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青年网

新闻

首页 >> 国内 >> 正文

“去库存”“以购代建” 诸多利好政策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

发稿时间:2024-05-19 15:20:00 来源: 央视网

  央视网消息:5月17日,楼市迎来诸多利好,四项重磅政策同时出炉,包括购房首付比例下调、公积金贷款利率下调、房贷利率取消下限,还有一个就是收购库存房源充当保障房。特别是中国人民银行5月17日下午宣布,将提供3000亿元保障性住房再贷款支持政府收储行为,引起社会广泛关注。那么,为何“去库存”成了当前房地产复苏的当务之急呢?

  国家统计局最新公布的数据显示,4月末,全国商品房待售面积为74553万平方米,同比增长15.7%。其中,住宅待售面积增长24.5%。

  增长15.7%和24.5%说明什么?说明4月份以来,市场供需都在下行,使得库存总量进一步在加大。一方面是由于3月份原本的“小阳春”没来,市场需求进一步萎缩,从而导致新一轮降价,市场观望气氛更浓。另一方面是尽管去年以来二手房交易在回升,但回升的数量赶不上挂牌卖房的数量,各地二手房挂牌量都在创新高,进一步导致没人买新房了。

  中央财经大学管理科学与工程学院教授易成栋分析称:“目前市场上出现了刚性需求,有买房的愿望,但是因为销量和价格在下降,所以还在继续观望。随着交易量和价格的下行,开发商也会出现资金链困难。市场就出现了一个向下紧缩的循环,这个时候就需要政府采取一些政策,打破这个循环,让市场走向平稳健康。”

  而记者从易居研究院等市场机构拿到的统计数据也显示,当前库存很高的矛盾点并不在于房地产企业供应了太多房源,而是在于库存消化能力一直处于低位,即销售不振。据易居研究院统计,全国百城新建商品住宅库存销售周期目前为25.3个月,而新建商品住宅的合理销售周期应为12—14个月。

  近期,多个城市或地区已经出台“以购代建”相关政策,鼓励收购存量房用于保障房。

  从目前各地的政策来看,“以购代建”主要有两个目标:一是加快存量商品房去库存,二是助力保交楼和房地产融资协调机制“白名单”的建立,以缓解房地产企业资金方面的困局。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城市经济与公共管理学院教授赵秀池分析称:“因此收购存量商品房作为保障房,使开发商的商品房能够顺利实现其价值,另一方面增加了保障房供给,满足了更多被保家庭的需要,促进了商品房与保障房双轮驱动、双轨运行的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

  专家表示,近期有关“以购代建”政策的实施,下一步无疑会给市场带来一定的正面效应。在各地具体执行的过程中,关于资金来源的可持续性,以及这些收储商品房的运营管理能力,都是考验政策未来效果的关键。

  中央财经大学管理科学与工程学院教授易成栋表示,这个政策要注意到中国的地方差异非常大,不同城市有不同的情况,因城施策还是很有必要的。

责任编辑:杨逸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