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学典:以中医馆为载体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

发稿时间:2024-03-16 06:23:00 作者:沈杰群 来源:中国青年报

  王学典 受访者供图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强调,促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加强中医优势专科建设。全国政协常委、山东大学儒学高等研究院院长王学典长期关注中医药的传承,今年全国两会,他带来的提案就与中医药紧密相关。

  日前,王学典接受中青报·中青网记者独家专访。他建议,要以中医馆为载体,开拓中华文化走向世界新局面;加强中医药国际传播,助力提升中华文化软实力。

  近来,王学典一直在思考还有哪些新的载体能助力中国文化走出去。“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亟待改变思路,应对变局,开拓新局。”

  “一带一路”倡议提出十年多来,中医药已传播至196个国家和地区,在共建“一带一路”国家建设了30个中医药海外中心;中医药内容已纳入16个自由贸易协定,建设了31个国家中医药服务出口基地。

  王学典表示,国家《中医药发展战略规划纲要(2016~2030)》《“十四五”中医药发展规划》等已将中医药海外传播提升到国家战略的高度,围绕“推动中医药高质量发展和走向世界”作出一系列全局性、战略性、保障性部署。

  为什么要以中医馆为中华文化出海的“载体”?

  结合自己平时生活体验,王学典提到,在济南当地有很多中医馆,也有较多研究中医药的从业者。“我和他们交流的时候就突然想到,中医和中国文化关系极为密切,且部分中医药在海外接受度较高,那可以以中医馆为载体,让中国文化‘借船出海’,传播向全世界。”王学典说,他了解到,目前国外中医诊所越来越多,但还未和中国文化的传播紧密联结起来。

  在他看来,中医药文化是中华文明的杰出代表,深刻反映了中华民族的世界观、价值观、生命观、健康观和方法论。

  王学典提到,中医药文化的传播历史悠久,已取得巨大成就,“从魏晋南北朝、隋唐,中医药文化就已传入韩国、日本、越南等周边国家和地区,甚至一度影响到阿拉伯医学”。

  从文化层面,王学典认为,中医给大家“提供了一个直观的中国文化模型”。“中国文化很抽象,比如中国哲学,是一种整体性、综合性的思维方式,而不是分析式的思维方式。”

  在王学典看来,中医带有人文属性,又有科学属性。他提到,中医的“望闻问切”、针灸等,展现了其技术性的一面,例如医生通过观察患者舌苔来判断其五脏六腑健康状况,通过在足部穴位施针,缓解身体其他部位的痛苦。

  王学典表示,西医治疗急性病疗效较好,而中医的优势在于治疗慢性病、调理和恢复身体、预防疾病、养生等。“中医药源于丰富的临床和生活实践,海外民众能通过临床疗效体验和感受中医药文化,中医馆也成了更好的传播载体。”

  他指出,中医药作为根植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医学科学,天然具备成为极好的国际文化传播载体的条件。在“出海”过程中,异国他乡的人们既能借助中医解除病痛,还可以潜移默化地感受到中国文化的思想内涵。

  “我一直认为世界上所有成熟的文明,都拥有自己独特的医学体系,中医具备这样的优势,所以我们为什么不借助这条船搭载中国文化,使中国文化走向世界?这就是我今年两会带来这份提案的原因。”

  近来,很多年轻人关注养生,尤其“上班族”下班后会选择推拿、艾灸、针灸、穴位贴敷、拔火罐等中医理疗方式来调理身体;吃药膳、喝养生茶等都成为社交网络上的流行生活方式。

  对此,王学典深有体会。他看到,人们日益认识到养生的重要性,年轻人格外注意养生。“‘中医生活化’会成为一个大趋势”。

  “中医本身就来源于生活,所以它容易被生活化。‘中医生活化’是中医发展的一条康庄大道,让中医得以被大规模地普及,我本人就有这个体验。”王学典说。

  为此,王学典建议,把中医药明确为中华文化国际传播的最主要载体之一,借鉴建设中国文化中心、孔子学院(中外语言交流合作中心)的做法,在海外建设一批中医馆、中医医院等中医传播阵地,分区域、分国别制定中医药推广策略和路径。“通过帮助当地人治疗疾病、维护健康,让他们逐步感受、理解、接受蕴含在中医之中的和谐平衡、天人合一等中国文化、中国智慧。”

  在中医药人才培养方面,王学典建议,中医药大学应该承担起这个责任,扩大招生,进行系统化教学,加强实习和培训;国家对该大学生群体给予一定补助,扶持中医药人才的就业,大规模建立中医馆等。

  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沈杰群 来源:中国青年报

责任编辑:高秀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