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青年网

新闻

首页 >> 国内 >> 正文

让英雄的战旗高高飘扬——记空军空降兵某营政治教导员余海龙

发稿时间:2022-08-12 07:12:00 作者:杜佳冰 蒋龙 戚勇强 来源: 中国青年报

  “15分25秒,干部车组,第一名!”烈日炎炎的空降兵某旅野外训练场上,二营教导员余海龙所在的干部车组和年轻战士组成的00后车组,围绕更换战车轮胎课目展开了比拼。

  只见余海龙迅速拿起撬杠、扳手,令人眼花缭乱地拧螺丝、卸轮胎,一套动作完成下来,以35秒的优势夺得参赛小组第一。围观的官兵忍不住赞叹:“咱们教导员真厉害!”

  “战场打不赢,一切等于零。”作为一线带兵人,余海龙深知这个道理,“笔杆子、枪杆子都硬,政治干部的腰杆子才硬。”

  每天抽出1小时学习理论知识,这是余海龙从2013年做指导员起就一直坚持的习惯。坚持的动力很简单:要想给官兵“一碗水”,自己就要有“一桶水”。往常他习惯在晚上加班学习理论,最近野外驻训时间紧张,他把这1小时“补课时间”挪到了午睡后,中午少睡一会儿,早点起床接着看书。

  这些年来,余海龙整理了10余本笔记,上面记录着学习摘抄和心得体会。他先后发表理论研究文章50余篇,赴全军各基层单位宣讲答疑50余场次。他能明显感受到,“自己学得多了,上的教育课战士会更爱听”。

  虽然比战士大不了多少,但余海龙在很多官兵心中就像一个长辈,因为他喜欢操心,“官兵们的训练、生活、恋爱……啥都操心”。余海龙甚至会记录战士的性格、经历和爱好,方便对他们进行“订单式培养”。

  2019年入伍的新兵张鹏举入营后不适应部队高强度的训练生活,发现这里“太苦”“太拘束”,一心盼着退役。当时,余海龙刚开始在营里创办继光读书会,他发现张鹏举文笔不错,就请他把自己的读书心得与战友分享。张鹏举侃侃而谈,被评为第一名。

  作为奖励,余海龙允许张鹏举给黄继光老班长叠一次被子。这是营队多年以来的传统,他们一直保留着英雄的床铺,每晚把被子铺开,早上又叠起来——只有优秀的战士才有这样的机会。

  这一经历对张鹏举的影响很大。之后的几个月里,余海龙发现张鹏举的训练态度和考核成绩“有了很大的变化”。两年服役期满,张鹏举没有退役,而是选择了留队。他甚至拒绝了调到营部的机会,要继续留在“英雄的集体”中。

  “厚重的历史感、荣誉感就是这样影响着每一名官兵。”余海龙感慨地说。

  在余海龙看来,“言传身教是最好的思想政治工作”。担任主官后,他就为自己立下“训练考核带头上,伞降训练带头跳,险重任务带头冲;一日三餐最后吃,休息宿营最后睡,训练结束最后撤”的规矩。

  跳伞是空降兵的必备技能,战士朱建磊刚入伍时却恐高不敢跳伞。余海龙陪着他看电影《上甘岭》,带着他一起蹲离机、跳垫子、上平台、拉吊环。又一次训练中,在800米高空,朱建磊再次站到机舱门口。

  黄灯亮起,余海龙向他伸出大拇指,大声喊:“跟着我,跳!”说完,余海龙率先跃出机舱,朱建磊克服恐惧,果断跟着跳下。

  经历无数次跳伞,朱建磊如今伞降训练时再也不腿软了,反而在一次次任务中脱颖而出。近些年,朱建磊先后获得旅“兵王”和军群众性比武金牌,两次荣立三等功。

  2020年初夏,空降兵首批新型轮式装甲车列装二营。装备升级换代,要求最短时间内形成战斗力。但全营上下能开动战车的只有两人,人才极度缺乏。时任“黄继光英雄连”指导员吴健说:“官兵有的思想没转过弯儿,不愿意改专业;有的接触高科技装备时,存在畏难情绪。”

  “政工干部的威信只能靠文武兼备的过硬本领立起来。”初学新装备没有教案,余海龙就带着官兵搜集陆军装甲部队训练资料,围着厂家专业人员学理论,熟记战车工作原理、性能指标、操作方法。他们摸索出“人车分训练技能、以车为主练指挥、人车协同练战术”的组训路子,团队有了理论基础,新装备的学习操作很快驶入“快车道”。

  “只要跟着他干,大家浑身有使不完的劲儿,就没有完成不了的任务。”曾与余海龙一起工作近10年的三级军士长何小斌说,“任务面前,他总是第一个上,为大家树榜样。”

  2020年7月,洪水导致湖北麻城阎家河堤坝塌方,余海龙带300余名官兵赶赴现场执行抗洪抢险任务。分配好工作后,余海龙安排官兵先把写有“黄继光”名字的红旗插到了大堤最险处,自己也坚守在固堤抢险的最前沿。

  当时,18岁的新兵赵浩浩向卫生员要了好几支藿香正气水,卫生员问他“要这么多干什么”,余海龙在一旁听到了他的回答:“天气太热,我怕扛不住,多喝几瓶就能多坚持一会儿。”

  历经29小时连续奋战,余海龙带领300余名官兵成功堵住管涌,保证了人民生命财产安全。

  空降兵部队被称为“战略铁拳”。“假如今天就打仗,我们准备好了吗?”在黄继光雕像前,余海龙无数次擎起“模范空降兵连”的锦旗大声发问。

  这支经历上甘岭战役考验的英雄部队的官兵用行动来作答。一年深秋,一场实兵演练拉开序幕,余海龙所在的合成营首次全要素空中进入、轮式战车首次满弹量实投实打、单兵武器弹药首次全种类携行空降。

  手榴弹、雷管等高敏度的炸药如何携带,轮式战车首次满弹量空投能否确保安全……演练当天,着陆场上空气象极不稳定,机门打开的一刻,强劲气流扑面而来,余海龙弯腰来到第一名的位置,投放员一声令下,他纵身一跃跳出机舱。官兵紧随其后依次跃出舱门,朵朵伞花在空中绽放。

  经过4个多小时的激烈战斗,官兵在极限条件下完成了目标打击、战车突袭、装备抢修等战斗任务。

  英雄的黄继光生前所在部队的官兵用行动回答:我们准备好了!

  中青报·中青网见习记者 杜佳冰 通讯员 蒋龙 戚勇强

责任编辑:张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