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青年网

新闻

首页 >> 国内 >> 正文

北京冬奥首例航空医疗救援完成,从伤情报告到救治用时不到20分钟

发稿时间:2022-02-11 09:26:00 作者:胡宁 王丽 仰东萍 来源: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讯(通讯员 王丽 仰东萍 中青报·中青网记者胡宁)2月7日,北京冬奥会迎来第3个比赛日,张家口崇礼赛区有单板滑雪、跳台滑雪等项目比赛。赛场上,各国运动员激烈比拼。赛场外,北医三院崇礼院区指挥中心的大屏幕前,北医三院崇礼院区院长敖英芳等冬奥医疗专家组团队成员屏气凝神,关注着现场的一举一动。

  “北医三院崇礼院区,这里是云顶AB区,有运动员受伤,已启动直升机转运……”2月7日上午11时35分,北医三院崇礼院区指挥中心收到北京市红十字会张家口赛区999直升机保障组的接诊指令。

  接到指令,冬奥医疗专家组团队快速响应,立即启动应急救援方案。

  北医三院崇礼院区创伤中心楼顶直升机停机坪护栏第一时间打开,直达急诊抢救室和复合手术室的电梯值班员立刻到位;创伤中心楼里,副院长、运动医学科主任医师杨渝平和急诊科主任申建宇以及手术室、麻醉科等急救团队迅速准备就绪,等待患者被推进抢救室。

  伴随着直升机的轰鸣声,载着伤员的直升机平稳降落在创伤中心楼顶停机坪,等候在停机坪接驳的医务人员迅速与机组人员进行伤员转运交接。伤员被送至抢救室时,虽然没有开放性外伤,但意识不清、呼吸不畅、病情较危重。

  依托5G+智慧医疗院前急诊救治指挥平台,身在指挥中心的冬奥医疗专家组在伤员尚未抵达医院时,通过机载医疗装备(心电监护、移动超声)传回的生命体征指标和影像资料,初步了解伤情。作为急诊急救领域的业务“老兵”,该院副院长郑亚安通过指挥系统,叮嘱杨渝平和申建宇在完善相关检验检查的同时,一定要“注意气道通畅”,并通知复合CT/DSA手术室做好准备。

  敖英芳则在指挥中心会诊大厅带领北京大学第三医院、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北京天坛医院、北京积水潭医院、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北京大学口腔医院、唐山市第二医院、遵义医科大学附属医院特邀专家组启动多发伤会诊机制。

  很快,诊断结果出来了。专家团队给出了个性化治疗方案,伤员住院进行积极治疗后转危为安。

  对于危重伤员抢救,时间就是生命。从伤情报告到雪场转移,再到崇礼院区创伤中心急诊抢救室接受救治,整个过程不到20分钟。院区医务人员与999急救中心空中救援人员密切配合,5分钟内从云顶赛场到崇礼院区楼顶停机坪,经电梯将伤员直接转运至急诊抢救室进行救治。

  短短的几分钟,被医疗团队最大化利用。指挥中心、场馆医疗站、转运直升机实现了实时信息共享和可视化监测。

  作为张家口赛区医疗保障的第一转诊救治定点医院,北医三院崇礼院区承担张家口赛区闭环内、外伤病员救治工作。冬奥会开幕前夕,北医三院崇礼院区就与北京市红十字会急诊抢救中心合作探索院前、院内急救一体化体系建设,提升区域“空地一体化”应急救援能力。

  在“相约北京”系列测试赛期间,双方联合进行的直升机急救演练达到了四次,建立起了院前、院内预警联动系统和智能信息化调动指挥平台,构建了“赛场——医疗站——直升机——定点医院一体化”的冬奥医疗救治体系。通过这些事前的充分准备,才让5分钟从赛场到停机坪、20分钟内从报告伤情到接受救治成为可能。

责任编辑:张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