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青年网

新闻

首页 >> 国内 >> 正文

90后抗疫党员王奔:一夜长大,现在我来保护你

发稿时间:2022-04-26 06:09:00 作者:许子威 来源: 中国青年报

  新冠肺炎疫情在2019年年底突如其来,4.2万多名驰援湖北的医护人员中,超过1.2万人是90后。北医三院医生王奔是其中一名党员,他认为是“很酷的选择”。90后“一夜长大”,他们用实际行动作出的这次人生选择,树起了新时代的精神路标。

  习近平给北京大学援鄂医疗队全体90后党员的回信中说:“广大青年用行动证明,新时代的中国青年是好样的,是堪当大任的!”

  明知前路有风险,越是艰险越向前。中青报·中青网记者近日专访90后医生王奔。

  “我再也没有心思和工夫去害怕,怎么把病人快速处置好,是我唯一的想法”

  2020年2月6日,北京大雪。北医三院第三批援鄂医疗队紧急集合。

  “要不要告诉父母,他们会不会为我担心?”王奔来不及多想,收拾好行李跟上队伍,就成了这批医疗队中年龄最小的医生。到达武汉,王奔才把这件事情告诉父母。

  王奔去过一次武汉,在夜市吃小龙虾、去江边游玩……那时,他看到的武汉是一个繁华多彩的城市。没想到短短几个月,一座城市竟然变得如此陌生。空荡的街道、紧闭的商铺……

  起初,恐惧和担心一直存在。第一次穿上防护服时,王奔一直检查,他害怕有没穿好或暴露在空气中的地方。直到进入武汉同济医院中法新城院区危重症隔离病区,看到急需救治的患者。“我再也没有心思和工夫去害怕,怎么把病人快速处置好,是我唯一的想法。我们不能退缩。”

  当年3月初,武汉的樱花准时绽放了,然而疫情何时才能好转,医疗队何时才能回家,没人知道。此时,王奔已经来武汉一个多月,难免会有一些疲惫和焦虑。

  直到看到新闻报道“习近平总书记专门赴湖北省武汉市考察疫情防控工作”,这让王奔和队友们有了一种“初见日光”的感觉。“我们仿佛吃了一颗定心丸,想写一封信表达90后战“疫”的决心,也可以去鼓励其他年轻人。”

  很快,大家就收到了回信。“新时代的中国青年是好样的,是堪当大任的!”习近平总书记在回信中这样写道。

  收到回信时,已是深夜。结束了一天的支援任务,王奔正准备入睡,接到电话,他睡意全无。“回信的内容字字句句都有力量,这是对90后的肯定,非常骄傲。”王奔心潮澎湃,武汉战“疫”的日子也变得明朗起来。

  和王奔共同写信的是同一批援鄂医疗队的青年医生吴超,他们是好朋友、好兄弟,也是武汉隔离病房里的“战友”。

  据了解,2020年1月26日至4月6日,北医三院先后派出3批共137名援鄂医疗队员,为爱集结、冲锋在前。这是一支年轻专业的队伍,其中党员50多位,90后队员75名。

  王奔和吴超自告奋勇分别担任了临时党支部书记。在武汉的两个多月里,临时党支部党员人数发展到了60多名,这也让王奔更加坚定了当初的选择——“冲锋到前线,青年党员就要起到模范带头作用”。

  90后是靠谱的一代,是面对国家需要能站出来的一代

  “国家此时正需要我们,这是年轻人为国家作出一些贡献的时候”。来武汉之前,王奔一直觉得自己还是一个孩子,他和这个年纪的年轻人一样,读书、升学、找工作,也向父母撒娇、和朋友嬉戏打闹。回想起2003年“非典”时期,王奔的印象也只是空气中弥漫着消毒水味道。

  “如今,当初的孩子长大了,现在换我们来保护国家。”伴随着青年无畏梦想的是掷地有声的担当。每当穿上白大褂,王奔总能强烈地感受到“被需要”,他觉得面对病人,他有责任让患者心安。

  在武汉同济医院中法新城院区危重症新病区,也总能看到一位佝偻着身子进病房的“大白”,他是北大援鄂医疗队中的一员。刚到武汉时,医疗物资非常紧张,这位身高有1.90米的26岁小伙子一直找不到合适的防护服,大家劝他先不要进医院。他说,“那我岂不是白来一趟了?”之后,他每次穿防护服进病房时都要把身子蜷缩起来,直到前线物资慢慢齐全。

  有人说90后是“娇滴滴”的一代,也有人用“躺平”“佛系”去调侃他们的生活,但在王奔看来,90后是靠谱的一代,是面对国家需要能站出来的一代。

  据统计,在4.2万多名驰援湖北的医护人员中,有1.2万多名是90后,其中95后00后占据了很大的比例。当90后褪去“孩子”的称呼,他们成长为可以照顾别人的角色,识大体、顾大局,也敢于在最危险的地方承担着脏活儿、累活儿、苦活儿。

  除了勇敢和责任外,90后的乐观和坚强也在感染着身边所有的人。病人们在防护服上写下专属昵称、称医护人员为可爱的“大白”、病情好转在隔离病房跳广场舞、拍短视频写贺卡……

  王奔的防护服上写着“奔哥”,他说:“在压抑的环境里,年轻人愿意去承担使命和责任,也愿意去创造快乐”。

  为国家全力以赴,作出自己的青春回答

  得到可以离开武汉的消息时,王奔又一次彻夜难眠。此时,武汉新冠肺炎疫情得到了有效地控制,武汉开始陆续解封。

  除了为自己终于可以回家而高兴外,王奔更为武汉的好转而自豪。

  在这场战“疫”中,王奔和众多加入一线的90后看到了一座繁华的城市变成一座“空城”,又参与到把这座城市逐渐恢复正常的工作中,他说:“我们的努力没有白费!”

  在武汉两个多月里,王奔所在的病房前前后后承接了100多名重症患者,并且大部分患者都康复出院,这种成就感延续到了王奔之后的工作中。“投入自己的工作以后,再体会自己医治的病人好转出院,满足感成就感会更强烈。”王奔说。

  2020年8月,王奔和吴超再次回到了武汉。这次,他们成了“信使”,为北京大学医学院送出了第一封“强基计划”录取通知书。在王奔看来,这是一份使命的传递。

  他仿佛看到了几年前的自己:选择学医,治病救人。

  再次回武汉的路上,王奔和吴超的心情是复杂的。他们一路上在对比着,封城时武汉的街景、重燃“烟火气”的街景……“武汉终于回归到车水马龙的正常生活了,我也有一种回家的感觉”,王奔早已把武汉当成了自己的第二故乡。

  王奔一直记得百年前的峥嵘岁月史,无数爱国青年选择走上改变中华民族前途命运的爱国之路。王奔觉得,新时代青年成长在国家迅速发展的时期,享受着国家、长辈的爱护,感激先辈们曾经的牺牲,如今自己有责任担负起这个时代的使命。

  “经过我的诊治,让患者获得好转,那种成就感就是幸福,成为一名好医生就是我想要的人生。”他和千千万万名90后一起站出来,为国家全力以赴,这是他作为一名新时代中国医生作出的青春回答。

  中青报·中青网见习记者 许子威 来源:中国青年报

责任编辑:高秀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