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刘昶荣
今天是第37个世界无烟日,国家卫生健康委发布今年的世界无烟日主题为保护青少年免受烟草危害。“青少年要勇于拒绝第一支烟,主动远离电子烟,争做‘不吸烟、我健康、我时尚’的一代新人。”5月30日上午,北京控烟协会常务副会长支修益在宣读“控烟更有为 携手向明天”无烟北京建设倡议中说道。
吸烟给青少年带来的危害有哪些?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控烟办公室主任肖琳解释,烟草中的尼古丁可以使人成瘾,一旦成瘾很难戒掉。开始吸烟的年龄越早,将来成为吸烟者的可能性就越大。另有研究显示,烟草当中的尼古丁可以损害青少年的大脑发育。而且,青少年尚处于生长发育阶段,吸烟会严重危害青少年的身体健康,增加成年后慢性疾病的发生风险。
肖琳强调,预防青少年吸烟,降低青少年吸烟率,成人要先做榜样。“如果孩子父母、亲戚朋友、老师在吸烟,周围生活的环境到处有二手烟,广告、促销和赞助到处可以看到(烟草),还可以在影视剧当中看到大量吸烟镜头,很方便就能买卷烟,那青少年预防吸烟怎么做呢?”
从事了40多年临床胸外科工作的支修益发现,不少得了肺癌的患者都是烟民。经过沟通后,支修益发现,这些患者也许听说过“吸烟有害健康”,但如何有害健康,他们并不了解。这也是支修益多年来致力于做控烟科普的原因。
“烟草危害是当今世界上最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之一。”国家卫生健康委规划发展与信息化司副司长吴翔天在“控烟更有为 携手向明天”活动上说,2019年,国务院启动实施的健康中国行动(2019—2030年)中,将控烟行动作为15个专项行动之一,全方位推进控烟工作,展示了我国政府控烟的立场和决心。
烟草依赖是一种慢性疾病
基于2018—2019年中国健康素养调查,国家呼吸医学中心和中国健康教育中心的研究团队对近8.5万名20-69岁成年人的数据研究发现,我国吸烟人群中,烟草依赖的患病率高达49.7%。“据此推算,患有烟草依赖的人数是1.835亿。”中日友好医院控制吸烟与呼吸疾病防控部主任肖丹说。
肖丹表示,很多人戒烟不久就“复吸”了,“屡战屡败”,最关键的原因可能就是患上了烟草依赖。烟草依赖是一种慢性病,其形成机制主要在于尼古丁的“奖赏效应”。尼古丁被吸入肺部后,迅速透过肺泡膜进入毛细血管,在数秒内到达中枢神经系统,作用于大脑内的尼古丁受体,进而激活脑内多巴胺神经元释放多巴胺,从而使吸烟者产生愉悦感以及获得奖赏的感受,反复多次后就形成了烟草依赖。
患有烟草依赖的吸烟者一旦停止吸烟,就会出现一系列难以忍受的戒断症状,包括对吸烟的渴求、焦虑、抑郁、不安、注意力不集中,甚至是睡眠障碍等,他们就不得不再次吸烟来缓解这些症状。
“我们一直在积极宣传吸烟危害健康的知识,加强对烟草依赖这种慢性疾病的科普,希望社会能够提升对烟草依赖的认识程度,力求使公众像认知高血压、糖尿病一样,认识到烟草依赖也是一种慢性疾病。” 肖丹表示,烟草依赖的患者应该建立起“烟草依赖是一种疾病,需要治疗”的理念,主动前往专业戒烟门诊就诊。
中日友好医院戒烟门诊医生程安琪告诉中青报·中青网记者,已经有越来越多年轻吸烟者走进了戒烟门诊,他们戒烟的主要原因包括备孕、查出肺结节等。
与此同时,我国的控烟工作已经取得了显著成效。据了解,我国15岁及以上人群吸烟率从2018年的26.6%降到了2022年的24.1%,中学生吸烟率也从2019年的5.9%降到2021年的4.7%。
最严控烟立法10年后
今年是《北京市控制吸烟条例》立法10周年,10年前,北京市第十四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五次会议审议通过了该条例。该条例规定,北京市公共场所、工作场所室内环境、室外排队等场合禁止吸烟。这是我国首部与世界卫生组织烟草控制框架公约接轨的法规,当时也被媒体称为“史上最严控烟立法”。继北京之后,上海、深圳、杭州等20多个城市开始实施全面控烟条例。
10年来,北京市成人吸烟率持续下降,由控烟法规实施前的23.4%下降至19.9%,青少年吸烟率降至1.1%。
北京市卫生健康委爱国卫生运动推进处处长汤伟民说,10年来,北京市控烟工作最重要的一条成效就是全社会参与。在北京市控烟协会的支持下,北京市形成了“无烟北京”的社会共治模式,实现了市民投诉网上曝光后,志愿者跟进的“控烟闭环”,达到了“人人都是控烟监督员”“到处都有摄像头”的效果。根据北京市控烟协会第四十次控烟信息通报的情况,“无烟北京”微信公众平台3月1日至4月30日共收到群众投诉举报1880件,环比上升5.5%,其中餐厅690件,占比36.7%,是占比最多的公共场所。
北京健康教育协会会长刘泽军全程参与了《北京市控制吸烟条例》的起草、实施全过程。回忆起当年制定这部法规的经历,刘泽军感慨,针对是否要全面控烟,参与者进行了激烈的讨论。“当时困难是很大的,一是传统的烟酒文化根深蒂固,再一个是北京庞大的吸烟人群。当时北京的吸烟率是23.4%,换算过来近400万烟民,这么多烟民你要全面禁烟,能不能做到?”
“还有一个原因,每天近200万流动人口。这边法规宣传贯彻好了,人员在不断流动,你怎么做?”刘泽军说。多次激烈讨论未果后,刘泽军等人决定让老百姓来回答这个问题。当时一共进行了三次民意调查,同意全面禁烟的被调查者三次都超过90%。最终,法律尊重民意,北京市实施全面禁烟。
10年下来,北京市吸烟率下降了3.5%,这意味着大约63万烟民成功戒烟。“我觉得应该首先感谢北京的老百姓,也包括北京的烟民,因为那时候许多烟民也支持制定这部法规。”刘泽军说。
青少年吸电子烟率略有上升
谈及北京控烟工作今后的发展规划,汤伟民表示,《北京市控制吸烟条例》是一部制定于10年前的法规,法规对电子烟等新型烟草制品还没有完全覆盖到。“下一步,我们也会根据新的控烟形式,适当地推动《北京市控制吸烟条例》的修订,看看能不能把电子烟等问题纳入进去。”
根据国家的监测数据,我国青少年吸卷烟的情况明显改善,然而“和既往的调查相比较看,(吸)电子烟率略有上升。”肖琳说。
国家卫生健康委发布的《中国吸烟危害健康报告2020》指出,有充分证据表明,电子烟是不安全的,会对健康产生危害。对于青少年而言,电子烟会对青少年的身心健康和成长造成不良后果,同时会诱导青少年使用卷烟。《未成年人保护法》里也明确指出,未成年人的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不得放任、唆使未成年人吸烟(含电子烟)。
肖琳进一步解释,尼古丁是电子烟的主要成分,就像卷烟当中的尼古丁一样可以导致成瘾。有研究显示,尼古丁可能会影响到青少年的大脑发育,青春期使用电子烟可能会对青少年的注意力、学习、情绪波动、冲动控制产生一定的影响。电子烟的烟液中也含有有害物质,有研究人员在电子烟烟液的检测当中检出甲醛、乙醛等有害物质,电子烟的气溶胶中也可检测出一些有害物质,比如甲醛、重金属等。
“家庭处于控烟立法的‘死角’。”肖丹表示,青少年时期很容易受到周围人的影响,家庭环境引导孩子出现的行为可以持续一生。研究已经发现,健康行为具有强大的代际传递性,如果家庭中父母吸烟的话,青少年吸烟的比率就会明显增加。所以,父母吸烟,就会导致子女“有样学样”;父母带头戒烟,也会为子女树立良好的榜样,尤其会激发孩子的戒烟意愿。所以,父母需要带领孩子们一起,做自己健康的第一责任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