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古江河,奔腾如斯。如果说水是生命之源,江河就是承载生命流动的血脉。人类文明源于江河、兴于江河,也就成了亘古不变的铁律。在世界上,尼罗河、幼发拉底河、底格里斯河、恒河、密西西比河等知名大河,为流域人民带去丰收与安定;在中国,长江、黄河、松花江、珠江等人们耳熟能详的名字,勾勒出中华大地的骨架,凝聚起炎黄子孙的精神。
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许多围绕江河阐述道理的谚语,都抓住了水流不息的特征。这种流动甚至奔腾,给人力量,给人希望,更为时代前进赋予源源不断的能量。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人民从“摸着石头过河”,到百舸争流、千帆竞渡,增长了探索未知的经验与技术,积累了大步向前的实力和信心。长江黄河不会倒流,改革开放永不停步,滔滔江水教会人们的真理,伴随一代又一代人的成长。
中华民族很早就理解与江河和谐共生的深刻哲理,从大禹治水的传说,到闻名世界的水利工程都江堰,遵循规律、因势利导是人们与江河相处的朴素原理。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水利事业发生历史性变革,随着一系列重大水利工程的建成投用,水利治理能力实现系统性提升。江河奔腾看中国,看的就是中国人善待自然、效法自然的经验,看的就是江河流域中国人的努力和奋斗。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对于只有付出不计回报的“母亲河”,我们没有理由辜负。
江河之变折射时代之变,江河之兴折射时代之兴。有历史学者概括影响中国命运的三大因素,其中之一就是“时而润泽大地、时而泛滥成灾的黄河”。新中国成立以来,黄河治理取得巨大成就,千里黄泛区从饥荒连年、“一杯茶水半杯泥”的贫瘠之地,变成全国现代农业的示范区。有人总结道:“历史上没有一个政府曾经把一个政令一个运动、一个治水的工作深入普遍到这样家喻户晓的程度,这是一个空前的组织力量。”直到今天,我们仍能感受到老一辈治黄人的精神与意志。
一条大河波浪宽,曾经泛滥不宁的黄河、淮河归于平静,“两年一小灾、三年一大灾”局面彻底改变,其功不在禹下。随着可持续发展的理念渐入人心,“为河流让出空间”体现出当代人对生态文明的更深刻认知。“每条河流要有‘河长’了”,从“九龙治水”到“河长管水”,河湖长制凝聚起强大治水合力,各个部门协调联动,实现每条江、每一片湖有人管、管得住、管得好。
大运河延绵千里,在中国的水系中占有特殊地位。这条贯穿南北五大水系、流经8个省市的千年水脉,虽然一开始是人工开凿的运河,却随着岁月磨砺显露浑然天成的风姿。中华大地上一代代居民千百年来繁衍生息的河流,不仅是大自然的美好馈赠,也是祖先留给我们的宝贵遗产。江河奔腾看中国,从中也能看到流动的文化,无论是惊涛拍岸的大江大河,还是婉约内敛的小桥流水,都是传承历史的文脉,记录着中华民族精神的深层基因。
沧海横流方显英雄本色,风高浪急更见砥柱中流。万川东去,终有汇入大海的时候,但入海口的潮水更显磅礴。我们站在江河汇入大海的前哨,看潮涨潮落,看日升日落,看星河璀璨,看烟火人间,感受江海一体的辽阔与伟岸,体会弄潮逐浪的激情与澎湃。面向新时代的新征程,我们凌波踏浪,砥砺前行,必将书写属于未来的江河奇迹。
青平 来源:中国青年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