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青年网

新闻

首页 >> 国内 >> 正文

新青年站上接力起跑线

发稿时间:2021-06-21 06:01:00 作者:樊未晨 叶雨婷 杨洁 来源: 中国青年报

  6月18日下午,北京大学百周年纪念讲堂,刚刚从发射现场赶来的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副总设计师、“航天英雄”杨利伟为青年讲述航天精神、中国精神。6月17日,神舟十二号飞船把3名中国航天员送到了中国自己的空间站。当日,“把青春华章写在祖国大地上”网络主题宣传和互动引导活动在北京大学启动,活动旨在积极引导广大青年担负历史使命,坚定前进信心。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李峥苨/摄

  ——————————

  6月17日,3名中国航天员乘坐神舟十二号载人飞船,首次进入了中国自己的空间站。

  那一刻,全国人民心潮澎湃。

  发射成功的第二天,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副总设计师、“航天英雄”杨利伟便从发射地,赶到了“把青春华章写在祖国大地上”网络主题宣传和互动引导活动的启动仪式现场——北京大学。该活动由中央网信办、教育部、共青团中央、北京大学主办,中央网信办网络传播局、教育部社科司、中国青年报社承办,中国青年网、新浪微博协办。

  杨利伟与现场的年轻人分享了航天人背后的故事。

  2005年,神舟六号发射前,航天员聂海胜回家看望母亲。当时,老人家因为脑出血瘫痪在床,无法说话。聂海胜的弟弟说:“哥哥,你放心地去飞吧。我们两个人,一个尽忠,一个尽孝。”

  时间到了2008年,执行神舟七号任务时,航天员刘伯明的母亲去世了。家人怕影响他的训练,对他隐瞒了这个消息。

  听到这些,现场的年轻学子无不为之动容。

  “在国旗下宣誓的那一刻,我们就知道自己选择的不仅仅是一个职业,更多的是一份责任。”杨利伟说。

  2003年,杨利伟搭乘神舟五号进入太空。在束缚带解开的第一时间,他冲到了舷窗旁俯瞰外面,那是人类赖以生存了1万多年的美丽家园。“在那一刻,我感受到了作为中国人的无比骄傲和自豪,体会到了此番经历带来的快乐。”

  而当杨利伟第一次能够把手套摘下来用笔写字的时候,他在工作日志的背面写上了这样一句话——“为了人类的和平与进步,中国人来到太空了!”

  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攻关、特别能奉献的载人航天精神就是一本生动的思政课教材。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付丽莎记得,一次,学校邀请载人航天工程首任总设计师王永志、神舟飞船首任总设计师戚发轫作讲座。一位学生采访完戚发轫后,在随笔里这样写道:当这样一位满头白发的老人把自己的青春岁月娓娓道来时,我突然觉得原来他也曾经和我们一样青春正当年,而正是因为他把自己的青春和国家命运结合起来,才收获了无悔的人生。

  “我想,这就是我们思政课的意义所在:是播下一颗又一颗梦想的种子,期待有朝一日,这些梦想开花结果,继续照亮中国航天的璀璨星空。”付丽莎说。

  就是在这样的传承中,更多的年轻人在航天精神的激励下长大,也愿意把自己的未来交付给航天梦想。

  正如杨利伟所说,下一个百年,会有更多青年人一起去仰望星空,逐梦问天。“希望未来你们比我飞得更高更远。”杨利伟说。

  习近平总书记曾经说:“‘大思政课’我们要善用之,一定要跟现实结合起来。上思政课不能拿着文件宣读,没有生命、干巴巴的。”

  亿万中国人已经书写和正在书写的时代篇章就是鲜活的思政课素材。

  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离不开一代代中国青年的奋勇接力,当接力棒传递到新一代青年手中时,他们接得很牢靠。

  10年前刚刚进入北京大学的90后新青年宋玺有很多闪亮的标签:校园歌手、电台主播……

  但是面对丰富多彩的“小日子”,宋玺却并不快乐,她想要寻找更有分量的“价值和意义”。

  于是,她选择了入伍。

  经过了新兵连的淬炼和陆战队的打磨后,那些成长路上曾经的迷雾悄然散去,宋玺的视野前变得所未有的清晰。2016年,她成了一名女陆战队员,并且随中国海军编队赴亚丁湾执行护航任务。

  一次护航途中,一艘图瓦卢籍货船被海盗袭击,附近海域有5国军舰,但只有中国海军“玉林舰”第一时间冲上去,解救了19名船员。当他们披着五星红旗对中国海军高声道谢时,宋玺和战友们非常激动和振奋。

  退役返校后,作为海军的宣传员、学生们的兼职辅导员,宋玺登上了学校的思政课讲台。她坦言了自己训练时的伤痛,更推崇保家卫国时的那一份光荣。

  一种从宋玺内心焕发出来的力量在向外传递。

  几年前,曾经因为一篇《感谢贫穷》而看哭无数人的北大女孩王心仪,正是在听了宋玺的讲述后,立下了参军的志向。

  现在,王心仪已经是一名光荣的海军战士。“跳出渺小的个人来看,会发现一个更广阔的舞台。”王心仪说。

  人到底应该有怎样的志向,才能够不负青春?志存高远,青春岁月就不会像无舵之舟漂泊不定。

  宋玺入伍的2015年,全国有80万大学生报名参军。2020年,这个数字变成了120万。

  同时,“到基层去,到西部去,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也成了越来越多年轻人的选择。据教育部的数据显示,近3年来,全国高校毕业生到地市级及以下就业的比例约为70%,到中西部就业比例约60%。

  后浪滚滚,每一滴水,都倒映着家国情怀、责任担当。

  “70后、80后、90后、00后,他们走出去看世界之前,中国已经可以平视这个世界了,也不像我们当年那么‘土’了……”今年两会,习近平总书记看望参加全国政协会议的医药卫生界教育界委员时这样说。

  如何把“平视世界的一代”身上的那份自信转变为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

  2018级硕士研究生宋玺即将毕业,她的选择是当一名大学辅导员。

  一朵云推动着另一朵云,红色基因正在一代又一代中国青年中接续,越来越多的年轻人找到了自己心中的天空,再去陪伴更多的云,乘上属于他们的风!

  宋玺、王心仪以及更多像他们一样的年轻人,活出了中国青年真正的模样。

  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樊未晨 叶雨婷 见习记者 杨洁 来源:中国青年报

责任编辑:高秀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