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青年网

新闻

首页 >> 国内 >> 正文

【续写丝路新篇章】三江源:上下同心共护“中华水塔”

发稿时间:2021-10-20 11:41:00 作者:王文坛 来源: 中国青年网

  中国青年网西宁10月19日电(记者 王文坛)每年向下游输送600多亿立方米的清洁水,黄河总水量的49%来自这里,占全国10个国家公园体制试点总面积(22万平方公里)的56%……没错,这就是“中华水塔”三江源。 

  10月12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在《生物多样性公约》第十五次缔约方大会领导人峰会上宣布:“中国正式设立三江源、大熊猫、东北虎豹、海南热带雨林、武夷山等第一批国家公园。”三江源国家公园位列中国首批。 

  三江源美景如画。樊永涛 摄 

  三江源国家公园的正式设立,是青海省生态文明建设的新答卷。 

  15日,“协同发展向西望 续写丝路新篇章”网络主题宣传活动采访团奔赴青海进行采访。记者走访看到,近年来,青海省牢记党中央嘱托,齐心协力、密切配合,有力有序推动体制试点各项任务,积极探索实践,组织实施了一系列原创性改革,探索出一条国家公园体制创新之路,即“一面旗帜引领、一个部门管理、一种类型整合、一套制度治理、一户一岗管护、一体系统检测、一支执法队伍、一众力量推送、一种精神支撑”九个一的三江源模式。 

  2018年,三江源国家公园体制试点被国务院第五次大督查作为典型经验在全国范围通报表扬。 

  三江源,野生动物的乐园。樊永涛 摄 

  “我们积极探索生态保护和民生改善共赢之路,将生态保护与牧民充分参与、精准脱贫、增收致富相结合,多措并举实施生态保护设施建设、发展生态畜牧业,实现了生态、生活、生产‘三生’共赢的良好局面。”三江源国家公园管理局党委委员、副局长田俊量说,“创新建立‘一户一岗’生态管护机制,1.72万名牧民持证上岗,每个管护员‘一岗多责、一专多能’,形成新型网格化社区。” 

  不仅如此,三江源国家公园管理局还在园区53个行政村成立村级生态保护专业协会,发挥村级社区生态管护主体和前哨作用,促进了减贫事业,推动牧民从生态利用者转变为生态守护者,成为农牧区振兴的政策宣传员、民情调查员、矛盾调解员、生态监测员,保护了生态环境、改善了民生福祉、推动了牧区发展、促进了民族团结、维护了社会稳定。 

  据了解,为守护这片碧水蓝天,先后涌现出一批批感人事迹。其中,“可可西里坚守精神”传颂甚广。 

  “‘可可西里坚守精神’正是三江源守护者的生动写照,谱写了一曲为党尽忠、为国尽责、为民尽心的感人故事!”曾去过三江源的一位科考人员深情地说。 

  今天,这里是人间的乐土。生活在三江源的牧民们沐浴着党的雨露,惬意地生活在青山绿水之间,收入的一半以上来自国家的政策补贴。 

 

  和谐共生。范永涛  摄 

  “如果我们守护不好,就无法把青山绿水留给下一代。那样的话,我们将是历史的罪人。”来自青海省曲麻莱县的一位牧民告诉记者。

  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上下一心共画同心圆,确保中华民族永续发展。正如国家发改委生态成效阶段性综合评估报告显示的那样:三江源区主要保护对象都得到了更好地保护和修复,生态环境质量得以提升,生态功能得以巩固,水源涵养能力不断增强,草地覆盖率、产草量分别比10年前提高了11%、30%以上。藏羚羊数量由上世纪80年代的不足2万只恢复到如今的7万多只,斑头雁数量从不到1000只增加到3000多只,三江源核心区域雪豹频现,各大水域花斑裸鲤等50种高原土著鱼类资源明显恢复。黄河、长江、澜沧江青海段出境水量年均达620亿立方米以上,水质稳定保持在二类以上。 

责任编辑:张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