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青年网

新闻

首页 >> 国内 >> 正文

当AI赋能无障碍影视

发稿时间:2024-05-24 06:00:00 作者:沈杰群 来源: 中国青年报

  “无障碍剧场”《热辣滚烫》无障碍版界面。平台供图

  无障碍观影服务,在国内开启已有年头。如今,有哪些新力量正在赋能无障碍影视?

  ——————————

  “红色的拳击手套有力地碰撞在一起,杜乐莹迈着步伐走向台布后,一束光透着缝隙照射进来……”

  银幕上,贾玲饰演的杜乐莹走向拳击台——这是今年春节档大热电影《热辣滚烫》的开头;而在电影对白的间隙,会有温柔清晰的解说女声响起,将一帧帧光影画面转化为生动的语言。

  这是在5月16日,第13个全球无障碍宣传日,中国盲文图书馆举行的一场“首映礼”:数十位视障观众,专心致志用耳朵“看”首次上线的无障碍版《热辣滚烫》。

  首映礼开始前,导演兼主演贾玲在祝福视频中说:“《热辣滚烫》讲述的是一个勇敢做自己的故事,希望视障朋友们也能感受到无障碍版本。”她呼吁影视行业将更多作品授权制作无障碍版本,让广大视障朋友共享这份美好。

  无障碍观影服务,在国内开启已有年头。如今,有哪些新力量正在赋能无障碍影视?

  2011年,位于北京的中国盲文图书馆打造了全国第一家相对专业的口述影像馆,每周二上午邀请视力障碍者前来“看”电影,人气颇高,有人专程从北京市顺义区赶来西城区观影。图书馆会派志愿者去地铁口接大家。

  “我们坚持了13年,在这里一共为大家讲述了700多部影片。”中国盲文图书馆馆长朱兵告诉记者,这13年间图书馆积累了千余部影片的无障碍脚本以及声音的素材,服务人数有几万人次。

  朱兵提到,除了在盲文图书馆口述电影,他们在社会上推广视障文化服务,开展无障碍影视观影活动,包括在各地公共图书馆组织和培训相关工作人员,助力“影视无障碍”。

  中国盲文图书馆副馆长、中国盲人协会副主席何川还记得,盲文图书馆找志愿者做的第一部无障碍电影是外国影片《角斗士》,而得到授权、正式出版的第一部无障碍电影是《建国大业》。

  “除了讲述旁白之外,我们还会在画面右下角放一个打手语的人的缩小画面,同时服务视障听障两个群体——从那个时候起我们开始正式称其为无障碍电影。后来在国家出版基金支持下,陆续出版近千部无障碍电影,民间也开展了很多活动。”

  一部无障碍影片制作包括撰写脚本、配音、合成视频等流程。中国盲文图书馆方面介绍,以前在撰写无障碍版本电影脚本时,专业制作者需要反复观看电影13-15遍,找出影片中可插入解说的“间隙”;人工制作一部两小时的电影,耗时30天完成。可以说,每部无障碍电影制作周期都相当长。

  除了热心的志愿者和制作人员队伍壮大,科技成为助力。据介绍,AI大模型技术已成为赋能“无障碍影视”的加速器。

  就在《热辣滚烫》无障碍版首映礼当日,中国盲文图书馆发布“无障碍剧场”,面向视障用户提供免费优质的无障碍观影服务,将分批次上线600余部经典影视作品的无障碍版本,《热辣滚烫》《漫长的季节》《三体》等都在其中。无障碍影片近似于“广播剧”,播放同时加以辅助讲解,帮助视障观众了解剧情,感受作品内核。

  开放如此庞大的热门影视库,协助人类的AI技术如何给力“上大分”?

  腾讯在线视频副总裁李大任告诉记者,以撰写脚本环节为例,平台自研的AI大模型技术,能够通过智能识别,自动找全需要补充解说的间隙,并生成画面描述的脚本初稿,供制作人员参考。

  另外,AI可以将脚本文字直接转化成语音,同时把这条旁白音轨插入到原片解说处,完成配音与合成剪辑。在AI大模型辅助下,无障碍影片制作周期可缩短至10天——相较于以往的制作速度,整个生产效率提升至原来的3倍。

  赋能无障碍影视方面,AI技术还需要持续提升,而围绕视障群体观影需求的配套功能,亦要逐步完善。

  李大任认为,做无障碍剧场,首先要充分了解视障群体的实际需求。例如他们在前期一对一沟通时就发现,视障人士观影时最常用的功能是“倍速播放”。

  “相较于健全人,视障人士对于语速接受程度更高,平常播放速度可能是两倍速,甚至3倍速了,这就对我们剧场的功能优化提出了诉求。”李大任表示,他们这次在对App进行整体优化时,就会把“倍速播放”功能放在整个播放器最方便视障用户选择的位置。

  一部电影的视觉语言何其丰富,总有大量转场画面。在无障碍版《热辣滚烫》开篇,当拳击场后台场景一瞬间闪回到杜乐莹的房间时,记者听到,旁白解说词精准又幽默:“阳光透过窗户,画面慢慢移动,房间中一片杂乱,吃剩的外卖摆在茶几上,花生皮散落一地,一只满是肉的小胖脚缓缓伸出,踩在躺在地上的遥控器上,用脚趾感触着最终按下了开关键。”

  “满是肉的小胖脚”,让在场观众们忍俊不禁。何川分享,这么形容是有深意的。

  “平时大家看电影一看就能看出这是一个身材胖的人,但视障人士不知道。而你不暗示这个细节的话,会妨碍视障观众对电影全篇的理解,那就必须描述出来。不过,有些细节又不能全讲出来,防止‘剧透’。”

  何川表示,目前AI技术还不能一下子达到这么“细致”的程度,因此还需要人工的“训练”和“校正”,让AI“尽量接近人的水平”。

  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沈杰群 来源:中国青年报

责任编辑:张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