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青年网

新闻

首页 >> 国内 >> 正文

二〇二五中关村论坛年会开幕 聚焦中关村 共话创新之春

发稿时间:2025-03-28 06:30:00 来源: 中国青年报

  3月27日,2025中关村论坛年会开幕。来自全球10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嘉宾激动地举起手机,记录中关村论坛中的场景:与引导机器人握手;书法机器人用毛笔写出“中关村”;一台钢琴无人弹奏,但琴键流畅跳动……

  “创新与发展”是中关村论坛的永久主题。今年以来,人工智能持续引爆全球话题。“在全国、全球同行面前‘被看见’。”一名多年参与中关村论坛的展商负责人分享了自己最大的收获。这个持续十余年聚焦创新的平台,也托举着全球新技术、新产品、新议题被看见。

  聚焦全球前沿创新

  嫦娥六号返回样品揭示月背28亿年前火山活动,开启了月球研究新阶段;发现超大质量黑洞影响宿主星系形成演化的重要证据,向最终解开星系生死之谜迈出了关键一步……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主任窦贤康在开幕式上揭晓了2024年度“中国科学十大进展”。

  “这些研究成果,不断地突破人类认知的边界。”窦贤康说,这充分体现了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的战略导向。

  新加坡共和国副总理王瑞杰认为,这个世界是由创新推动的,创新的目的是让生活和环境更加美好。“人工智能是能够应对世界挑战的技术,人类不应害怕被AI替代,而是应该用好AI。”

  2025中关村论坛重大科技成果也同时发布,高分辨率三维介观持续荧光显微镜、大洋钻探船等新技术,彰显新质生产力的强大驱动作用。

  世界知识产权组织总干事邓鸿森也致力于链接创新与实践,他引用中国古语“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表示,人类好奇心和想象力十分珍贵,他希望推动更多的创意转化为服务。

  机器人背后的年轻人

  机器人站在了中关村论坛的舞台中央,它们跳舞、打太极,成为全场最吸睛的环节。

  论坛的大屏幕上,放着年轻人一遍遍打磨、训练机器人的影像。“脱线完成太极和舞蹈动作,并且没有失误,背后是实验室和同事们辛苦调试的结果。”清华大学自动化系与经济管理学院大三学生李炯烨说。他也是通用人工智能实验班的学生。

  在中关村论坛现场,15家企业的近百台代表性机器人活跃在各个角落。“人形机器人寄托了对美好生活和先进科技的向往。”北京银河通用机器人有限公司创始人王鹤说,人形机器人已经进入运动时代,但运动健将不是人形机器人的终点。

  在他看来,以视觉引领肢体控制,实现自主工作、泛化操作的能力,能真正让人形机器人成为人类的帮手,并将开启人形机器人的生产力时代。

  银河通用联合其他伙伴目前在北京已运营两家无人药店,从补货到取货,由具身大模型机器人Galbot24小时值守,计划今年年底在全中国开100家店。90后王鹤也正与北京大学、北京智源人工智能研究院合作,共同培养具身智能领域的青年人才。

  对全球创新共同体有信心

  全球10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上千名参会嘉宾来到北京,都带着一个共识:合作。

  2014年菲尔兹奖获得者、全球顶尖数学家马丁·海尔发言的大多时间都在解释“数学不可思议的有效性”。他的结论是,数学是一种通用的语言,在变动的世界中,数学家与科学家应自由合作,共同研究、解决问题。

  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杰哈·阿尔贝特·穆鲁就是这样的一座桥梁,他促进了中国科学家与国际组织的合作,使中国科学家能够在欧盟开展大型装置的科学研究。

  “中国的科技发展在北京体现得尤为明显,怀柔科学城就是力证。”杰哈·阿尔贝特·穆鲁长期从事超短超强激光物理领域研究。他去年加盟北京大学,指导北京激光加速创新中心加快打造成世界激光加速研究中心。

  “中国的人形机器人举起了英伟达的显卡,这就是科技的全球合作。”王鹤记得今年美国国际消费电子展上的这个瞬间。在他看来,国际交流与合作是推进人形机器人新质生产力的关键。

  “我们必须牢记世界紧密联系,我们应当团结一致,集思广益,应用好科技。”王瑞杰说,人口老龄化、气候变化等都是人类所面临挑战的冰山一角,而这些挑战不分国界。

  国务院副总理张国清表示,中国愿与各国一道,共同探索互利共赢的全球科技合作新模式。共同以科技创新引领新质生产力发展,加强原创性、颠覆性创新,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共同以科技创新应对全球性挑战,围绕气候变化、能源安全等问题,拓展和深化科研合作。共同以科技创新促进各国互利共赢,促进科研基础设施合作共建、科技创新主体互学互鉴、科技创新成果互惠互享,让科技进步惠及全人类。

  在中关村论坛年会上,理想汽车董事长李想宣布,自动汽车操作系统将开源,帮助汽车厂商和供应商持续创新。4月底,公众将在开源社区看到这一行动。

  理想汽车拥有自研的汽车操作系统,也是全球第一家将汽车操作系统开源的车企。在李想看来,一个能够以最高效率、最强性能管理全车资源的汽车操作系统,是决定汽车行业智能化下半场的关键。

  “开源背后,不仅是我们对自身技术的信心,更是对人类打造创新共同体的信心。”李想说。

  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张艺来源:中国青年报

  2025年03月28日 01版

责任编辑:杨逸凡
首页 | 上一页 1 下一页 |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