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青年网

新闻

首页 >> 新闻推荐 >> 正文

粉碎“谣言”打击伪科学,关键靠高质量科普

发稿时间:2022-01-21 11:19:00 来源: 文汇报

  市政协委员、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妇产科狄文教授关注医学科普高品质供给。

  ■本报记者 唐闻佳 吴金娇

  席卷全球的新冠疫情再次提升公众对健康知识、科学议题的关注。然而,各大社交媒体平台上形形色色的“健康谣言”“伪科学”层出不穷,还时常跑在真知前面,混淆视听。今年的上海两会上,“高品质科普供给”的话题一经提出,迅速引发委员们的共鸣与热议。

  “医生多说科普,群众少得病”

  “医学资源有限,科普水平不足,进一步导致看病难的问题和盲目从医的乱象,更需要我们提高医学科普水平,营造一个优良的医学科普环境。”上海市政协委员、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妇产科狄文教授援引《2020年中国居民健康素养检测报告》介绍,我国居民健康素养水平仅23.15%,该数据虽每年有缓升,但总体上说明,我国居民医学科普素养仍处在较低水平。与之相对,当前,微信等网络平台的用户群体十分庞大,传播着海量的健康内容,但质量很难把控。一言以蔽之:网络医学乱象不少,可很多群众缺少辨别意识。

  “医生多说科普,群众少得病。”谈到医学科普现状,狄文坦言,还有不少改进空间。百姓对社会保健、家庭保健、自我保健的需求相当旺盛,但相应供给却显不足,科普形式也不够活泼、“走心”,亟需提升全媒体多渠道的医学科普水平。

  厘清医学科普与“商品带货”界限

  在融媒体飞速发展的当下,狄文认为,应针对不同年龄、不同文化水平、不同地域的特点,开设高品质“健康频道”,包括电视端、网络客户端,让所有百姓都能便捷、免费获取防病治病的相关健康教育信息。

  他特别强调,要厘清医学科普与“广告推送”“商品带货”的界限,务必加大对网络“乱言乱象”治理力度,建立权威有效的官方平台渠道输送医学知识,对传播错误信息的平台予以整改处罚。例如,市场上有很多记录孕妇孕周及产后康复相关的App,但内容良莠不齐甚至错误,还掺杂着很多“商品推送”,容易产生误导。狄文建议,要构建更完善、多样的医学科普体系,加大对专业人才的培养,鼓励发展社区医学科普组织,推出适合线上、线下多种传播渠道的科普产品、场景。医院作为科普传播“主阵地”,也应进一步规范完善医学科普信息库。

  “如今,几乎所有医院、大多数科室都有自己的公众号、微信平台,但质量参差不齐。医院层面应肩负起引导和管理责任,在院内鼓励各个科室推送群众喜闻乐见的医学科普知识,提高医学科普的实效性、互动性。”狄文建议,医院要进一步承担起医疗服务和医学科普“两手抓”重任,将科普融入医院发展规划、职称评审机制,以及医护综合素质评价,激励科普写作。

  “其实,这不仅有利于疾病预防,从长远看,也有利于构建和谐医患关系,拉近医务人员和百姓之间的距离,提升百姓医学素养、科学就医,有效改善‘看病难’等问题。”狄文说。

  牵引更多专业人士成为科普“主力军”

  牵引更多专业人士成为各领域科普的“主力军”,这一点日益成为学界共识。市政协委员、华东师范大学校长助理吴瑞君称,上海科普工作已进入高阶发展时期,当公众面对有争议的科学议题时,来自科学家等专业人士的科普尤为重要,要通过建立健全评估、激励机制等措施,最大限度激发更多高层次科学家参与上海科普事业。

  吴瑞君称,上海科技人才资源丰富,两院院士、一流科学家集聚,具有很高的科学素质,这同时也是开展科普活动的优势。然而,现阶段由于受评价机制等多方面因素影响,一线科学家难以兼顾科普,专业科普人才紧缺,特别是高层次科学家投入科普不足的问题凸显。

  她分析,这一方面是因为科学家参与科普的持续动力来源不足。虽然科普管理是我国科学研究管理的一部分,但现阶段缺少对科学传播的精准评价,没有实质性的政策机制去鼓励科研人员参与到科学传播中。另一方面,科学家、媒体与公众之间的信任机制尚未有效建立,导致科学家在面对有争议的科学问题,尤其是敏感的公共事件发生时,不愿意进行科普。

  “针对当下科学家科普遇到的难题,我们应该探索出回答‘如何确定科学家科普活动的价值与成功’的策略。”在吴瑞君看来,首先是要建立科学家科普的激励机制,增强科学家科普的动力和意愿。具体而言,她建议,有关部门构建支持科普活动的服务体系,为科学家搭建长期、稳定、可持续的科普平台,确保人才供给与需求的有效对接。比如,可考虑出台相关意见,要求全市有关单位切实把促进科学家参加科普作为重要工作内容,建立健全评估、激励机制,通过荣誉称号或提升福利待遇等方式给予认可,最大限度激发科学家参与科普工作的动力和活力。

  此外,吴瑞君还建议,加强科学家、公众与传播媒体的互动,充分发挥老科学家在科普工作中的作用,以及支持协会等社群组织参与科学和健康相关的活动。“要让有潜力、有意愿从事科学传播的科学家获得渠道、资源与支持,激励更多科学家能将科学发现以适合于公众理解的语言进行传播,让公众理解科学实践、科学共识,更好地在生活中作出理性的判断与决策。”吴瑞君说。

责任编辑:hz