一个共同感受,那就是,搞研究不仅要埋头钻研,还要懂得抬头看路。在瞄着战场需求搞科研的同时,也要有前瞻思维,瞄准世界军事科技前沿,加强前瞻谋划设计,通过技术优势抢占未来军事竞争制高点。这应该是科研工作者未来的努力方向。

  二

  选派青年科研人员到一线任务部队、新域新质作战力量部队和艰苦边远地区部队去见习淬炼,是为了更好体验基层生活,了解基层、熟悉基层、学习基层;同时,也可以让科研人员现地思考感悟不同军兵种单位特点、战建备做法和训管用理念。到部队见习淬炼,有哪些地方让科研人员感受深刻?

  一名青年科研人员向记者讲述了他的一段经历:根据组织安排,他赴西藏某边防连见习淬炼。期间,他先后随连队赴多地开展巡逻。高原环境恶劣、地形复杂,有的巡逻点位不通车,要徒步十几公里,翻越几座大山,才能抵达目的地。尽管如此,官兵们都将走遍每一块界碑、每一个山口作为莫大荣耀。他感到,边防部队与科研院所虽然担负着不同的任务,但都是为战而生、向战而行。如果军事理论科研成果更贴近实践,更管用一些,我们在军事斗争中就能多占据一些主动,前线的官兵就能少一些流血牺牲。

  另一名青年科研人员讲述了他的心得体会。他在基层部队见习淬炼的这段时间,感悟“兵之初”、体察“兵之情”,让他对部队备战打仗实践有了更直观的认识,对基层官兵牺牲奉献精神有了更深切的感受。他见习淬炼所在的部队常年担负战备值班,日常管理严格,任务极为繁重。这让他深刻感到,作为一名军事理论研究人员,应当学习部队官兵雷厉风行的工作作风,把科研岗位当成战位,以时不我待的精神,全身心投入到科研工作中去,为推进军事理论现代化贡献力量。

  记者通过和科研人员交流感受到,见习淬炼对科研人员更好地履行职责使命是一次全面彻底的淬火加钢,他们纷纷表示要立足自身岗位,助力备战打赢。

  见习淬炼让很多科研人员切实体会到,从事理论和现实问题研究,要时刻提醒自己任何分析判断都不能想当然,否则拿出的成果就很可能“空对空”。要言之有物、言之有据,就必须经常深入基层一线了解掌握真实情况,经常对接上级机关了解全局战略态势,这样才能防止平时研究同实际脱节。他们对照以往科研工作总结了自己的心得体会,一是对强敌对手的情况掌握得还不新不全,需要进一步扩大信息来源渠道、增强甄别筛选能力;二是有些研究与备战打仗需求贴得还不够紧,需要多下基层调查研究,对标对表上级意图,准确把握当前备战打仗的“难点”“痛点”“堵点”,做到瞄准需求搞研究;三是对策建议提得还不够实,需要紧盯现实斗争的一线源头寻计问策,深入思考集智攻关,力求提高对策建议的针对性、有效性、可操作性,努力研提管用实用的好思路、好点子、好建议,支撑上级决策,满足基层所需。

  见习淬炼,对有的科研人员来说,是一次近距离接触一线战斗部队的难得机会。一名青年科研人员的见习地点位于黄海,这为他近距离接触海上方向研究提供了天然的条件,有利于他近距离直观感受海上斗争的复杂环境。这也让他认识到,搞科研必须从军事斗争的实际出发,研提管用实用的对策建议,为一线斗争提供智力支撑。

  见习淬炼期间,部队专门组织科研人员与官兵交流军事科研工作情况,分享他们的实践经验。在交流中,看到官兵对军事理论的期待,科研人员们深感责任重大。作为军事理论研究人员,须以作战问题和作战需求为导向,以实践经验为参照,坚持“从实践中来,到实践中去”,防止研究成果与部队实践相脱节,如此才能不辜负官兵的期待。

  三

  不少科研人员在经历联教联训后,对于如何进一步提升部队战斗力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经过联教联训,他们了解到,基层官兵普遍有着旺盛的求知欲,渴望增长知识、提升能力。对此,他们建议采取“请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的方式,一方面可以将专家教员请进部队课堂,为官兵讲解前沿军事知识;另一方面,也可为基层官兵提供走出去学习交流的机会,不断拓宽他们的知识面,提升综合素质能力。

  从科研人员角度来说,也应当进一步加强主动服务一线部队的意识。一线指战员在备战打仗的过程中,积累了丰富的实践经验,特别是对一些重难点问题,具有深刻洞察力和独到见解,这对科研人员来说是宝贵的财富。必须牢牢把握问题导向,哪里有一线的重难点问题,哪里就应当有科研人员的身影,通过深入一线的服务,为强军事业贡献力量。

  此外,科研人员还建议,可以加强代职交流工作,进一步推动优秀人才的流动,让优秀年轻干部在备战一线、要紧岗位的磨砺实践中成长成才,从而促进一线部队形成人才涌现的生动局面。

  见习淬炼的过程也是深入基层调研的难得机会,根据掌握的基层实际情况,青年科研人员也对基层部队提高备战打仗能力,提出了一些自己的建议。

  有的科研人员说,当前,95后、00后官兵已经成为基层部队的主体,大学生士兵比例显著提高,他们思维活跃、见多识广,部队应当主动为官兵规划成长路径,有意识地给官兵们交任务、压担子、搭梯子,让他们干事有机会、创业有舞台,把他们的聪明才智充分激发出来,为战斗力建设添砖加瓦。

  有的科研人员认为,要注重建立容错机制。在基层,一些同志在抓训练过程中仍存在“为了不出事、宁愿不干事”的想法,担心干得越多就会出错越多。只有建立健全容错机制,真正鼓励创新、允许试错、宽容失败,才能让基层官兵放开手脚专心投入主责主业。

  一名科研人员在见习淬炼期间感受到,基层一些单位仍然存在“五多”现象,一定程度上挤占了官兵学习和训练的时间。一个人的精力是有限的,要把基层官兵真正从“五多”问题中解放出来,让官兵把更多的心思和精力放在练兵备战上。

  最后,几名科研人员不约而同表示,提高部队打赢能力,应积极营造拴心留人的环境。要持之以恒解决好官兵婚恋、家属安置、子女教育等问题,对本级难以解决的问题,积极协调上级或地方解决,并跟进做好解释工作;在官兵工作生活遇到困难、婚姻家庭出现变故时,要主动靠上去办实事、解难题,想方设法把暖心的工作做细做实做到位,为官兵解决好后顾之忧,让官兵全身心投入到练兵备战中,为谋打赢贡献自己的力量。

  

原标题:研战谋胜的能力从哪里来?一起来听听他们怎么说
责任编辑:hz
 
相关新闻
加载更多新闻
热门排行
热 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