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新闻|图片|评论|共青团|温暖的BaoBao|青年之声|青春励志|青年电视|中青校园|中青看点|教育|文化|军事|体育|财经|娱乐|第一书记网|地方|游戏|汽车
首页>>新闻 > 军事 >>  正文

征战“死亡地带”——记南部战区陆军某扫雷排爆大队

发稿时间:2024-08-29 06:42:00 来源:中国青年报 作者:王裴楠 关磊 麻沙 骆华英 中国青年网

  2021年,南部战区陆军某扫雷排爆大队赴云南盈江执行排爆任务。刘强/摄

  2023年6月30日,大队在云南省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陇川县举行验收雷场仪式。李飞/摄

  2024年8月13日,杜富国在军史长廊前敬礼。黄礼明/摄

  2024年4月4日,国际地雷行动日当天,在中国第二十二批赴黎巴嫩维和多功能工兵分队营区,曾与杜富国一起参与边境扫雷的陈汉,正在为法国营维和官兵演示排爆机器人处理“未爆物”。黄远利/摄

  位于黎巴嫩与以色列边境的“蓝线”,是联合国为促成黎以和平划定的一条长约121公里的临时分界线。然而,在“蓝线”附近的区域,因战争遗留下上千处雷场,数十万枚地雷、爆炸物散布其中,这里被当地民众视为“危险地带”。

  头顶炎炎烈日,穿着厚重的防护服,从容镇定地排除着面前一触即发的地雷,是中国第二十二批赴黎巴嫩维和多功能工兵分队扫雷官兵在这片区域的工作日常。他们来自南部战区陆军某扫雷排爆大队,是“八一勋章”获得者、“排雷英雄战士”杜富国的战友。

  作为全军唯一一支陆上扫雷排爆专业骨干力量,近年来,官兵们在国内复杂雷场和国际维和扫雷行动中直面生死,叫响“危急关头‘让我来’、人人争做杜富国”,涌现出一大批英模功臣,该大队被表彰为全国“拥政爱民模范单位”、南部战区“第四届备战打仗先进单位”、陆军“践行强军目标标兵单位”。

  “沿着英雄的足迹坚定前行”

  “尊敬的党支部,我郑重写下自愿留队申请,申请晋升军士……”退伍季临近,二次入伍的00后上等兵陈家洛,向组织递交留队申请书,看着手中的申请书,他不禁想起了自己刚入伍时的模样。

  陈家洛曾于2018年参军入伍,在新疆某部边防一线服役两年后,返回学校继续完成学业。2022年,大学毕业的他,再次报名参军入伍。

  “我当兵就是为了上一线,无论是边防一线还是扫雷一线,都是我实现个人价值的地方。”在新训时,听到有机会能分配到“排雷英雄战士”杜富国所在的单位,陈家洛定下了自己二次入伍的目标——成为像杜富国一样优秀的排雷英雄。

  从手握钢枪巡逻边防线,到手握探雷器、探雷针征战雷场,来到大队以后,陈家洛与其他新兵一样从零开始。他不断学习各类理论知识,拼命训练打基础,为了能早日踏上雷场,他把各种类型的模拟爆炸物反复拆装。经过3个月的培训考核,他终于拿到扫雷资质认证,成为一名光荣的扫雷战士。

  “危险雷区!切勿靠近!”去年,在中缅边境某雷场,第一次参与扫雷任务的陈家洛,被眼前的场景深深震撼,一块黄底黑字的警示牌立在面前,牌子上鲜红的骷髅标志令人不寒而栗。

  “干部骨干背两箱炸药,其余人背一箱,带好各自的扫雷装具,跟我上!”来不及多看几眼,在干部刘泽锋带领下,大家向着雷场深处进发。

  背着一箱25.5公斤重的爆破筒,吃力地穿行在原始丛林中,路程才走了三分之一,陈家洛就开始有些吃不消。身后的班长丁先庆看到他那微微颤抖的腿,主动帮他分担了一些物资,让他感觉轻松很多,重新跟上了队伍。

  临近山顶,眼看着就要抵达终点,陈家洛长舒了一口气,突然脚下一滑,身体一偏就要朝着山崖滚去,幸好他身后的丁先庆眼疾手快,一把抓住了他的腰带,此时的陈家洛整个下半身都悬空着。战友们把陈家洛拉上路边时,他满头大汗躺在地上,大口喘着粗气,脸色苍白。

  “英雄可不是那么好当的,选择扫雷就是要直面危险,把生死置之度外。”完成那次扫雷任务回到营区,陈家洛还在为当天发生的险情后怕,丁先庆看他心事重重,把他带到了大队的军史长廊。

  “2016年,22岁的战士程俊辉在排雷时突遇山体坍塌牺牲;2018年,战士杜富国排查手榴弹时被炸伤,失去双手双眼;2019年,原大队政委向雪锋右脚大脚趾被一枚防步兵地雷炸掉,手术出院后又重返雷场……”丁先庆讲述着大队官兵一次次征战“死亡地带”的故事,深深感动着陈家洛。

  故事讲完,丁先庆问道:“我们要完成的任务还有很多,你确定你能直面生死吗?”

  “我确定!”看着排雷英雄们曾经穿过的防护服、防雷靴,展柜里陈列着的大队官兵曾经排出的地雷、炮弹等“战利品”,陈家洛满含热泪坚定回答。

  “传承英雄的精神,必须沿着英雄的足迹坚定前行。”经过一次次任务历练,如今的陈家洛早已能够独立完成扫雷排爆任务。在大队,很多像他这样的00后官兵,正在快速成长,成为骨干力量。

  目前,大队全员掌握常见地雷排除方法、未爆弹药基本知识,一百余名作业手掌握30多种未爆物清排方法,具备独立执行复杂地域、多型号未爆弹搜排任务能力。大队从2015年组建以来,先后转战5个地、州执行边境扫雷行动,搜排爆炸物20.82万余枚,扫除雷区62.7平方公里。

  “成为光荣的扫雷兵,你们准备好了吗?”前不久,大队为新入队的战友举行入队仪式,干部李岗在军史长廊前发出叩问。

  新兵们士气高昂,铿锵的誓言响彻云霄:“时刻准备着!”

  “把人民护在身后”

  “扫雷是我的专业,我想为人民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2015年,当收到扫雷排爆大队组建的消息后,刘泽锋果断申请加入了大队,觉得自己“终于可以施展拳脚”。在上军校前,他就了解到边民生命安全深受雷患威胁的故事,于是选择学习地雷爆破专业。

  2015年年底,经过临战集训,成绩优秀的刘泽锋,满怀信心地与战友们奔赴雷场。没过多久,对讲机里便传来了激动声音:“报告分队长,发现一枚地雷。”

  按照大队的传统,作为干部的刘泽锋命令所有人退至安全区,自己负责单独排除第一枚地雷。

  身处雷场,刘泽锋精神高度紧张,手握小铲子小心翼翼精细挖掘,生怕会触碰到地雷引起爆炸。长时间的跪姿挖掘、俯身清扫,加上厚重的防护服,让他满头大汗。用了半个多小时,他终于排除了加入大队后的第一颗地雷。

  “人民的忧患、百姓的期盼,让我们义无反顾走上雷场。”每当想起出征仪式上群众给战友披红戴花和雷场交接时老乡挽住战友们手臂一起走过雷场的场景,刘泽锋备感责任重大。从那以后,刘泽锋逐渐成长为一名优秀的扫雷骨干,带领战友们攻克了一个又一个充满危险的雷场,把曾经的“骷髅雷场”“死亡禁区”变成了“致富果林”“黄金口岸”。

  2021年5月,云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祥云县青海湖发现二战时期遗留的两枚航空炸弹,现场情况十分复杂。

  “这类航弹从未见过,现场官兵中我经验最丰富,让我来!”刘泽锋主动请缨,担任排爆组组长。

  现场进行深度勘测后,又发现一枚深埋的航弹,呈三角分布,每一枚航弹爆炸当量183千克TNT炸药。最近一枚航弹距居民区不到170米,处置时一旦发生爆炸,后果不堪设想。

  勘测好地形,议定好方案,刘泽锋带着作业手轮流挖掘,当时地表温度接近50摄氏度,他们身穿厚重的防护服,趴在地上,像考古一样一点点清除弹体周围淤泥。由于航弹周围有居民区、高速公路和工厂厂房,为把影响降到最低,他们又在航弹周围堆起1.5米厚、2米多高的挡墙,并在面向居民区方向挖出多条2米多深的减震沟。

  经过6天奋战,10名官兵终于做好销毁准备。正当刘泽锋准备前出设置炸药时,班长李书明一把拉住他说:“嫂子怀孕马上要生了,还是让我去吧!”他顺势拿过炸药,穿着厚重的防护服走向航弹。经过2分40秒的“漫长等待”,李书明安全返回,随着一声巨响,航弹被成功引爆,周围群众的房屋和财产没有受到任何损坏。

  李书明说:“‘为人民扫雷,为军旗增辉’不是简单的口号,无论什么情况,我们都要把人民护在身后。”

  今年5月1日,一则“军人结婚勇救落水儿童”的新闻冲上热搜,引起各大媒体转载,在网络上获得百万点赞和热评,事件的主人公正是在岳父母家举办婚礼的大队二级上士董臣江。

  “不好,有人落水!”当天下午1点左右,正在婚礼上的董臣江出门接电话,不经意间瞥见门口水塘中有小孩在挣扎,两手正上下拍打着水面。

  董臣江果断扔下手机纵身跳入无法触底的水塘,眼看着小女孩不再挣扎,逐渐沉入水中,他急迫地加快了速度,在小女孩消失的位置摸索,终于抓到她的衣角,将其拖上岸。看着小女孩青紫的脸,他迅速对小女孩进行紧急施救,看到孩子恢复了呼吸,脸色也转为红润,董臣江这才把小女孩交给急匆匆赶来的奶奶,默默返回继续婚礼。

  “救人的时候,你怕不怕?”面对邻居的询问,董臣江微笑地说:“身为人民子弟兵,看到人民群众遭遇危险,每一名战友都会冲上去。”

  “中国扫雷官兵非常专业”

  “有人把扫雷行动比作‘在刀尖上跳舞’,我们愿做‘刀尖上的舞者’。”今年6月在国防科技大学举行的岳麓军控论坛上,大队干部冯俊结合大队扫雷任务,以《向险而行的扫雷行动》为题进行发言,赢得全场专家学者的热烈掌声。

  “参加维和行动,为世界和平贡献力量,是我一辈子的骄傲。”发言中,冯俊的思绪回到了危机四伏的黎巴嫩维和任务区,2022年,他随中国第二十一批赴黎巴嫩维和部队出征,主要负责扫雷排爆工作。

  去年十月,受巴以冲突影响,黎巴嫩南部地区局势急剧升温,一次,马来西亚营营区里落入了一枚重达40多公斤、杀伤半径300多米的美制155毫米榴弹炮炮弹,由于距离营区仓库太近,不能采用就地引爆方案,上级要求转移销毁。第一次受领这样的任务,作为干部的冯俊决定亲自执行排爆任务。他对战友们说:“这次我先上,下次你们来。”

  经过查询资料、判别状态、制订方案等步骤后,冯俊身穿防爆服独自靠近弹丸,小心翼翼地拆下已经弯曲、处于待发状态的引信,随后与战友将其转移,成功销毁。

  那次维和,因巴以冲突造成的地区局势动荡影响,大队官兵原本12个月的任务期被延长至16个月,直至2023年年底才得以轮换回国。其间,冯俊与战友们共扫除地雷2271枚,清排雷场面积15325平方米。

  “扫雷是一项很危险的工作,中国扫雷官兵非常专业!”任务期间,联合国驻黎巴嫩临时部队西区司令乔瓦尼·布拉法准将在视察中国维和部队任务雷场时表示,中国扫雷分队具备专业的水平、过硬的素质,是一支值得信任的队伍,感谢中国扫雷分队为维护南黎地区和平稳定作出的突出贡献。

  近年来,随着一系列高科技装备投入使用,大队远程化、无人化、智能化排爆能力逐步提升,官兵执行任务更加自信,冯俊说:“无论扫雷排爆有多么危险,我们都准备好了!”

  2022年7月,在边境某雷场,大队官兵清排出千余枚未爆物,其中有两枚榴炮弹和1枚迫击炮弹需要单独诱爆。他们研究分析后,决定采用排爆无人车将这3枚未爆弹转运至销毁区。在操作手遥控下,排雷无人车驶入指定区域,用机械臂稳定夹取未爆弹,运至安全区,用时不到10分钟,这是排爆无人车首次在雷场投入使用。

  去年9月,大队赴柬埔寨参加“纯净家园-2023”多国联合扫雷行动,携带的多型无人装备,引起了众多国家的关注。

  “如果同时诱爆销毁,存在较大安全隐患。”联合扫雷行动的一次任务中,无人机操作手林成成在探测侦察时,发现多枚未爆物。官兵们经过讨论,决定使用排爆机器人将未爆物转运至安全区域后,进行分组销毁。

  排爆现场,战士刘强操作一台“螃蟹”模样的排爆机器人,根据无人机引导进行探排,仔细检查着每一个可疑角落。在后续的联合扫雷行动中,他们综合运用无人机投放远程遥控诱爆装置、高能激光引爆等多种高科技手段,成功销毁各类未爆物10余枚,展示出了超强的作业水平。

  “我们紧贴实战需要、紧盯世界一流、紧跟科技前沿,在遂行多样化任务中探索运用新质装备,不断提升扫雷排爆效能。”李岗在交流分享中,坚定地对参加行动的各国代表说,“中国工兵能够从容应对国内复杂雷场和国际维和战场。”

  4月初,远在黎巴嫩执行维和任务的大队官兵,与同在黎巴嫩维和的法国营官兵,进行了一场扫雷排爆经验交流。

  在中国第二十二批赴黎巴嫩维和多功能工兵分队营区内,中方官兵展示了高能激光未爆弹销毁系统、排爆机器人、防爆服、延伸镜等10余种扫雷排爆装备,并进行了排爆机器人夹取转移“爆炸物”和高能激光未爆弹销毁系统击穿钢板的操作演示,双方还就各自扫雷排爆装备优劣势以及经验做法展开了热烈的讨论。

  “这次扫雷排爆经验交流十分有意义。”试用中方扫雷装备并观摩演示课目后,法国营上尉工程官阿德里安表示,“在联黎部队的大家庭里,能够与中国维和官兵共同维护黎巴嫩和平,是十分荣幸的事情。”

  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王裴楠 通讯员 关磊 麻沙 骆华英 来源:中国青年报

原标题:征战“死亡地带”
责任编辑:高秀木
 
相关新闻
加载更多新闻
热门排行
热 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