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觉中国供图
“有时候和朋友聊天时,可能就会不自觉地冒出几句‘流行梗’,比如‘就这样水灵灵地’‘包的’或是‘已老实’。”在就读于北京林业大学的张心雨看来,‘流行梗’就像是与朋友交流时的润滑剂,“适合烘托气氛,也可以缓解尴尬”。
“人生就是要充满passion”“北京到底有谁在啊”“City不City”,活跃在互联网上的“梗”不断变化更迭。近期,中国青年报、中青校媒就大学生“玩梗”的情况展开调查,共回收有效问卷4785份。调查结果显示,95.67%的受访大学生表示有过在网上“玩梗”的经历,38.16%的受访大学生表示自己经常在网上“玩梗”。
当“玩梗”成为一种“社交货币”
就读于南宁师范大学的罗雨欣将“梗”作为生活表达的调味剂,一句“人生就是要充满passion”的朋友圈文案,就开启了她和朋友们的刷屏式互动。
对就读于中国传媒大学的邵蕊而言,“那咋了”不仅仅是一条“网络热梗”,更是自己豁达无畏的人生态度,“每当我或者朋友因为小事烦恼时,一句‘那咋了’就消解了无意义的内耗。”作为“5G冲浪”选手,她常常在社交平台了解各种各样的“梗”,抛“梗”破冰,比如“MBTI人格”衍生的“i人e人”梗就是邵蕊人际交往的“利器”,“这不仅是一个话题引子,还是能够快速了解对方的方式。”
北京林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杨哲认为,得益于社交媒体技术的发展,年轻人从过去被动的等待贴标签的状态,开始通过“玩梗”主动去建立社交圈层,有意识地去表达自己的声音,体现了认知身份上的自觉。“‘玩梗’作为一种社交行为的背后,是大学生希望打破社交孤岛的需求表达。在同一个社交圈层的“梗”面前,交流更加容易、即时、迅速,不会过多地受到生活环境、受教育背景、经济地位等差异的影响,而可以很快彼此确认眼神,实现‘你懂我’的认同。”杨哲说。
佘欣桐是北京林业大学材料科学与技术学院的一名本科生,“玩梗”也是她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在她身边,一位擅长用手机0.5倍焦段拍照的同学被大家亲切地称呼为“古希腊掌管0.5倍焦段的神”。“这位朋友拍摄的照片特别有生命力、而且很搞怪,用同样的镜头拍出来的感觉与众不同,而且很受大家喜欢。”佘欣桐说,“这位同学对这个称呼也很乐于接受。”
调查显示,65.62%的受访大学生表示“玩梗”对维系社交关系有帮助,68.17%的受访大学生表示“玩梗”会使交流更高效、有趣。与此同时,36.87%的受访大学生表示偶尔会因为“玩梗”造成社交误解或者矛盾。遇到不懂的“梗”时,主动去查找了解含义(37.16%)、向身边人询问(31.75%)、不理解就不使用(21.21%)是受访大学生主要采取的应对办法。
“遇到一群新认识的朋友,大家刚开始通常比较腼腆害羞,如果有大家熟悉的‘梗’,气氛很容易热闹起来。”佘欣桐觉得自己是习惯抛出“梗”的人,在浏览社交媒体时,她也会研究时下流行的“梗”,了解他们背后的来历和使用场景,避免出现尴尬和误会。
同样,张心雨也会将“流行梗”作为自己更快地融入某个社交圈子的“敲门砖”。“比如出自《甄嬛传》的‘粉色娇嫩,你如今几岁了’,一句话就能迅速帮我找到爱看这部剧的朋友。”她表示。但是,这块“敲门砖”也并非百试百灵。“当我遇到没看过这部剧的朋友时,他们就不能理解我的意思。”
来自重庆师范大学的刘奕雯经常和“同好”们分享足球界的“热梗”。但在平日的社交中,刘奕雯却很少“玩梗”。在他看来,足球相关的“梗”常常只能在圈内人中真正引发共鸣。因此在对“梗”的挑选和使用时,他会确保对方有相同的爱好、合适的语境时才会讨论,“毕竟,不是每个人都能对此产生相同的幽默感”。
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副教授蒋俏蕾长期从事新媒体与社会、媒介素养等方面的研究。她发现,“梗”的传播往往基于兴趣圈层由内向外一层层涟漪状地扩散开来,再推广到更高的热度。青年大学生作为流行文化的主力,对于引发潮流或者参与流行文化具有较高的热情。“当你发现大家都在讲一个没听说过的‘梗’时,就会希望赶快自我科普,很担心被落下。而‘梗’本身的神秘性、趣味性也会引发更多人的好奇,促进其更快地流传开来。”
多方加入“玩梗”阵营,“梗”的魅力何在?
“因为刚好遇见漓,留下足迹才美漓”,来自桂林的罗雨欣关注到家乡的文旅部门也开始加入“玩梗”阵营。“桂林米粉是必吃的本地特色,为了让游客获得近乎本地人的体验,桂林人将点米粉的方言作为一个梗,‘额亮蜜粉’(意为:二两米粉)一说,老板就会把你当成本地人热情招待。”罗雨欣说,“这好像是来桂林旅游的‘接头暗号’。”
罗雨欣补充说,桂林不只有米粉、漓水,还有很多有趣的地方等待大家探索,“‘玩梗’只是完成初识时的浅浅确认,真正的了解需要沉下心来,花上几天时间,在大街小巷里感受桂林历久弥新的文化价值”。
蒋俏蕾认为,年轻人是旅游、文创产业主要的目标受众,文旅单位“玩梗”向年轻人直接喊话,很好地表明当地希望成为他们的旅游目的地,向他们推广当地的文化和产品。“‘梗’的使用确实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掀起热度,但仍需要持续跟进推出有深度的资源信息,才能更长久地维持热度效果。”蒋俏蕾提醒,“城市形象构建要兼顾短期和长期收益,了解‘梗’和城市风格的适配程度,避免在互动中的‘歪楼’或者话题走偏而引发失控风险。”
就读于中国海洋大学的雷佳乐认为,“梗”作为独特的网络语言,其主要功能在于“恰如其分地表达情绪”以及带来欢乐。“‘玩梗社交’就像是套公式一样,让交流变得简明扼要。”如果碰上对方不懂梗的“尴尬时刻”,他会拿“梗”的出处视频、图片给对方看,还会详细介绍一遍,方便建立共同话题。
调查发现,缓解压力、放松心情(62.03%),方便交流(59.38%),追求热点(27.51%),展现网感(14.68%)等都是受访大学喜欢“玩梗”的原因。从玩梗的内容来看,85.62%的受访大学生偏爱搞笑类的“梗”,43.97%的受访大学生偏爱流行文化(如影视、动漫等)相关的“梗”,吐槽(33.44%)、社会热点(33.35%)等类型的“梗”也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喜欢。
在北京林业大学,杨哲担任学校思政课的教学和研究工作,“网络热梗”也成了她课堂教学的一部分。“善用好的网络热梗可以是一块‘敲门砖’,能反馈出同学们现实生活中感受到的困惑,无论是求学、求职或者是社交的压力,从这些出发能将思政课的内容与同学们的现实生活紧密联系起来,课堂效率也会更高。”杨哲补充说,“这样的授课风格也在打破同学们对思政课的刻板印象。”
当邵蕊在短视频刷到“人生就是充满passion”时,她便主动搜索该脱口秀演员的相关信息,还让她对脱口秀文化产生了浓厚的兴趣,“积极地‘玩梗’意味着不只停留在表面,而是好奇于其背后的故事和意义。”
蒋俏蕾发现,信息基础相对单薄浅显的“梗”热度往往“来得快,去得快”,而反映社会现实、具有深度思考和趣味丰富度、与更多人生活经验相关的“梗”则有可能成为“经典”,像“给力”等网络词汇逐渐被大众所接受,丰富了既有的话语表达。
懂得玩梗,更要懂得拿捏“边界感”
在网上“冲浪”时,罗雨欣有时会因为IP地址显示在广西而被称为“表妹”,这让她感到有些冒犯。“事实上,广西人很少会互相称呼表哥表妹,在她看来,这种带有调侃歧视性质的梗‘很没营养’。”
“‘梗’只是为自己的语言锦上添花。”在张心雨看来,“玩梗”需注重尺度与分寸,“‘玩梗’的前提都应该建立在不影响他人感受和不影响自我表达的基础上。”
“如果有人对我说一些低俗、无聊的‘烂梗’,我一般会直接终止交流。”张心雨表示,这些带有语言攻击和污染性的“烂梗”百害而无一利,“无论什么场合讲出来都非常不得体,把一些不良、低俗的内容娱乐化,也会给别人带去伤害”。
调查发现,在肯定“玩梗”正向价值的同时,22.01%的受访大学生表示“玩梗”会造成沟通隔阂和误解,21.99%的受访大学生表示会降低对严肃话题的重视程度,10.55%的受访大学生表示可能会催生网络暴力和刻板印象。
在杨哲看来,年轻人接受到的各种信息资讯过多,有时候不具备清晰明了的辨别能力,年轻人可能会过度沉溺具有刺激性的短平快信息,而忽略了年轻人成长真正应该去追求、去满足的东西,某些低俗“烂梗”也会加剧这种泛娱乐化的倾向。
除此之外,邵蕊认为,“梗文化”也可能加深刻板印象和偏见,尤其是地域性刻板印象。“毕竟,有些本身就缺乏背景信息的人群,在‘标签梗’中可能会强化对某个群体认知的偏差。”
“当前,互联网逐渐成为基础设施般的存在,口语传播与书面表达、严肃对话和日常对话的区隔变得模糊甚至被打破。在AIGC(编者注:人工智能生产内容)的加持下,‘造梗’的速度可能会更快。对于‘梗’稀释规范话语表述的担忧是有道理的。”蒋俏蕾认为,青年特别是未成年人应当学会区分哪些表述是规范或不规范的,分别适用于什么场合,思考用什么话语来合理有效地表达自己的想法。
刘奕雯曾兼职做过一段时间的小学编程课教师。他在教学中发现,小朋友们对“梗”的使用时常会不分场合、不分对错,容易会对身边人造成伤害,“现在,我开始做深度阅读去积累表达素材,避免沉溺在短期的网络快感之中,让自己起到带头作用,引导小朋友们不滥用‘梗’”。
调查发现,65.25%的受访大学生认为“玩梗”也能表达正能量,希望倡导积极有趣的“梗文化”;60.90%的受访大学生认为需要区分“玩梗”边界,制定相关的行为规范;55.80%的受访大学生表示需要适度“玩梗”,加强对“低俗烂梗”现象的批判引导。
在日常生活中,佘欣桐一直保持着用文字记录日常生活的习惯,“我的生活不只是‘玩梗’,当我见到美丽的风景、当我遇到需要表达态度的时刻,我希望我的脑袋里浮现的是更加准确、恰当、美好的词汇,来诠释我的内心世界”。
“网络平台可以定期推出积极正向的‘网络热梗’集锦,让更多有趣有价值的‘梗’被看见和使用,从而引导青年大学生‘适度玩梗’。”杨哲说,“大学生也需要认识到,网络生活之外,还有很多人生命题需要去深思和处理。”
蒋俏蕾认为,在加强网络素养教育的同时,从学校到全社会都可以通过推崇全民阅读,汲取优秀话语表达的营养,培育和提高话语表达的审美品味,获得更为深刻严肃的思考体验,从而训练更具创造力的思维方式,产出富有创意和趣味的日常表述。“不过,我们也并不需要‘闻梗色变’,语言体系是流动和活跃的,加以合理规范和引导,网络平台可以成为优质和创意内容的来源。”
教育部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创新发展中心(北京林业大学)对本文亦有贡献。
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王军利 实习生 孔文轩 见习记者 罗希 来源:中国青年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