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青年报客户端济南8月21日电(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邢婷)“可以说,与全国一样,这十年是山东发展质量最好的十年,是城乡面貌变化最大的十年,也是广大人民群众得到实惠最多的十年。”8月20日,在中共山东省委“中国这十年·山东”主题新闻发布会上,山东省委书记李干杰说。
新闻发布会现场。(图片由山东省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提供)
李干杰表示,十年来,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在全省人民共同努力下,山东解决了许多长期制约发展的矛盾问题,战胜了许多前所未有的困难挑战,办成了许多事关全局和长远的大事要事,为新时代社会主义现代化强省建设积蓄了强大势能。
这十年,山东作为东部沿海经济大省,高质量发展积厚成势,既为一域增光、又为全局添彩,并逐步在九方面形成比较优势:三次产业可以齐头并进,供需两端可以协同发力,新老动能可以相得益彰,各类企业可以比翼齐飞,陆海资源可以统筹开发,交通运输可以四通八达,城乡区域可以均衡发展,对外开放可以提档升级,人文沃土可以深度耕作。
看总量,山东省地区生产总值连续跨上4个万亿大台阶,增加到2021年的8.3万亿元。看质量,山东一般公共预算收入跨过3个千亿大台阶,达到7284.5亿元。看后劲,全省固定资产投资年均增长7.8%,市场主体达到1380多万户、翻了近两番,高新技术企业数量超过2万家、增长了7倍。
不仅如此,山东坚持走城乡融合发展之路,积极构建山东特色区域协调发展格局。乡村振兴齐鲁样板成色越来越足,农民合作社、家庭农场、农业龙头企业数量均居全国前列。
“我们牢记总书记指示,稳妥有序推进乡村‘五个振兴’,‘诸城模式’‘潍坊模式’‘寿光模式’焕发新活力,三涧溪村、代村、耿店村等成为新典型,产业融合带动、乡村共同体、生产托管服务等创造新经验,乡村振兴之路越走越宽。”发布会上,山东省委副书记、省长周乃翔说。
十年间,山东民生福祉大幅增进,全体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长8.5%。山东如期打赢脱贫攻坚战,251.6万省标以下贫困人口全部脱贫,60万滩区居民实现了“安居梦”。社会保障扩面提标,就业、教育、医疗、养老等民生事业全面进步。
这十年,文化“两创”扎实推进,山东始终坚持和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充分挖掘儒家文化深厚底蕴,大力弘扬沂蒙精神,文化软实力持续提升。
这十年,山东生态环境质量连创有监测记录以来最优水平。能耗煤耗大幅下降,十年来单位GDP能耗年均下降4.2%,煤炭消费占能源消费比重下降13.8%,节能减排目标全面完成。
与此同时,一个“锐意改革、勇闯新路”的新形象正在崛起。山东加快制度创新、流程再造,树牢开放强省鲜明导向,主动服务国家开放大局,全力塑造全面开放新格局。
这十年,山东认真贯彻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坚持把政治建设摆在首位,纵深推进全面从严治党,管党治党水平持续提升。严格落实新时代党的组织路线和好干部标准,努力锻造强省建设的中坚力量。
“站在新起点,踏上新征程,我们将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定拥护‘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锚定‘走在前、开新局’,勇于担当、加压奋进,努力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新征程上展现更大作为,以实际行动迎接和庆祝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李干杰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