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青年网

新闻

首页 >> 国内 >> 正文

奋飞在捍卫国家利益的最前沿——记空军航空兵某旅飞行三大队

发稿时间:2023-07-20 06:28:00 作者:郑天然 来源: 中国青年报

  空军航空兵某旅“英雄中队”飞行员进行空中加油训练。杨鑫/摄

  2023年1月18日,春节将至。习主席以视频方式检查部队战备工作,致以新春祝福。在询问正在进行战斗值班的空军航空兵某旅值班分队日常防空战备工作情况时,要求他们枕戈待旦,节日期间更要提高警惕,维护好我国空防安全。

  领袖关怀温暖兵心,殷殷嘱托催人奋进。该旅官兵深受鼓舞,纷纷表示一定要把习主席的深切关怀转化为强军动力,不负重托、牢记使命,坚决完成党和人民赋予的神圣使命任务,用奋飞航迹书写忠诚担当。

  该旅前身是人民空军最早成立的歼击机部队,先后两次入朝作战,在抗美援朝战场击落击伤敌机58架,战功赫赫,涌现出赵宝桐、刘玉堤、范万章、杨振玉等4名战斗英雄。赵宝桐所带领的飞行三大队七中队击落击伤敌机17架,1952年被东北军区空军授予“英雄中队”荣誉称号。

  进入新时代,作为空军首支整建制列装国产某新型战机的作战部队,他们大力弘扬伟大的抗美援朝精神,持续砥砺“两不怕”战斗精神,警巡东海、前出宫古、飞越大洋,始终奋飞在捍卫国家利益的最前沿,用不断拓展的战斗航迹续写新辉煌。

  敢战强敌

  战斗英雄赵宝桐是抗美援朝空战中的传奇人物,他驾驶米格-15战斗机与不可一世的美军展开殊死搏斗,击落美机7架、击伤两架,创造了志愿军飞行员个人战绩最高纪录,成为“空战之王”。如今,中国航空博物馆里,赵宝桐驾驶过的米格-15原型机昂首陈列,机身喷涂的9颗红星,穿越时空闪耀着制胜的光芒。

  一群飞行时间仅有几十小时,年龄不过20多岁的年轻飞行员,为什么敢于在异国他乡不畏生死、不惧强敌,能够打败参加过二战的美军飞行员?在该旅军史长廊赭红色的墙面上,镌刻着的一句话给出了答案:“敌人技术高,我们觉悟高。”

  置身军史长廊前,一张名为《凯旋》的老照片备受瞩目。照片中,赵宝桐头戴装具,正以双手模拟敌我双机,激动地向战友演示空战歼敌经过……

  时间追溯到73年前的1950年,美帝国主义把战火烧到鸭绿江边,组建刚满1年的该旅前身航空兵某团响应“抗美援朝、保家卫国”伟大号召,奉命入朝作战。1951年11月4日那天,敌机6批128架进犯清川江,我22架米格-15立即升空迎战。“注意,前面有敌机!”耳机传来了大队长牟敦康的声音,只见大约6公里外有10余架美F-84“佩刀”战斗机。飞行员赵宝桐求战心切,率先冲向敌机群,但由于冲得太猛,一下子陷入了敌机的包围圈。

  危险存在的同时,也是歼敌最好的机会。赵宝桐心里只有一个念头:要快!当他看到4架敌机正在左转弯,露出一个空当,立刻加速冲了过去,顺势咬住一架敌机紧追不放。敌机左转、他也左转,双方在4000米高空展开追逐战,赵宝桐抓住战机、先敌开炮,3炮齐发,一剑封喉。

  另有1架敌机见势不妙慌忙逃窜,“想逃,没那么容易!”赵宝桐立刻推满油门追了上去,500米、400米、300米……他稳稳地将敌机锁定。“咚!咚!咚!”炮弹正中敌机机翼,敌机冒着浓烟向地面栽去。首次空战,赵宝桐就取得了2∶0的骄人战绩,首开航空兵某师击落敌机纪录。抗美援朝战场上,赵宝桐共击落击伤敌机9架,位列空军第一。

  英雄的基因代代相传,一茬茬儿“英雄中队”飞行员坚持任务推进到哪里,战旗就插到哪里。历史上他们经历过多次调整转隶,都是一声令下,背起行囊就出发。该旅组建当年,由于机场改建,他们先后辗转多个机场驻训,大家都坚决服从组织安排,没有一人掉队。

  谈及辗转多地的战斗经历,飞行员张志远感触颇深:“作为守着精神富矿的英雄部队,绝不能把英雄魂守丢了。我们要沿着英雄的航迹,到最前沿、最一线去战斗!”

  2019年10月1日,新中国成立70周年阅兵式上,该旅5架国产某新型战机气势恢宏飞过天安门上空,“英雄中队”战旗满载荣光通过天安门广场,光荣接受党中央、习主席和全国人民检阅,成为全场唯一一支空中、地面同时受阅的部队。让他们更为自豪的是,一个多月后,在庆祝空军成立70周年主题活动中,作为空军先进单位代表,该大队官兵受到了习主席亲切接见。

  闻战则喜

  “英雄中队”战斗英雄范万章,有一个耳熟能详的称号——孤胆雄鹰。从陆军脱颖而出的他,把刺刀见红的拼命精神带到空中并发扬光大。

  1952年8月8日,朝鲜上空一场激烈的空战结束后,我方战机编队返航。这时,敌机突然从云中窜出,偷偷“咬上”了编队。范万章发现敌情后,与战友插入敌阵。他冒着弹雨,很快就把打头的敌机击落。同时,范万章的处境也很危险,他的飞机也被击中了。这时,他完全可以把敌机甩掉,迅速让自己脱险。但范万章没有这样做,因为他知道,只有挡住这群敌机,才能保证机群安全着陆……

  这时,敌人的炮火愈来愈猛烈,范万章的战机又负了重伤。在用力拉动操纵杆后,他发现战机已经基本失去控制。

  “01,我是08。我不行了!”指挥员听到了范万章的报告。

  “跳伞!快跳伞!”指挥员通过话筒大声喊道。

  地面的战友没有想到,范万章作出了人生中最后一个决定:油门加到最大,驾着燃起熊熊烈火的战鹰,径直向敌人机群猛冲了过去……

  为了掩护战友安全返航,范万章壮烈牺牲,他以自己的生命换来了全大队的安全。志愿军为范万章追记“特等功”,并追授“二级战斗英雄”称号。

  融入战训任务召开思想交流会是该大队坚持多年的优良传统,他们大讲抗美援朝战场上老一辈革命英雄的战斗豪情、顽强意志,厚植为民族复兴而战的家国情怀和使命担当。

  第一次参加思想交流会时,飞行员陈鸿程就认定战斗英雄范万章是自己的“偶像”。“在英雄团队,斗志一定要满格,就要当英雄传人!”在空军自由空战对抗考核中,陈鸿程苦练战斗本领、潜心钻研战法,在对抗中越战越勇,一举夺得“金头盔”。改装新机后,他依旧冲在前面,第一批完成新机改装、担任首批教官。

  “英雄中队”飞行员们凭借敢于拼刺刀的顽强作风,把战术战法发挥得淋漓尽致,这成为他们克敌制胜的法宝。在一次任务中,外军战机抵近袭扰,飞机号清晰可见。飞行员刘炳芯临危不乱,按照预定处置动作果断驱离,后舱飞行员操作设备实施取证。很快,感受到我飞行员坚定决心意志的外军飞行员驾驶飞机驶离。

  身处一线,刘炳芯和战友们执行战备执勤任务,经常会遇到外国军机的挑衅,他们凭借过硬的战斗技能和无畏的英雄胆气,一次次逼迫外机改变航向。

  “能战方能止战,准备打才可能不必打,唯有不断锤炼杀敌本领,才可能在战争来临时,打败一切来犯之敌。”该旅领导表示,他们不仅强化官兵备战打仗意识,引导部队时刻保持箭在弦上、引而待发的战备状态,而且坚持以实战为牵引,着眼作战需求制订实案课题、建立方案库,紧贴真实背景、真实环境、真实对手设置训练内容,推动战训深度耦合,实现作战和训练一体化,不断提升部队应急应战能力。

  近几年,他们参加空军“金头盔”比武,连续两年包揽两项团体第一;出征空军“机务尖兵”岗位练兵比武竞赛,一举斩获团体第一和多个单项第一;同时,该旅还获评空军首届空天先锋集体。

  勇当先锋

  抗美援朝战场上,老一辈飞行员白天升空作战,晚上学习航理、研究战法,“在战争中学习战争,在学习中寻求胜算”成为这支王牌部队勇当先锋、勇立潮头的制胜密码。

  除了“空中拼刺刀”的血性,“英雄中队”传承至今的还有“提着马灯学航理、研战术”的钻研劲头。正是靠着这种不断学习、勤于研究的精神,“英雄中队”能够始终抢抓转型发展的机遇,立于战斗力建设的潮头。

  “有太多的难题需要攻克,太多的难关需要跨越,每前进一步都是在填补空白。”时任大队长闵涛回忆起当年整建制改装国产某新型战机之初的情形时说。

  2015年年底,面对缺乏改装经验、跨代升级难度大、上级首长期盼高的挑战考验,首批改装官兵敢闯敢拼、连续作战、扎实准备,迅速掀起“学习新机、钻研新机、驾驭新机”热潮。2017年新机到装部队后,仅用14天就圆满实现首飞,交出了合格答卷。

  “按部就班永远只是追赶者,敢于创新才能成为领航者。”过去飞行员执行任务、带教新员依靠的往往是老飞行员的经验,现在他们靠数据说话。飞行大队长林湖滨自主研究并创新开发的“线上新大纲训练管理”“任务规划与绘制”软件,推进了新大纲训练向科学化、系统化转变。

  手握新“佩剑”更需磨炼“新剑法”。那年,他们参加某型导弹实弹打靶任务。尽管战机性能先进,但在空中任务规划上还依靠传统的人工计算,难以适应瞬息万变的战场环境。林湖滨带领骨干编程建模,与科研院所共创共享,开发出某软件系统,使得任务规划计算时间大幅缩短,弹药命中率显著提高。

  “想要赢得胜利,唯有奋飞突破。”一次出远海训练,飞行员何奕霖和战友驾驶战机飞向深蓝。凭借过硬的态势分析、战场管理、判断决策和编组指挥能力,他们顺利完成预定训练课目,创下多项纪录。何奕霖自豪地说:“如今,在联合作战体系支撑下,与兄弟单位协同默契、联动高效,战斗航迹不断延伸拓展,心中的底气越来越足。未来,我们会飞得更远!”

  迟玉光 郭铃 倪天一 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郑天然 来源:中国青年报

责任编辑:高秀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