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一勋章”获得者|瞿独伊:她在开国大典上用俄语播报新中国成立
发稿时间:2021-06-29 14:28:00 作者:陈慧琦 来源:中国青年报客户端
实习生 陈慧琦
如今,百岁老人瞿独伊在唱起俄语版《国际歌》时,眼里依旧闪着光。
1935年的那个夏天,正是唱着这首歌,她的“好爸爸”瞿秋白英勇就义。彼时14岁的少女独在异乡痛哭到晕倒。
“儒雅的书生和壮烈的革命者,哪一个是我的父亲。”很多年后,这个问题依旧萦绕在瞿独伊的心间。回想起少儿时代,父亲的风度翩翩和无微不至的爱造就了美好的家庭生活。但是,这样的父亲却不仅是属于这个家庭的。对共产主义事业,父亲的炽热之心也在潜移默化影响着她。那时,她还不知道,自己将要面对的,是一整个风雨飘摇的时代在身前铺陈开来,淬炼着她的真心。
1941年,20岁的瞿独伊随母回国时,被新疆军阀盛世才扣押囚禁。当时,她“住在一个阴暗潮湿的破庙里,馒头是被有意掺了沙子的,吃的菜没有油,每天两餐清水白菜汤”。在监狱的四年里,她旁听共产党的组织生活,目睹身边人的牺牲,自己也被国民党拷问了两次。瞿独伊愤怒地回答反动派说:“我决不会单独出狱,决不会为你们工作,我们无罪!你们必须把我们全体无罪释放,并把我们送回延安!”1946年,中共中央把他们救出来送到延安。
这样艰苦的青年岁月让她“懂得了更多的革命道理”,塑造了一颗饱含信仰的真心。1946年出狱后,她便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1949年10月1日,毛泽东同志在北京天安门城楼上宣布,“中央人民政府成立了”。作为俄语播音员,瞿独伊在天安门城楼用俄语向全世界播出了毛泽东的讲话。
不久,瞿独伊便再次远赴苏联。而这次启程,则是承担着对党和国家的责任,筹建新华社莫斯科分社。那时,面对资源短缺的条件,瞿独伊和丈夫李何扛起重任,身兼数职,工作起来事无巨细、任劳任怨,每天只能睡四五个小时。他们还多次担任周总理和中国访苏代表团的翻译。两人还主动提出降低薪资,在国外发表文章所得的稿费,大多都作为党费上交。在他们回国之时,新华社莫斯科分社已初具规模。
2021年,时值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瞿独伊获颁党内最高荣誉“七一勋章”。回首百年,历史的飘摇尘埃落定,中华民族正向着光明扬帆远航,而这颗穿梭百年的真心,终将一如以往,代代相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