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青年网

新闻

首页 >> 国内 >> 正文

燕赵荣光|再访塞罕坝机械林场:红色沃土孕育绿色奇迹

发稿时间:2021-06-07 21:08:00 来源: 河北新闻网

  红色沃土孕育绿色奇迹

  ——再访塞罕坝机械林场

  6月初,位于河北最北端的塞罕坝机械林场,绿意萌发。登上林场二道河口前梁上的“镇沙亭”,北望不过两公里,便是浑善达克沙地南缘。沙借风势,风助沙威,向南席卷而来的风沙,刚一冲锋,便在茫茫林海前偃旗息鼓。

  这场风沙阻击战,已鏖战59个春秋。59年来,一代代建设者,听从党的召唤,不畏艰难困苦,在“黄沙遮天日、飞鸟无栖树”的茫茫荒原营造出世界上面积最大的人工林海,铸就了“牢记使命、艰苦创业、绿色发展”的塞罕坝精神。

  岂曰无碑,山河为证;岂曰无声,林海即名。记者再上塞罕坝,穿行在茫茫林海,老一代建设者筚路蓝缕、爬冰卧雪、可歌可泣的奋斗故事仍在回荡,新一代建设者不忘初心、矢志不渝、绿色发展的奋进战鼓响彻林间。

  59年来,塞罕坝人用忠诚和执着凝结出塞罕坝精神,创造了“沙地变绿洲,荒原变林海”的人间奇迹,图为塞罕坝林海。河北日报记者田明摄

  红色血脉奔涌绿色林海

  二道河口营林区一处被密林包围、坡度近45度、面积约100平方米的沙丘上,胸佩党徽的塞罕坝机械林场三道河口分场副场长邵和林正组织党员突击队向最后一块沙地发起总攻。

  “今年我们将完成沙地攻坚造林600亩。”邵和林手捂被风沙吹裂的嘴唇说,沙地造林全靠老天下雨,之前采用裸根苗,造林保存率一直很低。“塞罕坝人有个传统,困难面前不低头。经过从失败中总结经验,采用反坡整地、培育樟子松容器苗等技术手段,沙地造林平均保存率已提高到95%以上。”

  走进塞罕坝展览馆,一张建场初期的示意图直观描绘了当时恶化的生态:沙地距离北京直线距离只有180公里,平均海拔1000多米,而北京平均海拔仅40多米。有人比喻:相当于站在屋顶向院里扬沙子。

  1962年,一支来自全国18个省区市、平均年龄不到24岁的369人队伍,响应党的号召,齐聚荒原坝上,拉开塞罕坝机械林场建设的帷幕。

  创业艰辛,第一年造林千亩,成活率不到5%;第二年再造1240亩,成活率不到8%。两次造林失败,一度让这支年轻的队伍情绪低沉。

  “在林场生死存亡之际,第一任党委书记王尚海和刘文仕、张启恩、王福明等场领导,都把家属从北京、承德、围场搬迁到坝上,党员干部用实际行动表达了‘不绿塞罕终不还’的决心,发挥了稳住军心的主心骨作用。”林场党委书记安长明说,大家顶风冒雪、夜以继日,反复试验改进机械,一块地一块地调查,一棵苗一棵苗分析。

  1964年春,全场党员干部职工齐聚马蹄坑挥汗如雨,饿了就着雪水啃冰冷窝头,大干三天,造林516亩,成活率达到96.6%,开创了国内机械种植针叶林的先河。

  如果说眼里的塞罕坝是绿色的,精神里的塞罕坝则是红色的。

  一条腿粉碎性骨折的老场长张启恩,躺在病床上、点着油灯,写出了中国第一部《高寒沙地造林》专著;老书记王尚海弥留之际,指着林海方向,艰难说出最后三个字:“塞……罕……坝……”,遵从遗愿,他的骨灰被撒在马蹄坑,伴他长眠的松林被命名为“王尚海纪念林”;2005年,50岁的党员王凤明在营救一名水井遇险工人时,不幸以身殉职……

  “塞罕坝人的这份笃定与坚守源于对党和人民的绝对忠诚。”安长明说,为了践行这份信念,老一代建设者坚持“先治坡、后治窝,先生产、后生活”,由于长期生活在极端恶劣的环境中,塞罕坝第一代职工平均寿命仅52岁。

  为了这片绿水青山,半个多世纪来,几代塞罕坝人植绿不息,有的因公殉职,有的终身残疾,献了青春献终身,献了终身献子孙。他们用忠诚和执着凝结出塞罕坝精神,创造了“沙地变绿洲,荒原变林海”的人间奇迹。

  59年来,塞罕坝人用忠诚和执着凝结出塞罕坝精神,创造了“沙地变绿洲,荒原变林海”的人间奇迹,图为塞罕坝林海。河北日报记者田明摄

  赓续传承守卫林海无恙

  在林场,病虫害防治是天大事。“一定将树根周围的腐殖层挖开,详细记录幼虫数量。虫害调查数据是否精确,事关防治效果。”连日来,50岁的周福成每天都会骑着摩托车,带着90后侯洪博钻林子、爬山梁,面授病害调查注意事项。

  两年前,侯洪博第一次外出作业,踩着齐膝深的雪爬上山时,手脚冰凉,脸如刀割。“当时,我的心凉了半截,犹豫着真要在苦寒之地待下去吗?”

  几天后,侯洪博摇摆的心定了下来。“党员干部、老职工和我同吃同劳动,讲了老一代务林人感人的故事,我还去了展览馆。相比过去,现在的工作生活条件已是天壤之别。扎根这片火热的林海,我觉得自己很幸运。”侯洪博说,不久前他已向组织递交了入党申请书。

  大雪压青松,青松挺且直。如同塞罕坝上每棵树,每个塞罕坝人都在挑战自我、战胜自我、充实自我中,赓续传承、不断丰富着一部改善生态的兴林史。

  59年间,塞罕坝曾发生两次天灾:1977年,罕见的“雪凇”灾害,57万亩林木一夜之间被压弯折断,15年的劳动成果损失过半;1980年,遭遇百年不遇的大旱,12.6万亩树木枯死。看着用心血汗水浇灌的林木毁于一旦,塞罕坝人擦干眼泪,从头再来。

  瞭望员陈锐军、初景梅夫妇的故事,曾让无数人落泪。上世纪80年代起,随着大规模机械造林结束,幼木成林,防火成为重中之重。为了及时发现火情,林场在9处远离人烟的山顶修建望火楼,派驻瞭望员。

  陈锐军、初景梅夫妇主动请缨,前往海拔1940米的亮兵台望火楼值守。“当时,没水、没电、没路。吃的窝头咸菜,夏天喝几公里外的沟膛水,冬天是雪水。”瞭望员刘军说,老陈的儿子六岁之前,一直待在山上,由于营养不良,两岁多还没出乳牙,由于远离人群,8岁时还不能与人流利交流。“有次下雨去老陈家,由于长期在山上工作,关节炎、风湿病疼得他躺在床上浑身抽搐。他去世时才54岁。”

  老陈下山后,刘军和妻子齐淑艳来到亮兵台望火楼,一守便是15年。“老陈把林子当成命根子,这份担子我要接着挑下去。”刘军说,如今的望火楼平房变楼房,通水、通电、通网、通暖,还安装了视频、红外监控设备。“尽管有了高科技,但永远离不开人。”

  在塞罕坝人眼里,每棵树都是他们的孩子。为防止几代人心血付之一炬,每到防火紧要期,全场党员领导干部都带头深入基层一线,开展全员防火,沿路巡逻、路口坚守,确保了建场以来一直保持零火灾纪录。

  59年来,塞罕坝人用忠诚和执着凝结出塞罕坝精神,创造了“沙地变绿洲,荒原变林海”的人间奇迹,图为塞罕坝林海。河北日报记者田明摄

  让生态文明旗帜高高飘扬

  走进“王尚海纪念林”,一棵棵30多米的落叶松高耸挺拔,林下草灌葱郁,一幅自然和谐的生态画面。

  “人工造林树种单一,极易形成病虫害。”林业科科长李永东说,近年来,林场通过间伐、抚育等手段,让其他树种穿插落户,逐渐把林子培育成混交、异龄、复层林。“林子更通透了,松鼠、啄木鸟等野生动物成了常客,它们携来的稠李、野蔷薇等种子生根发芽,近自然模式让森林体质更强壮。”

  绿色发展方式的养成伴随着转型的阵痛。“以前,塞罕坝人只有朴素简单的生态意识,认为种好树、管好树,为国家提供更多木材,就完成任务了。”塞罕坝机械林场场长陈智卿说,1996年,林场大部分林分进入经济成熟期或主伐期,木材生产成为林场支柱产业,到2000年,一度占总收入的90%以上。“近年来,塞罕坝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自觉践行新发展理念,全面推行改革和发展,实现了造林保护与生态利用的有机结合。”

  尤其从2012年开始,塞罕坝大幅压缩木材采伐量,木材产业收入占总收入比重骤降到40%以下。

  据调查统计,“十三五”期间塞罕坝林木蓄积年生长量约为54万立方米,为保障森林资源总量持续健康增长,塞罕坝人将年消耗量调减至9.4万立方米,并逐年递减。

  资源消耗做减法,绿色产业做加法。数据显示,从1962年至2020年底,塞罕坝森林面积由24万亩增加到115万亩,森林覆盖率从18%提高到82%。林木总蓄积量由33万立方米增加到1036万立方米。

  在塞罕坝森林、草原、湿地等多种生态系统中,有陆生野生脊椎动物261种、鱼类32种、昆虫660种、大型真菌179种、植物625种,其中国家重点保护动物47种、国家重点保护植物9种。

  塞罕坝的无霜期由52天增加到64天,年均大风天数由83天减少到53天。上世纪50年代,北京年平均沙尘天数为56.2天,近年,北京春季沙尘天数减少七成多。

  盛世兴林,泽被后世。近年来,塞罕坝机械林场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发展理念,依托百万亩森林资源,积极发展绿化苗木、森林旅游等绿色生态产业。带动周边地区发展生态苗木基地4400多亩,苗木总价值达7亿多元,4500多贫困人口受益,人均年收入增加5000余元。大规模营造林活动,为当地提供大量就业岗位,带动周边地区乡村旅游、养殖业、山野物资、手工艺品、交通运输等相关产业的发展,每年可增加群众收入6亿多元。

  “有‘两山’理论的指引和武装,塞罕坝的绿色会更浓。”安长明说,为更好地发挥生态文明建设生动范例的示范引领作用,林场已踏上“二次创业”新征程,力争经过10年的建设发展,实现生态功能显著提升、生活条件明显改善、管理机制全面创新、绿色产业健康发展、生态成果区域共享,生态保护、绿色发展和民生改善良性循环的目标。 (河北日报记者 陈宝云)

责任编辑:席聪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