瞄准新目标 踏上新征程 央企员工热议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重要讲话

发稿时间:2021-07-08 05:22:00 来源:中国青年报

  近日,全国各地央企员工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瞄准了为人民谋幸福的新目标,坚定了开创美好未来的决心。

  肩负乡村振兴使命让群众走上致富路

  “经过全党全国各族人民持续奋斗,我们实现了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在中华大地上全面建成了小康社会,历史性地解决了绝对贫困问题,正在意气风发向着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迈进。”7月1日,当习近平总书记振奋人心的讲话通过电视屏幕在遥远的怒江大峡谷响起时,有着28年党龄的潘卫康难掩内心的激动。

  怒江傈僳族自治州曾是全国“三区三州”深度贫困地区。2020年5月,作为中国交通建设股份有限公司下属公司中国公路车辆机械有限公司的执行董事、党委书记,潘卫康被派到怒江开展扶贫工作,担任怒江州委常委、副州长。

  在他看来,这不仅是国家和时代赋予他的伟大使命,更是自己一生难忘的回忆。2020年年底,怒江州26.96万贫困人口全部达到“两不愁三保障”标准,4个贫困县(市)全部脱贫摘帽。

  “脱贫摘帽不是终点,而是新生活、新奋斗的起点。”眼下,让怒江各族人民走上致富路,过上更好的生活,是潘卫康最大的心愿。针对怒江州目前工业企业少、产业发展能力不足等情况,他打算推进中交绿色香料产业园建设,帮扶怒江发展好基础教育,同时,立足中交基础设施总承包商行业优势,建立怒江建筑产业园,扶持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为群众创造更多就业致富机会。

  对于怒江当地群众劳动技能低、缺乏增收致富渠道的现状,潘卫康希望依托中交各地项目建设和沿海大城市务工的需求资源,与怒江职教中心联合打造中交筑梦工坊,举办建筑技能培训,培育乡村致富能手、乡土人才,让怒江群众,尤其是易地搬迁群众有“一双有技能的手”。同时,组织企业直接到村到组到户对接,建立起高效、长期的劳动力转移体系,让群众真正拥有稳定致富的“铁饭碗”。

  给群众交付一条满意的通信“天路”

  在海拔3600多米的拉萨,中国铁塔股份有限公司西藏自治区分公司通信发展部高级业务经理王涛和同事心心念念的,是给当地群众交付一条满意的通信“天路”。

  今年6月底,D2021次动车组列车从拉萨火车站驶出,沿着奔腾的雅鲁藏布江一路前进,驶向“雪域江南”林芝市。这是西藏境内第一条高铁,王涛和项目团队成员历时5年规划建设了这条高铁的通信网络覆盖工程,确保了高铁开通之日,也是通信畅通之时。

  如今,当“复兴号”在“世界屋脊”上驰骋,列车上的乘客同样能畅游在4G的网络世界里。

  川藏铁路是习近平总书记亲自谋划、亲自部署、亲自推动的世纪性战略工程。拉林铁路位于青藏高原冈底斯山与喜马拉雅山之间的藏东南谷地,全长435公里,是川藏铁路的重要组成部分。

  “做好拉林铁路全线通信网络覆盖工作是西藏通信人,更是西藏铁塔人的光荣使命。”王涛介绍,拉林铁路通信网络覆盖工程90%以上的线路在海拔3000米以上,项目团队在高海拔野外强忍着身体上的不适,进行站址勘查和建设,一干就是两年多。

  达嘎拉隧道是拉林全线最长的隧道,长达17公里,是全线施工难度最大的隧道之一。为按期完成电力电缆、光缆、无线设备的安装,尽早开展联调联测工作,保证通信网络畅通,团队成员每天都要持续高强度工作超过10个小时,遇到铁路封闭施工时,只能通宵达旦赶工期。最终,项目团队在拉林铁路开通前提前完成了41座隧道的通信设施建设、设备调通、无线测试等工作。

  7月1日,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新的征程上,我们必须紧紧依靠人民创造历史,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站稳人民立场,贯彻党的群众路线,尊重人民首创精神,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着力解决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和人民群众急难愁盼问题,推动人的全面发展、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取得更为明显的实质性进展。

  王涛知道,作为央企的一名党员,保障这条“天路”的网络稳定,就是在为群众解决急难愁盼问题。拉林路段的网络覆盖工程结束后,这群西藏铁塔人要向森林更茂密的无人区深入,他们的最终目标是要在川藏铁路沿线,建成一条隐形的“信息高速路”。“我们将继续发扬‘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忍耐、特别能团结、特别能奉献’的老西藏精神,敢于斗争,善于斗争,逢山开道、遇水架桥,勇于战胜一切风险挑战。”王涛说。

  为煤炭行业规划好“双碳”目标蓝图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过去一百年,中国共产党向人民、向历史交出了一份优异的答卷。现在,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又踏上了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新的赶考之路。

  而对于煤炭工业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煤炭规划院”)党总支书记、执行董事欧凯来说,摆在他们面前的是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赶考之路。

  作为中国煤炭科工集团有限公司的二级子公司,煤炭规划院是一家具有近70年历史的能源领域咨询机构。过去几十年里,这家规划院围绕我国煤炭的开采、设计、利用等全周期开展相关设计规划。去年,当我国提出二氧化碳的碳排放力争于2030年前达到峰值,努力争取到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的目标后,规划院的工作重心也发生了重大转变。

  去年10月以来,煤炭规划院组建了由院士、大师领衔,业内知名专家、博士为课题负责人的研究团队,在煤炭行业率先开展了“碳达峰、碳中和”系列研究,并成立了低碳发展研究中心,为政府部门提供决策支持。同时,也为煤炭企业提供“3060”背景下的解决方案。

  建设生态文明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大计,实现“3060”目标对于煤炭行业来说,既充满挑战也是一次重大机遇。对整个煤炭行业来说,如何正确理解“双碳”目标的实施,系统理解碳减排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如何制定正确的碳减排路径,都需要规划院在顶层上给出专业指导,为煤炭行业顺利实现双碳目标作好服务支撑。

  向着“3060”目标前进,欧凯的工作强度加大了,但他的使命感和责任感更强了,“过去一直肩负着推动煤炭科学发展、引领煤炭领域科学技术进步的责任,现在要以更强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把低碳领域的研究工作开展得更有价值。”欧凯知道,要做好这项工作,规划院全体成员要不断探索学习研究。面对人才方面的挑战,要克服重重困难,才能开创美好未来。

  下一步,煤炭规划院计划深入开展“碳达峰、碳中和”研究,将研究成果纳入国家能源局《煤炭工业发展“十四五”规划》中,为煤炭行业转型升级、高质量发展贡献智慧和力量。

  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宁迪 来源:中国青年报 ( 2021年07月08日 02 版)

责任编辑:hz