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习近平总书记《论党的青年工作》,是党的领袖关于青年工作最全面、最系统的论著,是全国广大团员青年和青年工作者在共青团成立一百周年之际收到的珍贵礼物。
为了帮助大家更好学习,我们开设此系列,按照时间顺序对所收录的60篇重要文稿逐期刊登阐释辅读文章,和广大青年朋友一起,共读共学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青年篇”,共话共悟党的领袖念兹在兹、深厚绵长的“青年情”。
——————————
篇目介绍
给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二〇〇九级本科团支部全体同学的回信
(二〇一三年五月二日)
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二〇〇九级本科团支部全体同学:
来信收悉。得知你们近一年来不仅校园学习取得新的进步,而且在野外考古实习中很有收获,甚为欣慰。从字里行间,我感受到了你们立志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奋斗的决心和信心。
你们在信中写到,中国梦让你们感受到了一份同心奋进的深沉力量,让你们更加懂得了当代青年所肩负的历史责任。说得很好。中国梦是国家的梦、民族的梦,也是包括广大青年在内的每个中国人的梦。“得其大者可以兼其小。”只有把人生理想融入国家和民族的事业中,才能最终成就一番事业。希望你们珍惜韶华、奋发有为,勇做走在时代前面的奋进者、开拓者、奉献者,努力使自己成为祖国建设的有用之才、栋梁之材,为实现中国梦奉献智慧和力量。
五四青年节即将来临,我向你们致以节日的问候。
——————————
金句精读
只有把人生理想融入国家和民族的事业中,才能最终成就一番事业
▲关于“理想”,总书记还这样讲过:
“要把学习的具体目标同民族复兴的宏大目标结合起来,为之而奋斗。”
“把个人的理想追求融入党和国家事业之中,为党、为祖国、为人民多作贡献。”
珍惜韶华、奋发有为,勇做走在时代前面的奋进者、开拓者、奉献者。
▲关于“奋斗”,总书记还这样讲过:
“立鸿鹄志,做奋斗者。”
“让青春在为祖国、为民族、为人民、为人类的不懈奋斗中绽放绚丽之花。”
学习笔谈
总书记传授的“成功宝典”
“少年心事当拏云”——青春年少,意气风发,追求成功,渴望成就,相信每一个青年心中都有自己的“成功梦”。
但是,成功之路在何方?“内卷”的“成功学”让身心不堪重负,“精致”的“利己者”让初心无处安放……在快节奏、多选择、高强度的现代社会中,无数青年为之困惑——或许你也是其中之一。
今天,让我们一起翻开9年前习近平总书记给一群年轻人的回信,答案正在其中。
2013年5月2日,在给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2009级本科团支部全体同学的回信中,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得其大者可以兼其小。只有把人生理想融入国家和民族的事业中,才能最终成就一番事业”,为青年们传授了“成功宝典”,回答了“成功之问”。
短短几行字,是深思笃行厚望的结晶,无比珍贵,极具价值。
这份“宝典”贯穿习近平总书记个人的人生历程。早在上世纪70年代的梁家河知青岁月,据一同下乡的“小伙伴”讲,青年习近平非常崇尚范仲淹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将“小我”与天下紧密相融。数十年后,2019年3月,已是大国领袖的习近平在接受意大利众议长菲科的提问时,铿锵有力地回答:“我将无我,不负人民。我愿意做到一个‘无我’的状态,为中国的发展奉献自己。”
这份“宝典”凝结习近平总书记对青年的一贯寄望。2007年五四前夕,时任上海市委书记习近平同上海各界优秀青年座谈时,勉励大家要“把个人的理想同国家的前途命运紧密结合起来,把个人的追求同人民群众的需要紧密联系起来”。2019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南开大学考察时,鼓励青年同学们“只有把小我融入大我,才会有海一样的胸怀,山一样的崇高”。
这份“宝典”铸就了无数真正成功而充实的人生。“两弹元勋”钱学森在回顾自己一生时感慨:“我个人仅仅是沧海一粟,真正伟大的是党、人民和我们的伟大国家。我作为一名中国的科技工作者,活着的目的就是为人民服务。如果人民最后对我的一生所做的各种工作表示满意的话,那才是最高的奖赏。”“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为了“禾下乘凉梦”,一梦逐一生,一辈子躬耕田野,用一粒粒种子造福中国、改变世界。在他的心中,“只要能解决老百姓的吃饭问题,个人的荣辱得失又算得了什么”。
掌握习近平总书记亲自传授的这份“成功宝典”,关键在于理解“得其大者”为什么能够“兼其小”?我们可以从这样几个角度来认识。
第一,得其大者终能行得远。鲁迅先生曾说:“因为终极目的的不同,在行进时,也时时有人退伍,有人落荒,有人颓唐,有人叛变,然而只要无碍于进行,则愈到后来,这队伍也就愈成为纯粹精锐的队伍了。”纵观人的一生,不是线性的发展,而是累进的积累——谁的韧劲儿更大,谁的成功概率就更大。很多人碌碌无为,不见得是“干得不好”,更可能是“坚持不了”。但是,要想走得长久、坚持得住,不能指望“小确幸”、“自循环”所提供的微弱动力,只能依靠来自“大格局”、“大担当”的不竭动力。
第二,得其大者才有大平台。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把自己的梦和祖国的伟大事业联系在一起,将奋斗的平台放在祖国伟大事业上,才能成就你们的理想。”今天很多青年都热衷谈“风口”、找“风口”。其实,对于任何一个时代的年轻人而言,国家的需要就是最大的“风口”。大家看,今天人才辈出、成就斐然的航天科技领域、大型建设领域等,其实在上个世纪90年代都是“冷板凳”——“搞导弹不如卖茶叶蛋”等调侃言犹在耳。但有那么一批人,坚持国家需要高于一切,甘守寂寞坚守“国之大者”,终于随着国家发展迎来了行业的“黄金时期”,也成就了个人职业生涯的“高光时刻”。
第三,得其大者方得高境界。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把人生理想融入党和人民事业之中,把为人民幸福而奋斗作为自己最大的幸福,才能拥有高尚的、充实的人生。”成功人生,不在外在的风光,而在内在的状态——因充实而无悔,因奉献而自豪,方是成功境界。“时代楷模”彭士禄曾经说:“我一辈子只做了两件事:一是造核潜艇,二是建核电站。”——被网友们称为最值得羡慕的“凡尔赛”。这种至深的自豪、至真的满足、至淡的平和,只能来自于至大的事业——党和人民的事业。
涵养笃定的韧劲,找准广阔的平台,筑牢自我的认同——是任何时期的青年走向成功的重要要素,全都蕴含在习近平总书记这封凝练深刻的回信中。
“问少年心事,眼底未名水,胸中黄河月”,在北大传唱多年的《燕园情》,用“未名水”“黄河月”表达了青年胸怀天下、重民族大义的价值导向,与习近平总书记回信精神交相辉映——祝愿每一位新时代中国青年,都能从习近平总书记的殷殷嘱咐中领悟“成功宝典”,把忠诚书写在党和人民事业中,把青春播撒在民族复兴的征程上,把光荣镌刻在历史行进的史册里!(青宣)
总书记与青年朋友们
回信背后的故事
2012年6月19日,在北大考古专业走过一甲子风雨历程之际,时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书记处书记、国家副主席的习近平到北大观看了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考古科学90年、考古专业60年成果展”,了解学院党建创新项目情况,看望了考古文博学院2009级学生,并同他们亲切交谈,仔细询问了他们的学习情况,勉励他们学好专业,为中华民族文化传承和祖国建设多作贡献。
2013年春天,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2009级本科团支部的全体同学聚在一起,回忆习近平同志去年和他们语重心长的谈话,重温习近平总书记去年11月带领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参观“复兴之路”展览时关于中国梦的论述,心潮澎湃,感慨良多。在团支书和班长的倡议下,同学们纷纷将自己的所思所想写下来。“因为中国梦,我们感受到了一份同心奋进的深沉力量;因为中国梦,我们看到了充满希望的广阔未来;因为中国梦,我们更加懂得了当代青年所肩负的历史责任。”“个人梦北大梦,让我们的梦有根;中国梦民族梦,让我们的梦有魂。”“我们挖掘的是历史,也是属于民族、属于自己的意义。”4月28日,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2009级本科团支部汇成一封写给习近平总书记的信,汇报了他们近一年来的学习、生活、思想情况以及参与以“中国梦”为主题开展学习教育活动和野外考古实习的所思所想。
短短几天后,2013年5月2日,在北京大学115周年校庆前夕,习近平总书记给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2009级本科团支部全体同学回信。习近平总书记在回信中肯定了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2009级本科团支部全体同学立志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奋斗的理想和追求,勉励他们珍惜韶华、奋发有为,勇做走在时代前面的奋进者、开拓者、奉献者。
习近平总书记的回信迅速在北大校园里传播开来,外国语学院2009级本科生党支部书记杨亚晨说:“总书记的回信对于正迎来校庆和五四青年节的北大学生来说,是一份特别的惊喜和感动,是最为珍贵的节日礼物。”“一定不辜负总书记的期望,珍惜韶华,奋发有为,为中国梦的实现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考古文博学院2009级本科生王思渝、孙雪静在得知总书记回信后,都非常激动。
时光如梭,温暖依旧。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2009级本科生何月馨如今已经是中国妇女儿童博物馆副研究馆员,回想起收到习近平总书记回信时的场景时仍旧满怀激动:“时隔9年回想起来还是记忆犹新,总书记的回信体现出了他对考古文博事业的重视,我们带着这份难忘的毕业礼物奔向祖国的五湖四海。”她现在主要负责藏品保管工作,“考古能动手去挖掘新的材料,这对我有非常大的吸引力”。除了完成日常的文物管理和研究工作,她还在从事汉唐考古领域的研究,并想要一直继续下去。
“我们考古人首先要敞开大门,主动去展示自我”。北大考古文博学院2009级本科生徐斐宏毕业后,立志于讲好博大精深的历史故事。2021年1月,由徐斐宏担任负责人的三星堆3号祭祀坑的发掘工作正式启动。举世瞩目的青铜大面具正是在3号祭祀坑发掘出土。目前,徐斐宏正带领团队继续研究祭祀坑出土文物,形成报告文章与编撰图录,深入解析三星堆蕴藏的历史密码。
收信人之一的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助理教授王思渝说,他们给总书记报告的田野考古,是在陕西省宝鸡市岐山县周公庙考古实习基地展开的。那时候条件还比较艰苦,洗澡都要跑到县城。但与村民一起蹲在“探方”里唠唠嗑、聊聊天,听村民说说当地的考古与历史掌故,到现在回想起来都很有趣。这份偶然让王思渝发现了自己的兴趣所在,从本科到博士再到工作,他没有离开过这里,身份的转变让他的身上有了更多的责任和使命。“总书记的回信提到了国家的梦、民族的梦,这是考古学一直在探讨的核心话题,每一个国家的发展都有一套历史脉络与独特基因,我们的工作就是将自己融入进去,持之以恒地探寻中华文明的起源、中华民族的文脉根基。”王思渝说。
(综合编选选自《光明日报》、北大考古文博学院官网有关材料)
在总书记指引下
考古战线上的青春方阵
题记: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考古文博事业迎来了蓬勃发展,实施7000多项考古发掘项目。这背后,是一代代中国考古人的筚路蓝缕、不懈努力。习近平总书记给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2009级本科团支部全体同学的回信温暖人心、催人奋进,让更多青年人纷纷投身中国的考古事业,把学术研究书写在祖国大地上,在实现“中国梦”的道路上贡献青年考古人的智慧与力量。
(一)
当众多形态规范、制作精美的手斧出现在眼前时,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馆员郑喆轩难掩兴奋之情。
在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稻城县皮洛遗址考古发掘近1年,郑喆轩逐渐适应了这里绿草如茵的夏、漫山冰雪的冬,熟悉了这里发掘现场的黄土堆积。正是在这里,他带领团队发掘揭露出丰富的地层堆积,从7个文化层中出土石制品7000余件,精美的手斧和薄刃斧就在其中。
古朴、对称、扁薄……距今至少10万年的先民的工具,放到今天都会引人赞叹。“这是目前东亚形态最典型、制作最精美、技术最成熟、组合最完备的阿舍利遗存。”郑喆轩介绍,阿舍利技术是人类早期智慧技能发展到一种高峰的标志,所以备受国际考古界关注。这些发现为进一步认识早期人类在高海拔极端环境下顽强生存与发展历史,提供了非常重要的新证据。皮洛遗址的发现,令不少专家惊叹。
这个重要的考古发现背后离不开郑喆轩等青年考古工作者的付出和努力。出生于1988年的郑喆轩,本科和研究生就读于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毕业后进入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工作。2019年春,郑喆轩首次踏上川西高原这块土地开展考古调查,在他的脑海中,始终萦绕着一个线索——上世纪二三十年代,有西方学者曾在甘孜疑似发现过手斧。经过持续的调查,郑喆轩和同事们发现了包括手斧点在内的多个旧石器遗址点,但多年的田野考古经验让他坚信:“川西高原还将会有重要的考古新发现!”
2019年夏,在国家文物局的指导和四川省文物局的支持下,郑喆轩带领团队在川西高原正式开展旧石器专项考古调查工作。经过两年多的调查,他带领团队用脚丈量川西高原20万平方公里的广袤大地,在高寒、缺氧、大风、极端天气频发的恶劣环境中,翻越一个个高坡、进行一次次发掘。经过数十万次的弯腰、跨过数千万步的路途,他们让60余处旧石器遗址点群得以呈现,这其中就包括遗物丰富、地层堆积良好的皮洛遗址。
2021年,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和北京大学联合考古队组建了多学科团队,对皮洛遗址的年代学、环境考古学、古DNA等多学科信息进行了全面提取。“从系统发掘的几个点到遗址百万平方米的面,我们发现遗址内部是有机的聚合体,包括中心营地、石器加工厂和临时营地等,这些共同建构了早期人类的栖居形态。”在今年国家文物局举办的“考古中国”重大项目重要进展工作会上,郑喆轩代表团队介绍,“皮洛遗址是迄今青藏高原发现的面积最大、地层保存最完好、堆积连续、文化类型丰富多样的旧石器时代遗址,也是世界上首次在高海拔地区发现典型的阿舍利技术体系,填补了该地区乃至青藏高原旧石器时代考古的一项空白。”
郑喆轩的专业方向是旧石器时代考古,这在考古领域中也是相对冷门的方向,但他却乐在其中。“旧石器考古工作者主要研究对象是古人类加工使用的石器,需要以简单的打制石器为切入点,综合多学科研究,一点点地去还原人类起源、演化、迁徙的远古图景。”郑喆轩说,“探索未知、揭示本源,这就是考古的魅力所在。”
(二)
“一个女孩子,怎么会想要走考古这条路的?”每当提起自己的职业,燕妮总是会被这样问。
1981年出生的燕妮,是重庆文物考古研究院女子考古队项目负责人。高中时,一次偶然的机会,燕妮读到了考古学家、科幻作家童恩正写的《古峡迷雾》。这个讲述20世纪20年代中美联合考古队寻找失踪的中国籍队员遗骸的故事,激发了燕妮对考古的兴趣。高考填报志愿时,燕妮选择了吉林大学的考古专业,毕业后来到重庆市文物考古所,从事田野考古发掘及研究工作。
然而,当燕妮真正进入考古第一线时,她才发现考古没有想象中的简单。20世纪90年代到21世纪初,以三峡考古工作为契机,重庆文化遗产保护事业得到了长足的发展。2012年,重庆市文物考古研究院女子考古队应运而生。这是一支以女性专业力量为主体,涵盖了男性技工、保安人员的综合性团队,燕妮是其中一员。
燕妮和女子考古队队员们主要负责重庆三峡库区消落带的地下文物抢救性发掘。每年5月底,消落带江水水位会降至150米左右;9月初,蓄水水位会重新升至175米左右。因此,每年留给考古队的发掘时间仅3个月左右。燕妮说:“在清理墓葬的过程中,我们需要不时去修整墓圹,当器物露头后,我们还要蹲在坑里,一件件清理、绘图,身上的衣服是湿了干、干了又湿,但姑娘们都咬牙坚持了下来,尽心尽力完成项目发掘工作。”
除了担任女子考古队的队长,燕妮也是一位妻子、母亲。为了考古事业的发展,燕妮牺牲了不少和家人在一起的时光。从2006年至今,她每年少则6个月、多则10个月奋战在田野一线,承担了30余项田野工作。虽然辛苦,燕妮却对女性参与考古事业充满信心:“从国际、国内实践来看,女性考古工作者发挥了细致、感性的特点,在自己的专业领域内都有非常出色的成绩。作为一名从事考古工作的女性,我会以乐观的态度和专业的素养,完成田野考古的各项任务。”
从业16年来,燕妮和女子考古队队员们在一次次的田野发掘中,完成和历史的对话,破解未知的谜团。她不但实现了自己最初的梦想,也深感肩负重任:“我个人的成长,不但是重庆文化遗产保护事业蓬勃发展的一个投影,更是中国文化自信散发光辉的一个见证。”最近,燕妮带领女子考古队正在重庆市涪陵区小田溪巴人墓群开展主动性考古工作,并启动了小田溪考古遗址公园的规划编制工作。
(三)
“航空遥感,似鹰击长空,扶摇直上;田野丈量,若诗遇远方,闲庭信步;水下解密,如鱼翔浅底,烝然罩罩。聚落起、景观成、家户见,分地层、辨类型、论文化,探远古人类,观民族民俗,赏艺术理念,叹人文科技。结构成分如何,工艺生计哪般,食性惯习怎样,基因选择为何……”在纪念中国现代考古学诞生100周年的文章中,有一篇名为《我心中的考古》,国家博物馆环境考古研究所所长邱振威在文中这样描述考古工作。
1990年8月出生的邱振威,2006年进入安徽大学学习考古专业,2015年从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科技考古专业毕业后,进入国家博物馆工作。邱振威坦言,当初他是被调剂到考古专业的,曾经历了犹豫纠结,但慢慢地发现了考古的乐趣。
学习考古15年、工作6年多,邱振威的足迹遍布大江南北。江苏省宿迁市泗洪县雪南遗址,是邱振威作为执行领队开展考古发掘与资料整理的首个考古项目;在河北省张家口市康保县兴隆遗址,新的发现不断刷新他对七八千年前坝上地区文化面貌的认识,也触发了他对中国北方史前考古学文化发展演变的研究兴趣;对于海南省东方市的荣村遗址,邱振威参与田野发掘、资料整理,并完成出土植物遗存的研究。
近年来,考古事业受到了更多人的重视和关注,也给了年轻人更多的机会和更广阔的舞台。“无论是你选择了考古,还是考古选择了你,都应该庆幸,你触碰到人类最广泛时空范畴的学问之一。”邱振威说。
(综合编选选自《人民日报》、北大团委有关材料)
来源:中国青年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