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青年网

新闻

首页 >> 国内 >> 正文

“未来属于创新者,机会在新赛道上”

发稿时间:2023-11-07 07:37:00 来源: 中国青年报

  11月3日,大连。在青年创业国际论坛青年对话环节,与会的专家学者以线上线下结合的方式,就当前青年创业所面临的挑战和机遇展开讨论。

  11月3日,大连。在青年创业国际论坛闪电发言环节,弘润清源创始人兼CEO林腾宇介绍自己的创业经历。

  阿联酋的官员跟来自中国的青年创业者林腾宇约定,只要他能把淡水捕获技术的成本降到每吨水3美元以下,就大批量采购他所在公司的技术服务。

  技术的突破是在不久前的一个傍晚实现的。那是在林腾宇的公司车间里,研发团队埋头干了几个月,开发材料、研究技术,直到一桶淡水被提取出来并达到相关标准,耗电量也符合成本要求。林腾宇这才确认,“可以了”。

  作为清华大学机械工程系毕业的博士,林腾宇的研究方向,是将功能纳米材料用于直接水汽捕获和新型海水淡化等领域。他创办的弘润清源公司是一家科技型企业,需要投入大量资金进行研发。

  创业不易。林腾宇在资金、客户、产品、团队组建、技术迭代等各个方面,都体验过“不确定性”,他甚至已经习惯了压力。

  “现金流断了的时候压力最大,如果没有下一笔钱进来,公司可能就要山穷水尽了,要创始人抵押所有资产,为公司‘续命’。”他说。

  如今,国际订单拿到了,公司摆脱了破产危机。这名27岁的年轻人在一次又一次的挑战中前行,眉眼之间尽是朝气。

  11月3日,在由中华全国青年联合会、国际劳工组织、辽宁省人民政府、中国青年报社、联合国全球青年体面工作倡议主办的青年创业国际论坛上,100多名嘉宾围绕“青年创业促进可持续发展”这一主题,共同探讨如何利用创新创业赋能青年发展。林腾宇在论坛上分享了自己的经历。

  科技、环保、医疗、教育……来自世界各地的青年创业者,在多个领域展示了创业激情和创新精神。

  哥伦比亚和平与气候行动低碳学校项目骨干希奥玛拉·安德里亚·阿塞维多·纳瓦罗分享了在“培养青少年和其他公民群体的可持续发展价值观”方面的经验;伊拉克发展青年商业、技术和云计算能力项目骨干艾哈迈德·法提·艾哈迈德介绍了“如何帮助青年将创业的想法转化为实践”的经验……

  尼日利亚姑娘伊凡伊楚库·维罗妮卡·乌瓦杰遭遇了两场事故,因此失去了听力。她是尼日利亚卡里斯马包容学校的创始人,也是尼日利亚卡里斯马赋能基金会的执行董事,拥有大众传播学士学位和教育学第二学位。

  “这个项目可以接纳像我一样有身体障碍的人,为像我这样的人提供机会,尤其是获得素质教育的机会。”乌瓦杰说,“因为有这样一个项目,我才能站在这里。”

  在乌瓦杰的描述中,卡里斯马包容学校“非常包容”,给残疾儿童提供技能培训,让他们有工作的机会。赋能基金会的很多项目则会“为这些残障人士赋能”,让他们在竞争中更具优势。

  “我们希望,每个人都有获得素质教育的机会。”她说。

  来自加纳的约瑟夫·佐图,也以帮助青年、妇女及残障人士找到体面工作或创业作为自己的使命,并为之开发和实施了各种项目。他在物流、大数据、安全等多个领域,建立了初创企业。

  26岁的吴彩丽长期关注青年就业创业这一领域。2013年,她加入文莱理工学院,成为一名专门从事创业教育的讲师,2020年在文莱成立了一家职业培训中心,帮助年轻人探索更多的职业可能性。

  近10年的从业生涯中,吴彩丽认为,青年创业者最需要的就是勇气、理想、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应该跳出舒适圈,勇于尝试自己认知外的新领域。

  她发现,自己周围的热血创业青年,总是能在不知不觉中感染其他人。她以自己的项目为例:有不少学生在经过创业培训后,明显比之前更注意观察周围有什么样的机会,留意有什么样的创业可能性,有的已经开始尝试创业了。

  同样年轻的李博,已经在创业这条路上跌跌撞撞地进行了许多尝试。

  他高中时就进行过“商业尝试”,向大学生兜售二手手机。读大一的时候,他和同学一起试着开发一款非线性解谜游戏,还因此拿到了“创青春”中国青年创新创业大赛实践类专项铜奖。后来,他开始研发名为“云便签”的可移动便携式二维码。如今他创立了一家信息科技公司,为客户量身定制PPT。

  在试错的过程中,李博始终在寻找着属于自己的赛道。

  对青年创业者来说,当前全球经济形势的不确定性意味着挑战,也意味着机遇。梅花创投副总裁周俊宇对此深有感触。

  他曾接洽过5000多家企业的创始人。周俊宇发现,成功者各有各的赛道,失败者的结局却都有一个共性,即“对于市场需求或产品服务的把握没有那么准确”。

  周俊宇认为,市场需求在不断地变化,企业创始人是否能够跟得上这种变化,开发新产品满足新需求,就变得至关重要。

  他还想告诉更多的青年人:相信“相信”的力量。“从各方来看,投资人相信初创企业,老师相信自己学生做的事情,创业的同学相信自己做的事情产生的社会价值、经济价值,以及自己投入的精力和所取得的成就。当各方都相信一件事情的时候,将会迸发出巨大的力量,共同完成这个梦想。”

  “作为一个20岁出头就知道自己想要做什么的人,我很幸运,我也希望更多人能像我一样。”吴彩丽说,“未来属于创新者,机会在新赛道上。”(实习生刘思茜对本文亦有贡献)

  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张渺 樊未晨 李若一

责任编辑:任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