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北京4月20日电 (记者 杜燕)北京市市场监督管理局今天表示,北京扎实推动“证照分离”改革高质量落地。自2021年7月1日新一轮“证照分离”改革实施至2022年1月底,北京市“证照分离”改革政策共惠及新设市场主体4.2万户,占同期新设市场主体总量的29.3%。自贸试验区“证照分离”改革政策共惠及新设市场主体2.4万户,占同期自贸试验区新设市场主体总量的27.9%。
“放”字先行,激活创新创业“一池春水”
北京以企业、民众需求为出发点,以企业、民众获得感为落脚点,在扎实做好各项“规定动作”的基础上,持续加大改革力度,以政策红包激活市场“细胞”,激发企业活力和创造力。
北京持续扩大告知承诺实施范围,放出改革“宽度”。2020年先后推出345项告知承诺审批事项。2021年,在国务院“证照分离”改革清单基础上,又先后两次将18项实行优化审批服务的事项升级为实行告知承诺事项。
北京继续加大“证照分离”改革力度,凿出改革“深度”。一方面,积极推动北京市负责实施审批的351个事项在中央“规定动作”基础上提出更优的改革举措:49个事项进一步压减了审批时限;25个事项进一步简化了材料,通过部门共享方式获取信息;35个事项进一步实现了全程网上办理;15个事项提出了更优的事中事后监管举措。另一方面,在自贸试验区进一步加大改革力度,将“自贸试验区版清单”的适用范围扩大至自贸试验区所属的七个区的全域范围。鼓励各部门结合北京特色及“两区”发展方向,研提更具含金量的改革举措,积极发挥政策叠加效应,将政策用好用足,打造首都样板。
北京细化“证照分离”改革事项,磨出改革“细度”。将中央层面设定的523项许可事项和在自贸试验区实施的69项事项,逐项对应细化为907项和151项办事事项。地方自设事项4项细化为10项办事事项,细化后的事项与北京在施事项一一对应,让办事部门用得上、用得好,让企业、民众读得懂、享得到。
通过“证照分离”改革的实施,北京大幅降低了办理证照的经济成本、时间成本,企业能在较短时间内开展生产经营活动,整体协同效应明显。2021年北京市新设市场主体达23.79万户,为近五年同期新高,同比增长28.04%。
“管”字护航,织密监管执法“一张防护网”
北京逐一细化管理办法,重构“证照分离”改革事项取消或简化后的管理制度,构建一体化综合监管体系,以“管得更好”支撑“放得更活”。印发《加强对“证照分离”改革事项事中事后监管的意见》,从科学分类、精细监管等方面提出了细化措施和要求,并针对市场主体反映监管问题较为突出的行业领域和场景,制定了《北京市创新和加强事中监管构建一体化综合监管体系的工作方案》,创新推出“6+4”事中监管模式,即建立六项基本制度、实施四项场景化措施。截至目前,已在餐饮、物流、物业管理服务等9个重点监管场景推行上述4项场景化措施,推动“6+4”监管模式在场景应用中落地。
“服”字添彩,当好用情用心“一个管家”
北京将“证照分离”改革与“经营范围规范化”“电子证照应用”等改革联动,从企业、民众视角出发,换位思考,提供更多有温度、有价值的服务。
北京以“菜单式”服务为抓手,推动经营范围登记规范化。在“证照分离事项清单”中逐项梳理明确对应的经营范围规范化表述,用“菜单式”服务把“填空题”变为“选择题”,提高申请、审查“双便利”,建立经营范围条目与审批事项、事项部门、审批层级的对应关系,支撑数据共享、登记、审批、监管的有效衔接。
北京以推广电子营业执照应用为依托,助力政务服务和企业经营数字化。电子政务系统、办事大厅窗口、自助服务终端等20余个场景支持使用电子营业执照办理业务,累计调用电子营业执照使用量超过6300万次。创新电子证照关联应用,扩大电子营业执照应用场景,将特种设备使用登记证、全国工业产品生产许可证等许可信息归集到电子营业执照名下,实现电子营业执照和电子许可证的合并展示。(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