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青年网

新闻

首页 >> 国内 >> 正文

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 着力推动高质量发展

发稿时间:2023-01-20 03:34:00 来源: 光明日报

  【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

  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贯彻新发展理念是新时代我国发展壮大的必由之路”。2022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进一步强调,“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着力推动高质量发展”。立足新时代新征程党的中心任务,必须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着力推动高质量发展。

  坚持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以高水平创新推动高质量发展

  新时代十年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转向高质量发展的十年,国内市场基础更加扎实,消费基础性作用持续强化。同时也要看到,当前我国在扩大内需方面仍面临不少制约,创新能力还不能完全适应高质量发展的要求。进一步增强创新能力,既是保障发展安全的前提,也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关键。首先是以机制创新来增强创新能力,以新的创新产品开拓新的市场需求,扩大居民消费和有效投资,夯实国内基本盘,增强经济发展韧性,促进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尤其是进一步聚焦国家战略需求,集聚科技攻关力量,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人民生命健康,加快实施一批具有战略性全局性前瞻性的国家重大科技项目,坚决打赢关键核心技术攻坚战。其次是充分发挥市场机制作用,强化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加强企业主导的产学研深度融合。发挥科技型骨干企业引领支撑作用,营造有利于科技型中小微企业成长的良好环境,推动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深度融合。最后是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提高人才自主培养质量,着力培养和造就拔尖创新人才,聚天下英才而用之,打造世界重要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为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塑造新优势。

  坚持协调是持续健康发展的内在要求,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城乡融合发展、区域协调发展

  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当前我国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仍然突出。这要求我们在提高发展质量的同时,多措并举进一步增强发展的协调性。

  加快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以产业体系现代化促进经济结构优化。坚持把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提升传统产业在全球产业分工中的地位和竞争力,同时大力发展数字经济,促进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推动现代服务业同先进制造业、现代农业深度融合。

  以乡村振兴促进城乡融合发展。坚持以工补农、以城带乡,促进城乡要素自由流动和公共资源合理配置;抓好农村土地制度改革,在激发经济活力的同时保障进城落户农民合法土地权益;推进城镇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向乡村延伸,促进城乡产业协同发展。

  深入实施区域重大战略和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在构建新发展格局中促进区域协调发展。优化国土空间发展格局,促进东、中、西和东北地区协调发展,构建区域经济优势互补新格局,深入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以城市群、都市圈为依托,促进大中小城市协调发展。

  抓住全球产业结构和布局调整过程中孕育的新机遇,有效利用全球要素和市场资源,勇于开辟新领域、制胜新赛道,实现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推动内外市场联通更有效率。

  坚持绿色是永续发展的必要条件和人民对美好生活追求的重要体现,推进绿色低碳发展

  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内在要求。新征程上,必须站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高度谋划发展,加快发展方式绿色转型。把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绿色化、低碳化作为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关键环节,加快推动产业结构、能源结构、交通运输结构等调整优化。实施全面节约战略,推进各类资源节约集约利用,加快构建废弃物循环利用体系。完善支持绿色发展的财税、金融、投资、价格政策和标准体系,发展绿色低碳产业,健全资源环境要素市场化配置体系,加快节能降碳先进技术研发和推广应用。倡导绿色消费,推动形成绿色低碳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积极稳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先立后破,稳步实施,统筹能源发展和能源安全。通过统筹产业结构调整、污染治理、生态保护、应对气候变化,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推进生态优先、节约集约、绿色低碳发展,建设美丽中国。

  坚持开放是国家繁荣发展的必由之路,构建高水平对外开放新格局

  新征程上,必须坚持高水平对外开放,在坚持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的同时,加大力度吸引和利用外资,实现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

  坚持以我为主,依托我国超大规模市场优势,以更高质量的国内大循环吸引全球资源要素的集聚,增强国内国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的联动效应,提升对外贸易投资合作的质量和水平。

  扩大市场准入,拓展开放层次,稳步扩大规则、规制、管理、标准等制度型开放,推动货物贸易优化升级,加大现代服务业领域的开放力度,大力发展数字贸易,加快建设贸易强国。

  加强环境建设,积极推动加入全面与进步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和数字经济伙伴关系协定等高标准的经贸协议,深化国内相关领域改革,营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的一流营商环境,推动共建“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

  优化开放布局,巩固东部沿海地区开放先导地位,提高中西部和东北地区开放水平,加快建设西部陆海新通道,加快建设海南自由贸易港。扩大面向全球的高标准自由贸易区网络,深度参与全球产业分工和合作,维护多元稳定的国际经济格局和经贸关系。

  坚持共享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兜牢基本民生底线,持续增进民生福祉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在幼有所育、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弱有所扶上持续用力,让现代化建设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

  突出重点,保障好就业这一“最基本的民生”,落实落细就业优先政策,促进高质量充分就业,加大对重点群体、困难群体的就业支持力度。统筹城乡就业政策体系,破除妨碍劳动力、人才流动的体制和政策弊端,使人人都能够通过勤奋劳动实现自身发展。

  多措并举强化基本公共服务,兜牢基本民生底线。按照覆盖全民、统筹城乡、公平统一、安全规范、可持续的原则,健全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推进健康中国建设,优化人口发展战略,实施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

  进一步完善分配制度这一“促进共同富裕的基础性制度”,构建初次分配、再分配、第三次分配协调配套的制度体系,进一步提高低收入群体的收入,扩大中等收入群体规模。完善个人所得税制度,规范收入分配秩序,规范财富积累机制,保护合法收入,调节过高收入,取缔非法收入。

  (作者:鲁明川、张义修,分别系浙大城市学院教授、副教授,均系浙江省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研究员)

责任编辑:张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