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新闻|图片|评论|共青团|温暖的BaoBao|青年之声|青春励志|青年电视|中青校园|中青看点|教育|文化|军事|体育|财经|娱乐|第一书记网|地方|游戏|汽车
首页>>新闻 > 军事 >>  正文

军事过硬 永远的金字招牌

发稿时间:2020-09-16 09:42:00 来源:解放军报 中国青年网

  

  “强军精武红四连”组织宣誓仪式,激发练兵备战热情。

  

  “红四连”官兵在陌生地域开展战场搜索训练。

  

  第73集团军某旅合成营战术演练中,“红四连”所在的装甲分队正在快速向战场机动。刘志勇摄

  

  图为“红四连”被授予的“战斗模范连”战旗。资料照片

  第一视角 独家原创

  34号军事室

  2019年10月1日,长安街,国庆70周年大阅兵。

  伴随《钢铁洪流进行曲》浩荡而来的,是气势恢宏的战旗方队。

  继2015年胜利日大阅兵之后,“夜袭阳明堡战斗模范连”这支英雄连队,又一次出现在全国人民的视线中。

  第73集团军某旅二营四连上士唐公建挺立在战车上,面容坚毅,目光灼灼。此刻,他手中“战斗模范连”的旌旗显得格外沉。后来,他不止一次这样说:“举旗的不是我一个人,而是整个连队。我们和先辈一起走过天安门……”

  这支战功卓著的连队,与人民军队一同成长。从鄂豫皖革命根据地出发,走过长征千难万险,历经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抗美援朝战争,他们在战斗烽火中扛起热血浸染的旗帜。

  83年前,夜袭阳明堡战斗中,这支创造出“步兵打飞机”神话的队伍,用敢打必胜的信念回答了“什么是‘战斗模范’”。今天,面对传统步兵向装甲步兵的转型跨越,他们踏出强军精武的时代足音。

  从胜利中走来,军事过硬始终是这支英雄连队耀眼的金字招牌。

  一支连队的精神地标

  今年八一建军节,曹俊鸿在部队过了第5个生日。

  1998年夏季,一场洪水席卷了长江中下游地区。江西上饶,一位孕妇挺着肚子,在各山头之间转移。

  站在高处眺望,洪水凶猛,大堤上跳跃着的一群群迷彩身影,让她看到了希望。

  那年8月1日,这位母亲分娩了一个男孩,起名曹俊鸿。

  或许,从那时起,曹俊鸿就注定要成为一名军人。

  5年前的9月,报名参军的17岁青年曹俊鸿坐在电视机前,怀着无比激动的心情观看了胜利日大阅兵。屏幕中,猎猎战旗引领着威武之师阔步向前。

  当“夜袭阳明堡战斗模范连”英模部队方队从天安门广场前走过,曹俊鸿禁不住感叹:“真有气势!”

  没想到,10天之后,曹俊鸿竟然来到这个连队,开始了自己的军旅生涯。

  这支满载荣誉的英雄连队,还有一个名字叫“红四连”。她诞生于1927年黄麻起义,和人民军队同龄。

  入伍前,曹俊鸿只在书本里和电视上看过“阳明堡”的相关介绍。来到“红四连”,他才知道,阳明堡是一代代连队官兵的精神地标。

  那是一场被搬上电影屏幕的战斗传奇——

  1937年10月,数架敌机连日在山西上空穿梭轰炸。八路军129师769团侦察获悉:阳明堡机场停放着日军飞机24架……

  19日晚,“红四连”担任突击队,秘密潜入机场。面对黑夜里的庞然大物,如何摧毁敌机成为关键所在。

  “当时,大家根本没见过飞机……”

  今天的“红四连”官兵对那场战斗的细节再熟悉不过,每个人都能脱口而出。

  第一次见到飞机,也是第一次去摧毁飞机。尽管手中的装备落后,但当年那些年轻的官兵谁也没把困难放在眼里——他们想出了用集束手榴弹往飞机肚子里扔的办法。

  “轰!轰!”爆炸声过后,飞机燃起大火,滚滚浓烟弥漫了整个机场。守备的日军随即反应过来,经过一个多小时激战,“红四连”以30多人伤亡的代价,歼敌百余人,摧毁敌机24架。

  士勇不惧乏良器。这场以少胜多的“奇胜”背后,是一群人的赤胆忠心。彭德怀曾这样缅怀在夜袭阳明堡战斗中牺牲的英雄:“忠肝赤胆,与日月争光!”

  夜袭阳明堡战斗的成功,是八路军开赴抗日前线的又一次胜利。它大大削减了忻口会战来自空中的威胁,沉重打击了日军的嚣张气焰,极大鼓舞了全国抗战军民的热情和勇气。

  由此,该连被第129师授予“战斗模范连”荣誉称号。

  2019年,国庆70周年阅兵训练,擎旗手唐公建回想起第一次看到的那面老旧的战旗——“一块鲜艳的红布做成旗子,上面‘战斗模范连’5个字,是用颜色相近的布条,一块块缝上去的。”

  从抗日战争到解放战争、抗美援朝战争,再到和平建设时期,从内陆到海滨,这面承载着辉煌历史的战旗,和一代代“红四连”官兵共同走过不可磨灭的峥嵘岁月。

  什么是“战斗模范”?在每一位“红四连”官兵心里,答案指向历史深处的同一个地方——那是83年前的阳明堡机场,也是浴血奋战的每一个战场。

  以战斗胜利的地标命名,让“红四连”官兵倍感荣耀,也倍感沉重。那是一种使命之重,需要用汗水和鲜血才能称量。

  一张照片背后的精武传承

  注目,凝神,屏息。

  这一刻,耳边的风仿佛失去了声音,曹俊鸿只感受到速度和力量。远处的靶机开始飞快移动,短短几秒间,他冷静果断地扣动扳机。

  “嗒嗒嗒……”一阵点射过后,新的训练纪录诞生了!

  2020年5月,第73集团军组织创破纪录比武,下士曹俊鸿在移动靶速射课目中夺得集团军第一名。

  那一刻,曹俊鸿内心平静,“只想着离自己的梦想又近了一步,没给四连丢人”。

  曹俊鸿心中有个神枪手的梦想,这个梦想源自连史馆里的一张照片——

  画面里,毛主席双手持枪,将一支56式半自动步枪举至胸前,闭起左眼,睁大右眼,向前瞄准。在他身旁,罗瑞卿、杨得志和杨勇将军笑逐颜开。

  毛主席平生指挥过千军万马,却很少摸枪,这是留下来的唯一一张持枪的照片。

  这张拍摄于1964年全军大比武期间的照片,记录了那段如火如荼的岁月。

  枪的主人名叫宋世哲,是“红四连”第21任连长。他当时作为军区训练尖子代表,进京参加全军大比武汇报表演。

  40秒,40发子弹,命中150米距离外的40个钢板胸靶,其间4次更换弹夹!宋世哲出神入化的枪法受到首长们的高度赞扬,毛主席兴奋地说,“把神枪手的枪拿来看看”。

  于是,就有了这张珍贵的照片。

  我军历史上,1964年的军事大比武规模空前,引领了一个“训练尖子最光荣”的时代。当时,久经战火洗礼的人民军队,迎来相对和平的环境。我军告别了从“从战争中学习战争”的传统练兵模式,开始向“从训练中学习战争”转变。一大批以宋世哲为代表的“神枪手”“神炮手”等训练尖子,成为当时的“明星”。

  第一次在连史馆看到那把56式半自动步枪时,曹俊鸿“感觉自己天生就对这个东西有一点喜爱,希望什么时候也能得到老连长的真传”。

  曹俊鸿在射击上的天赋,是第一次实弹打靶时显露出来的。那时,班长对着他们一群新兵说:“谁要是能打出优秀,我就破格请他去超市,零食饮料随便挑!”

  初次考核结束,曹俊鸿打出48环的好成绩,是所有新兵中唯一达到优秀的人。

  很快,曹俊鸿意识到,射击训练其实是一个比较枯燥乏味的过程,别人也很难监督,只有靠自己。

  曹俊鸿性格沉稳,持枪时“不着急,也不恐惧”,注意力全在准星和靶子之间。扣动扳机那一刻,他也丝毫不在意那震耳的枪响。

  “真正的神枪手,绝不仅仅靠天赋,更多的还是后天努力。”为了提高射击能力,他常常留在靶场反复琢磨。一天下来,火药味熏得他鼻子里都是黑的。

  刚下连时,列兵扎西麦浪的训练成绩不理想。在“红四连”这样的荣誉连队,他一度感到很迷茫。

  今年,得知副班长曹俊鸿夺得集团军射击比赛第一名,扎西麦浪心里有了触动。连队每名官兵床头都贴着一句格言。扎西麦浪在床头写下:向副班长学习。

  恩格斯曾说过,“枪自己是不会动的,需要有勇敢的心和强有力的手来使用它们。”

  从宋世哲到曹俊鸿,再到扎西麦浪,“战斗模范连”老连长的“神枪手”精神,在一代代官兵身上接续传承——他们是“神枪手”,更是手拿武器、护卫家国的人民子弟兵。

  大比武,为人民军队创造的宝贵财富难以估量。从20世纪60年代轰轰烈烈的大比武,到现在备战打仗的热潮,精武基因在“红四连”官兵身上一直延续。

  2014年建军节前夕,习主席视察这支英雄的连队。

  2015年8月,习主席签署命令,授予连队“强军精武红四连”荣誉称号。这是“红四连”新时代的使命荣光。

  在统帅的殷切嘱托和关心鼓励下,官兵们用每一天的刻苦训练和任务中的出色表现证明,军事过硬永远是“红四连”闪亮的金字招牌。

  一次演练折射的时代转型

  震耳的枪炮声响彻丛林,硝烟四起。

  盛夏,一场连实兵实弹战术演练在闽中腹地拉开帷幕。

  步战车内,通过3个火柴盒一般大小的潜望镜进行观察,驾驶员高润邦有着自己的感受。看似狭小的视野里,炮弹划出的轨迹直冲目标,火力密集而猛烈。

  从摩托化步兵连转型为装甲步兵连,走在改革强军新征程上的“红四连”,战斗力正加速提升。

  “驾驶员必须紧盯视野中的目标。只许往前,不能后退,这和我们连队的感觉很像。”高润邦说。

  然而,“红四连”的官兵们都知道,从“铁脚板”到“履带轮”的转型之路充满挑战。连长陈鑫回顾道:“那是一段在痛苦中成长的日子。”

  喜欢驾驶的高润邦,对自己的那台步战车真是“又爱又恨”。转型之初,由于操作不熟练,行进中的步战车很容易“脱带”。他常和战友们抬着几百公斤重的履带,一遍遍地拆解、连接。

  每天训练完,高润邦都要拿着水桶和抹布,钻进幽暗闷热的车体内部。手中的抹布擦过车内地板,上面滴滴答答的印记,混合着车内滴落的液体和他身上淋漓的汗水。

  后来,高润邦驾驶步战车,和编队一同从登陆舰上开赴海滩,那如潮水奔涌而来的浩荡气势令他热血沸腾。

  曾经,驾驶座椅前数十种不同颜色的按键,一度让高润邦手忙脚乱。为了熟练掌握操作要领、快速生成战斗能力,每天深夜,他和车长一同学习知识、苦练技术。现在,高润邦的指尖起了一层薄薄的茧,那些按钮他闭着眼就可以操作。

  和高润邦一样,如今战车上车长、炮长、驾驶员三大专业乘员和蓄势待发的载员们,已经实现了从身体到头脑的“全副武装”。

  又一次抢滩登陆演练,高润邦和战友们默契协同配合,出色完成任务。他想象着,有一天自己驾驶步战车在海滩上漂移庆祝胜利的情景。

  对胜利的渴望,激励着“红四连”一代又一代官兵勇往直前。

  当年,滹沱河岸边的阳明堡机场遗址,如今已是一片农田。

  正是因为先辈们为争取胜利而不畏牺牲、敢打敢拼,才有了眼前这麦浪翻涌的景象。

  眺望着眼前这片希望的田野,连长陈鑫常常一边复盘当年那场战斗,一边问自己:倘若今天我们去打这一仗,还能赢吗?面对今天的改革转型,“红四连”还能一如既往地军事过硬吗?

  今年海训,新兵李华第一次见到大海。刚俯身下去,一个浪打过来,他猛地呛了几口水,感觉海水很咸、很涩。看着别人一下子游远了,李华心里很急。

  当晚,连队宿营在当地一所小学。月光如水,操场的老树下,指导员陈思宇组织大家讲连队故事。其中,班长李俊逸“疯了”的故事让李华深受感动。

  一次武装五公里越野考核,突然低烧的李俊逸仍拼命坚持。挺到终点那一刻,他晕了过去。醒来后,他像疯了一样“抱着连旗号啕大哭”。

  李俊逸是在“红四连”成长起来的老兵,经历过习主席授称时的光荣,也体会过连队转型时的不易。

  对这支英雄连队的精神内核,李俊逸有着自己的感悟——无论是夜袭阳明堡那种迎难而上、敢打敢拼的精神,还是坚守杀牛坪、血战西方山的英勇顽强,都早已深深铭刻在连队每名官兵的骨子里。

  “有些东西,已经成为我们身体的一部分。”李俊逸说,“连史馆挂满的锦旗上面,‘以一胜百’‘人人英勇 个个顽强’的大字,每一笔每一画,都是用鲜血写下的。”

  那晚,在潮湿闷热的海边,李华久久未眠。第二天下海,李华“顾不上许多,只管往前游”。迈开腿往岸上冲的那一刻,他紧握手中的枪,自豪极了。

  “‘红四连’充满一种朝气。”李华说,“任何一个有血性、有干劲的人都喜欢在这个连队待下去。”

  8月上旬,年度海训结束。持续的烈日曝晒,每个人的后背都脱了几层皮,绽放起象征着刚毅和拼搏的“光荣花”。

  “向胜利冲锋,永不退却!”从阳明堡这个精神地标出发,跨越时代的艰难险阻,一代代“红四连”官兵将这样一句话铭记在心。

  (采访中得到吴飞鹏、王华、苏朋大力协助,特此致谢)

责任编辑:张宇慧
 
相关新闻
加载更多新闻
热门排行
热 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