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青年网

新闻

首页 >> 国内 >> 正文

在天宫之下见证神舟之吻——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行任务发射对接侧记

发稿时间:2021-10-16 15:25:00 来源: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

  10月15日深夜,很多人早已进入梦乡,北京航天城却灯火通明。秋风萧瑟的冷夜里,北京航天飞行控制中心任务大厅的科技人员穿梭来往,他们在迎接一个历史时刻的到来——中国空间站关键技术验证阶段进入收官之战。

  当晚21时许,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开始加电。这是中国空间站第二艘载人飞船发射前的最后时刻,从西北戈壁的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到位居首都的北京航天城,从出征太平洋的远望号测量船,到覆盖全球的天基测控网,一张守护神舟飞船奔赴天宫空间站的密网早已铺开。

  此次任务发射选择在10月16日凌晨,北京航天飞行控制中心主任李剑告诉记者,该时间段的选择是根据飞船的运行轨道、工作条件、核心舱组合体的运行状态、跟踪测控窗口等因素确定的,“为了实现与天和核心舱、天舟二号、天舟三号共同组成的一字型组合体的径向交会对接,发射窗口具有唯一性的特点”。

  (北京航天城发射和对接任务现场。撒亚佳 摄/北京航天飞行控制中心供图)

  22时13分,翟志刚、王亚平、叶光富3名航天员先后进入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舱内,画面上出现了他们身着舱内压力服的身影,表情自然放松。

  进入舱内后,一系列操作有条不紊地进行着,随着30分钟准备、15分钟准备的倒计时,发射时间倏忽而至。

  此时已经是10月16日0点23分,“滴滴滴”的倒计时声音不绝于耳。

  “起飞!”

  从东风的指挥员到北京总调度,起飞时刻的通报在两地的大厅响起,通过话音系统的扩声传遍参加任务的各个点号。

  3分钟后,助推器分离,10分钟后,船箭分离,13分钟后太阳帆板正常展开……

  火箭渐渐融入夜空,大屏幕切换成了仿真图像,整个流程一气呵成。

  作为飞控大厅的通信调度,马忠正却无暇欣赏神箭的英姿和酒泉夜空的壮丽,他的耳机里传来的是图像话音各个岗位的汇报,手上比对的是切换流程,眼睛看的是实际屏幕显示的图像结果,话筒里传出的是自己的决策口令,这是每一次发射任务的常态。

  “硬件和通信岗位需要在任务前检查所有设备的状态,来得早、走得晚、涉及任务多是大家的岗位属性。”北京航天飞行控制中心责任总师王霞说。

  火箭发射582秒后,船箭分离,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进入预定轨道。分离后约25分钟,在北京航天飞行控制中心的控制下,神舟十三号进入自主快速交会对接模式。

  (北京航天城发射和对接任务现场大屏幕。撒亚佳 摄/北京航天飞行控制中心供图)

  紧接着的是6个小时的快速交会对接流程:6次自主变轨、转寻的控制,过中瞄点、飞船俯仰调姿……在一步步按计划实施的程序中神舟十三号向着组合体靠近。

  10月16日6时22分,两者之间的距离只有200米了,14分钟后,组合体的对接机构清晰地在飞船上方19米处出现,现场所有人将见证飞船第一次从径向与天宫对接,全新的视角,也带着全新的挑战。

  北京航天飞行控制中心副主任张跃东告诉记者:“径向对接期间,空间站组合体遮挡和飞船大幅度姿态调整,对中继测控和飞船能源带来较大影响,测控支持模式和飞行程序安排调整变化大,这都增加了地面状态监视判断和应急处置的难度。”

  随着最后的平移靠拢,天宫空间站和神舟十三号缓缓靠近,直至亲密无间,“对解锁锁紧完成”的声音为它们的太空之吻作出见证。

  这时,中国空间站因为神舟十三号的加入呈现出全新的T字构型,天和核心舱、天舟二号、天舟三号和神舟十三号在太空中合为一体,交会对接圆满成功。

  (北京航天城发射和对接任务现场大屏幕。撒亚佳 摄/北京航天飞行控制中心供图)

  北京航天飞行控制中心空间站任务总工程师孙军说:“为确保应急故障及时有效处置,我们仅针对神舟十三号任务设计了400多个故障预案,组合体相关预案高达2500个,最紧急时,15秒内就必须完成发令处置,这不仅是对预案设计的挑战,也是对人员支持能力的巨大考验。”

  当天,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与空间站组合体成功实现自主快速交会对接后,航天员乘组从返回舱进入轨道舱。

  按程序完成各项工作后, 翟志刚开启天和核心舱舱门。

  9时58分,翟志刚、王亚平和叶光富先后进入中国空间站“天和”核心舱。

  飞控大厅里爆发出热烈的掌声。至此,中国空间站迎来了包括女航天员在内的第二个飞行乘组。

  金秋清晨的北京航天城肃穆冷峻,静谧而神秘。未来6个月,这里的科技人员将和天上的3名航天员一起“拥抱”太空,而3名航天员将刷新中国人驻留太空的时长纪录。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北京航天城10月16日电

责任编辑:任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