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青年网

新闻

首页 >> 国内 >> 正文

百年越音传新韵

发稿时间:2021-04-19 05:40:00 作者:董碧水 胡宁 来源: 中国青年报

  春日里,浙江嵊州市境内的剡溪清洌可鉴,岸边一派田园风光,上三高速、杭绍台高速、甬金高速公路在这里交汇。

  “千年剡溪唐诗路,百年越剧诞生地。”嵊州是中国越剧的起源地。越剧的前身,是流传于嵊州农村的“落地唱书”。1906年,唱书艺人在甘霖镇东王村香火堂前用门板铺在稻桶上搭成一个简易戏台,为村民上演《十件头》和《双金花》,把“落地唱书”搬上舞台。自此,先后经历了田头歌唱、沿门唱书、落地唱书发展而来的这一新戏曲,从剡溪起航,沿曹娥江,经钱塘江,闯进“十里洋场”的上海,创造出中国戏曲史上的传奇。

  作为嵊州的“金名片”,嵊州市委市政府一直重视越剧的传承和创新发展,在加强越剧原生地保护、为越剧流传和繁荣提供坚强保障的同时,以文旅融合发展新思路、新模式和新载体,把嵊州打造成为全国越剧传承发展示范区。

  距今已有600多年历史的施家岙村是中国女子越剧诞生地,村里至今保留着一批具有地方特色的明清建筑。

  在施家岙村,男女老少几乎都会唱越剧,越剧文化是村里旅游经济的最大招牌。近年来,村里充分利用古村落、古戏台、越剧人、剡溪水、田园味等原生态乡土资源,整修绳武堂古戏台、改造老台门,打造“八卦台门”早期女子越剧博物馆、组建娘家戏班,建设青砖黛瓦的原生态江南古村。

  “枕边山水近,戏里日月长。”与施家岙村一路之隔的“越剧小镇”是目前国内唯一一个以地方戏曲剧种命名的特色小镇。长袖飞舞徜徉于剡溪之间,在绿水青山间移步换景,让人零距离感受越剧之美。

  作为一个以戏剧和山水为核心的文旅融合地区,越剧小镇依托深厚传统文化和地域文脉基因,每年吸引着数十万名戏迷观众,为游客和戏剧爱好者提供山水田园中的戏剧体验。

  在推进越剧传承发展中,嵊州全面实施“全域化保护、立体化培育、活态化传承”。越剧艺术传承保护中心、越剧博物馆、嵊州越剧艺术学校、中国越剧戏迷网、嵊州·中国民间越剧节、各个村落的民间剧团和戏迷文化,以及随处可见的越剧文化元素,成为嵊州越剧传承的独特风景。

  山青水绿、田园清幽,流淌千年的剡溪依然清澈。从一个唱腔到多个流派,从传统演绎到现代越剧……百年前从田间地头起步的越剧,如今已是全国第二大剧种。

  目前活跃在全国各地的嵊州民营越剧团已有100多个,从业人员超过1万人,年均演出3万场,实现演艺收入近两亿元。嵊州先后投入1000多万元加强创作。在全球布点建设的“爱越小站”,运用“越剧+互联网”创办的中国越剧戏迷网,凝聚着越来越多年轻的越剧爱好者,也让百年越音的受众面越来越广。

  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董碧水 胡宁 来源:中国青年报 ( 2021年04月19日 01 版)

责任编辑:席聪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