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一支由团沈阳市委权益部工作人员、律师和心理专家等组成的帮教团队走进辽宁省女子强制隔离戒毒所(以下简称“女子戒毒所”)倾听戒毒人员的心声,了解她们的诉求。
张雪(化名)在戒毒期间表现优秀,以前靠做临时工四处打工谋生的她,最大的愿望是脱离原有生活环境,找到一份稳定工作。让她没想到是,还没走出戒毒所,工作就已经落实了。
她在女子戒毒所两年,学会了熟练操作一种切布机。团沈阳市委权益部副部长孙旭海介绍说:“我发动了沈阳青联、青企协以及有服装行业资源的同学、朋友,向10余家服装企业推荐了张雪,做了很多工作,详细介绍了张雪改造期间的表现和步入社会的决心,最后3家同意接收。”
现在,张雪如愿走上了新工作岗位,开始了新生活。
“我在戒毒所里根本没想到还有3家企业能等着我出去‘挑’,非常感谢团市委帮教团队。原来只是想跟他们聊聊天,说说心里话和困难,压根儿就没想到,他们真的当个事儿给办了。其实,我此前的操作技能并不能跟现有岗位完全匹配,后来团市委又跟企业沟通带薪培训,让我尽快上岗,现在我已经很适应岗位工作了。”张雪感动得哭了,她说一定不辜负大家的期待。
和张雪一样得到团沈阳市委帮助的还有杨心(化名)。5月5日,她走出戒毒所后的第一站是团沈阳市委12355心理健康辅导中心,她将成为12355青少年综合服务平台的一名志愿者。
她和12355的缘分始于戒毒期间同团沈阳市委帮教团队的调研座谈。聊天时,杨心说:“我原来的生活圈子很空虚。你们无私地帮助别人解决困难,走进我们的‘隐秘角落’,帮我们找到‘回家’的路,我能不能加入你们团队去帮助别人?”
孙旭海告诉她:“12355的大门永远向你敞开,欢迎你未来加入我们,把爱回馈给社会。”
在女子戒毒所副所长王艳平看来:“团市委工作人员心系戒毒人员教育戒治,帮助她们解决现实生活中的困难,为提升教育戒治质量,促进戒毒人员安心戒治奉献了爱心和努力。”
让王艳平感动的是,帮教团成员认真记录戒毒人员提出的问题和困难,现场解答了诸多疑问,并制订了后续可持续的具体帮教方案。他们做了许多实事,包括选派公益团队专业人员对戒毒人员未成年子女开展长期心理帮扶和文化课辅导,还联系成人教育机构,接洽可以接纳强戒人员的企业单位。
张雪和杨心只是团沈阳市委帮教团队工作的缩影。近日,团沈阳市委深入开展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沈阳团组织在主题教育部署会后举办了读书班,按照“学思想、强党性、重实践、建新功”的总要求,组织团队展开深入调研,把脉问诊重点青少年群体。
重点群体排查期间,团沈阳市委了解到辽宁省女子戒毒所和辽宁省沈阳未成年犯管教所的特殊群体存在心理矫治、子女成长、家庭关系和重返社会的求学、就业等方面需求后,围绕需求策划工作方案,组建由心理学专家和律师等组成的帮教队伍深入开展调查研究,逐一研判并联络社会资源点对点进行帮扶。
目前团沈阳市委已经到女子戒毒所调研3次,为戒毒人员提供就业对接,还给戒毒人员子女开展心理帮扶,并帮助学生戒毒人员返校或者就学。他们还到辽宁省沈阳未成年犯管教所调研3次,帮助少年犯重返社会后求学、就业。
根据公、检、法、司、教育等行政机关及街道、社区反馈的重点青少年人员名单,团沈阳市委建立了重点青少年群体排查制度,开展沈阳全域青少年重点群体排查工作。截至目前,重点青少年台账录入387人,包括社会闲散青少年、不良行为青少年、严重不良行为青少年、刑满释放青少年4类群体。下一步,团沈阳市委将按照主题教育总体要求,依托现有的帮教队伍,坚持问题导向,对录入台账青少年的实际情况深入调研,深挖其学习、工作、生活中的急难愁盼问题,逐一列出需求清单,沟通协调各方资源,量身制定帮扶方案,帮助重点青少年有效解决实际问题。
团沈阳市委相关负责人表示,要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的学习成果转化为具体实践,提高青年工作本领,真正做到以学促干。继续开展调查研究,常态化联系青年,深入青年当中,掌握青年实际需求,努力破解青年工作中的重点难点,倾听青年心声,切实当好青年朋友的知心人、青年工作的热心人、青年群众的引路人。
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王晨 来源:中国青年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