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科技高速发展,人类的生产生活方式和社会治理方式正在发生着深刻变化,由此引发的非传统安全问题不断出现,并与传统安全问题交织在一起,不断突破人们对安全的认知极限,科技安全在国家安全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更加凸显。为此,必须坚持总体国家安全观,准确把握科技安全的时代脉搏,把科技安全贯穿党和国家工作各方面全过程,以高水平科技安全支撑和保障国家总体安全。
科技安全是维护国家安全的重要保障
科技安全是指科技体系完整有效、国家重点领域核心技术安全可控、国家核心利益和安全不受外部科技优势危害,以及保障科技持续安全状态的能力。统览我国国家安全事业的发展历程,不难发现,科技安全不仅是国家安全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新时代新征程上维护和塑造国家安全的重要保障。
从历史维度来看,关键核心技术安全可控是维护国家主权安全的重要支撑。历史反复证明,科技兴则国家兴,科技强则国家强。近代历史上,我国曾错过了科技革命的发展机会,科技落后造成国力羸弱。新中国成立后,党和国家大力发展国防科技,两弹一星研制、石油资源探采等关键核心技术不断实现重大突破。这些重要领域特殊技术的突破,有效地支撑了当时的国家安全战略,有力地打破了西方对我国的军事威胁和资源封锁,为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从现实维度来看,科技体系完整有效是维护各领域安全的可靠手段。随着新一轮科技革命的到来,科技对社会生活的影响和作用更加凸显。近年来,我国通过全面加强科技创新体系建设,不断推动各个领域的科技创新。现代科技成为推动各个领域发展的核心动力的同时,也为各个领域防范化解安全风险提供了更加丰富有效的手段。今天现代科技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加速发展,科技手段愈发成为保障各个领域安全的重要手段,成为维护和塑造国家安全的巨大力量来源。
从未来维度来看,科技自立自强是保障国家核心利益和安全不受外部科技优势危害的重要基石。随着人类对科技的依赖性增强,科技对抗日益成为大国战略博弈的主战场。习近平总书记说,科技自立自强是国家强盛之基、安全之要。从统筹发展与安全角度看,只有加强科技自立自强,下好“先手棋”,打好主动仗,才能更好地保障国家核心利益和安全不受侵犯。
科技安全是塑造国家安全的关键要素
坚持总体国家安全观,必须统筹发展与安全。发展是安全的基础,安全是发展的条件。没有科技发展就没有科技安全,没有科技安全就没有科技发展。一个国家的科技创新能力和发展水平不再是一个简单的科技发展问题,而是科技安全的应有之义。这种内在逻辑决定了科技创新能力和发展水平既是科技安全的重要构成,又可改变和决定国家安全的未来走向,对塑造国家安全越来越具有深远影响。
科技创新是拓展国家安全内涵外延的技术张力。随着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加速演进,科技创新的渗透性、扩散性、颠覆性特征正在深刻改变人类社会的生产生活方式。科技创新成为国家安全内涵外延拓展的技术能量。从时空范围看,在科技的推动下,国家安全问题从陆地延伸到深海,从现实世界渗透到虚拟空间,从地面扩展到太空,时空领域变得更加宽广。从影响因素看,有了科技因素的介入,发展中潜伏的安全风险更加隐蔽,传统安全因素与非传统安全因素难以割裂,外部安全问题与内部安全问题深度影响,国家安全的形势与样态更加复杂。国家安全问题的共时性和历时性特性更加突出,国家安全问题在不同时间段、不同空间领域的呈现更加复杂多样。
科技水平是影响新安全格局的重要变量。科技发展的速度和力度前所未有,深刻影响着国家经济社会的发展和政治经济格局。科技越来越成为影响国家竞争力和战略安全的重要变量,改变着国家之间的竞争态势。科技在维护相关领域安全中的作用更加凸显,已成为维护国家安全的重要屏障。科技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到新安全格局的建设效果。以社会安全领域为例,随着互联网技术快速发展,电信诈骗等网络违法犯罪的发案量随之不断增加。面对这种非接触式的新型违法犯罪,人力防控在一定程度上出现了失灵,而人工智能、大数据等现代科技的防控作用则愈加凸显。现代科技可以对网络违法犯罪实现自动识别、主动预警甚至是自动化处置,更大程度上保护了人民群众合法权益不受侵害。科技有力助推了新安全格局的高水平建设,已成为影响新安全格局的极其重要的变量。
科技安全在维护国家安全中的地位和作用不断提升
2014年4月,习近平总书记首次提出总体国家安全观。他指出,必须坚持总体国家安全观,以人民安全为宗旨,以政治安全为根本,以经济安全为基础,以军事、文化、社会安全为保障,以促进国际安全为依托,走出一条中国特色国家安全道路。
2019年10月31日,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提出,坚持总体国家安全观,要以人民安全为宗旨,以政治安全为根本,以经济安全为基础,以军事、科技、文化、社会安全为保障,健全国家安全体系,增强国家安全能力。《决定》在总体国家安全观的“五大要素”中专门新增了“科技安全”,并将“科技安全”放到“军事安全”之后、“文化安全”和“社会安全”之前,正式明确了“科技安全”在维护国家安全中的保障地位,突出了其在国家安全保障体系中的重要位置,赋予新时代科技工作新的历史使命。
2022年10月,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国家安全是民族复兴的根基,第一次专章部署国家安全。与党的十九大相比,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安全”一词由56次增加到91次,“国家安全”一词由18次增加至27次。与“安全”密切相关的“科技”一词由17次增加到45次,“斗争”一词出现了23次。这3个词在报告中同步高频出现,反映了新时代新征程上党和国家对科技与安全、科技与斗争的内在逻辑有了新的认识,充分认识到科技已经成为保障国家安全、开展伟大斗争不可或缺的重要手段。
从总体国家安全观有关科技安全论述的丰富发展过程来看,党和国家对科技安全越来越重视,科技安全在维护国家安全中的地位和作用不断凸显。
高水平科技安全是保障新时代国家安全的必然要求
学懂、弄通,关键还是要做实。在构建新安全格局保障新发展格局中,必须在全面准确地把握新时代科技安全的时代内涵的基础上,深入贯彻落实总体国家安全观,促进科技发展与科技安全良性互动,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把科技安全贯穿于党和国家工作的各方面全过程,以高水平科技安全支撑和保障国家安全。
坚持总体国家安全观,全面落实科技安全的新使命。随着科技安全在国家安全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不断提升,科技安全的内涵外延不断丰富和完善,为新时代新征程维护国家安全提出了许多新任务新要求。一是实现科技发展安全,要强化科技发展的独立性、自主性,在关键核心技术上提升科技发展水平,掌握重要领域科技自主权和主动权。2023年2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二十届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三次集体学习时强调,加强基础研究,是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迫切要求,是建设世界科技强国的必由之路。二是实现科技安全发展,要为科技成果、科技人员、科技产品、科技设施、科技活动和科技应用加装安全护栏,保障科技自身安全。三是实现科技支撑安全,要自觉将最新科技成果及时广泛应用国家安全领域,及时丰富维护国家安全的有效手段,提升国家安全现代化水平。四是实现科技安全与科技发展高度统筹,将科技安全贯穿于科技发展的各方面全过程,推动科技高质量发展和科技高水平安全良性互动。
立足以新安全格局保障新发展格局,准确把握高水平科技安全的着力点。面对“两个大局”,必须坚持战略思维和系统思维,把科技安全置于维护国家安全的核心位置,抓住影响科技安全的核心关键要素,找准实现高水平科技安全的着力点和突破口,对科技创新进行前瞻谋划和系统部署,为维护和塑造国家安全提供不竭动力。一是强化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建设。通过制定科技人才战略计划,完善科技人才培养机制,健全科技人才引进政策,深化人才评价和激励改革,进一步加强高水平科技人才队伍建设;二是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紧盯世界科技发展前沿,聚焦重大社会需求,加强基础研究,完善科技创新新型举国体制,优化重大科技设施布局,加强国际科技合作,推动颠覆性技术创新,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推进国家安全能力现代化;三是健全科技安全工作体系。加强科技安全战略规划,强化科技安全工作协调机制,完善科技安全风险监测预警体系、法治体系和保障体系,健全科技安全管理责任机制,切实提升科技安全治理水平。
西南政法大学 胡尔贵 来源:中国青年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