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青年网

新闻

首页 >> 国内 >> 正文

吟唱百年团史 《有我》为何引爆全网

发稿时间:2023-04-13 06:14:00 来源: 中国青年报

  “世界问,你是谁,来自哪?请回答,爱什么,梦什么,去何方?请回答,答案有,一百年的时光。

  我来自,硝烟中,课桌旁的太阳,他和她,宣的誓,迎的仗,来自那,燃烧的,和我一样的年华……”

  这首名为《有我》的歌,是由共青团中央宣传部策划制作,献礼中国共青团成立100周年的歌曲,将共青团100年的“伟大”与“平凡”唱成一首不朽的诗,词曲间蕴含、激荡着一股震撼人心的力量。

  2022年5月4日前夕,歌曲《有我》一经上线,迅速引爆全网,各类音视频平台、卫视播放总量超过10亿次,一时成为现象级的作品。

  “我们在想,什么形式的产品能够让新时代青年更直观感受到共青团这100年来的厚重和使命,一首什么样的歌曲能够让青年产生共鸣,和我们一起传唱。”时隔一年多,再回忆起创作初衷,团中央宣传部相关负责人如是说。

  思考再三后,创作团队最终将献礼作品锚定在微电影《共青春》及其主题曲《有我》上。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长征,100年见证共同的青春”,基调已定,创作团队认为作品注定要回顾历史并关照当下、照耀未来,注定是以共青团百年历程激励青年“知来处、明去处”,注定是让青年能够感知百年青运史,唤起他们心底的力量和使命。

  如何将共青团百年历史的辉煌和波澜全景式展现在一部微电影、一首歌曲、一段MV中?这需要精确的提炼、凝练。

  在《有我》的歌词作者唐恬看来,不同时代的年轻人面对的是不同的挑战,如何找到跨越百年的共鸣是歌曲创作最难的部分。

  “但不管时代怎么变化,有些东西是始终不变的,例如歌词描述的‘以青春赴万丈理想’。”唐恬希望这首歌能用新时代青年的理想与信念去共鸣百年间青年的理想与信念。

  在创作歌词前,唐恬特意观看了《觉醒年代》等优秀历史剧以作参考,“例如歌词中‘我来自硝烟中课桌旁的太阳,他和她宣的誓迎的仗,来自那燃烧的,和我一样的年华’描写的就是1919年五四运动中的爱国青年。”

  作为网络正能量话题“中国制造日”“中国华服日”发起人、中央网信办“五个一百”正能量榜样,《有我》歌词作者闫光宇表示,歌曲描写的是一幅幅青年群像,讲述的是一代代不负时代重托的中国青年的故事。

  在歌曲中,类似的意象按时序串联。“我是寸土不让的家乡”,指向五四运动、“一二·九”运动中御侮救亡的爱国青年;“我是绝不低头的倔强”,瞄向杨开慧、邓中夏、瞿秋白、方志敏等一批为新中国捐躯的革命烈士;“来自世间一对平凡的夫妻身旁”,描写邓稼先夫妇、于敏夫妇等为新中国建设奉献青春的情深伉俪;“我要一生清澈地爱着”,描写为守卫祖国领土而牺牲的陈祥榕等烈士……

  歌词以问答的方式开篇,并贯穿始终,如“世界问,你是谁,来自哪?请回答,爱什么,梦什么,去何方?”“要怎么形容明天?”“那未来如何登场?”

  唐恬说,这与歌名《有我》相辅相成。

  “每一个年轻的‘我’是谁?只有回答了这个问题才能告诉世界中国年轻人的模样。我认为所有关于‘我’的成长,都来自人生道路上不断的提问和回答,问与答是‘我’跟这个世界的碰撞,也是‘我’跟我自己的碰撞。”唐恬表示。

  “百年前,有我,有年轻,有未来;百年后,有我,有年轻,有未来。”在唐恬看来,歌名源出于此。

  曲的创作同步进行,因为在创作前对于共青团百年精神内涵有了充分了解,歌曲整体的沟通与制作很是顺利。

  自创作伊始,曲作者钱雷就希望歌曲基调是大气且动情的,“我想表达百年时光,我们历经战乱硝烟,终见盛世和平,回望一路前仆后继的勇敢,展望明日的辉煌。”

  用时一个星期,钱雷将中国青年的激情、朝气、力量和梦想谱写在曲子中。曲调款款流淌,却内蕴决绝与不屈,在歌手周深的演绎下,情感深挚而磅礴。

  “希望我们都‘不忘’,不忘初衷,不忘来处,不忘那些牺牲与付出。只有不忘才知珍贵,只有不忘才有开拓,只有不忘才能明白我们最终要去哪儿。”钱雷说。

  最终,钱雷、唐恬、闫光宇三位创作者的强强联手赋予《有我》以诗一样的灵魂。而在这次合作之前,钱雷、唐恬已联手创作过《孤勇者》《如愿》《昨日青空》《人世间》等多首大热作品,登上今年春晚的《花开忘忧》《是妈妈是女儿》两首深情款款的歌曲也同样出自两人之手。

  作为献礼微电影《共青春》的主题曲,《有我》与影片相伴而生。

  构思这部微电影时,创作过《谢谢你陌生人》《你应该骄傲》《硬核青春》等多部爆款正能量作品的导演马小刀正在一座南方小城的街边手端相机,拍摄一群孩子的露天演出,那一刻的糖果和鲜花、歌声和掌声,令他恍然看到了百年间的“他们”。

  “呐喊冲锋的他们、开山填海的他们、铺路架桥的他们、开怀大笑的他们、泪流满面的他们、田埂街市的他们、造梦奔梦的他们……这些他们正是无数的青年。”马小刀说。

  这些以青春之心、青春之躯献身革命事业、新中国建设的“他们”萦绕在他心间。

  “他们将中国一点点建设成现在的样子,而我要去寻找那些遗失在历史中的青年面孔。”在通读了中国共青团团史后,马小刀决定以中国青年运动史为脉络来设计影片。

  影片以一群青年学生选择投身抗疫回望,尽管着眼五四运动、中国共青团成立、少共国际师、开垦北大荒、希望工程、青年志愿者行动、扶贫攻坚等重要的历史时期和工作,但马小刀选择避开知名历史人物,去寻找其中普通的青年一员。

  “他可能是五四运动中一名普通爱国学生、是革命战争中一名普通战士、是新中国建设中一名普通石油专业学生、是建设深圳特区的一名普通工程师、是扶贫攻坚战中一名普通基层干部……”马小刀说,这些“普通”青年都有人物原型,他们只是从原型出发,将更多意义赋予“他们”:“他们”各自代表一个时代,是那个时代一群青年的象征。

  主场景拍摄期间,马小刀带领团队辗转浙江横店影视城、福建厦门、四川大凉山等地,去还原五四运动、少共国际师、青年垦荒队、扶贫攻坚等一些历史段落。

  从前期创作、建组筹备、场景拍摄,到后期制作,《共青春》前后历时3个月完成,9分多钟的影片中有90%的镜头源自实拍。

  而拍摄期间的很多瞬间,都令沉浸其中的导演马小刀和演员们泪难自禁。

  2022年5月4日,影片《共青春》及歌曲《有我》在@共青团中央、@学校共青团、@中华全国学联等新媒体平台,以及微博、微信、B站、视频号、抖音、快手等20多个平台同时上线。

  很快,超过10亿次的播放量,以及新华社、《人民日报》、央视新闻等媒体的转发,超过百所高校、各行业青年的翻唱、混剪MV、bgm二次创作等,让影片、歌曲迅速掀起了一场网络“风暴”。

  对于《有我》,第四届全国青少年文化精品征集推荐活动评审专家认为,“歌曲温暖、明亮、坚定,充满力量和希望,歌曲乐曲时尚,别具风格,贴近青年情感,深受青年喜爱。”

  国家一级作曲、中国文联首期全国中青年文艺领军人才、青年作曲家王咏梅表示,《有我》融入了很多流行元素,“该作品歌词通俗朴实,像娓娓道来的自然交流,如清新的溪水,淡淡流淌,流入心田,但在副歌部分,爆发力强,好像一股来自青春的呼喊跃然盛放。”

  “整部作品,音乐旋律优美,起伏得当,简洁、通俗、时尚、独特。歌曲完美诠释了中国青年在各个领域为国家民族奋斗、发展进步和繁荣富强默默奉献力量的精神。”王咏梅说。

  在全国各地,《有我》掀起传唱的热潮。有学校将其作为社团招新、晚自习前、午饭休息时播放的歌曲,传遍整个校园;有学校将其作为参加歌唱比赛的歌曲,几乎人人会唱。

  一位青年网友说,去年备战高考时,《有我》是他在教室的每日一歌,这首歌曲让他在难得的闲暇时光中感受音乐的洗礼,记录着高中时代热血奋斗的青春回忆。

  一位参加了市团代会的高中生说,休会时播放了这首歌,旋律便一直深深印在他脑海中,震撼而感动,回到家里开启无限循环模式。

  在MV《有我》的最后一个场景中,奔向抗疫前线的青年望向窗外,伴随歌词“当炬火去化作那道光”,镜头聚焦在了青年胸前的中国共青团团徽上。

  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李川

责任编辑:白珂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