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青年网

新闻

首页 >> 国内 >> 正文

自贸试验区“扩圈”,上海再腾飞

发稿时间:2021-04-16 05:40:00 作者:王烨捷 来源: 中国青年报

制图:张玉佳

  2018年8月29日,位于上海浦东的外高桥保税区附近,车辆从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的拱门下经过。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陈剑/摄

  从28.78平方公里到240平方公里,起步于上海的自贸区,增长的不只是面积,这块制度创新的试验田,已成为上海再次腾飞的动力源。

  ---------------

  2013年9月29日,国务院批准印发《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总体方案》(1.0版),颁布了全国首张外商投资负面清单。这一天,中国第一个自由贸易试验区——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以下简称“上海自贸试验区”)挂牌成立,面积28.78平方公里。

  这一年,上海自贸试验区成为中国全年的热词。很多地方政府来问,怎么操作、到底给什么优惠;很多企业来问,有什么税收优待;很多老百姓来问,有没有免税商店可以买东西。上海当时给出的答案是——自贸试验区以制度创新为主要目的,力争探索一些在全国可复制、可推广的改革措施。

  很多人当时有些“蒙圈”。8年后的2021年,全国相继已有21个省市开办了自贸试验区。在投资管理制度、贸易监管制度、金融制度和政府职能转变等4个方面,有300多项制度创新成果在全国推广。3版总体方案之后,上海自贸试验区从28.78平方公里的一个片区扩大到7个片区共计约240平方公里。

  自贸试验区来了,中外企业不论大小,都开始用脚“投票”。

  “负面清单”短一些,再短一些

  “负面清单”从上海自贸试验区成立后成为中国的“热词”。2013年时,全国各家媒体都用大量篇幅向公众解释,何为“负面清单”。这种在外商投资领域被国际上广泛采用的管理模式,对中国人而言,还是一个陌生的词汇——“负面清单管理模式”是指政府规定哪些经济领域不开放,除了清单上的禁区,其他行业、领域和经济活动都许可。

  最早拿出“负面清单”的,是上海自贸试验区。第一版负面清单有190项。这张清单发布伊始,还有学界人士认为“过长”。但“谨慎开放”,并不代表后续不会加快开放。尤其是对上海这座改革创新的先行城市而言。

  一年后,时任上海市副市长、上海自贸试验区管委会主任艾宝俊宣布,新版清单内容缩减至139条,调整率达26.8%。

  让“负面清单”短些,再短些,一直是自贸试验区在投资管理制度领域的一项重要工作。“负面清单”哪怕只是减少一条,外商在自贸试验区投资的机会都会成倍地增加。

  爱尔兰人Simon McArdle是最早一拨对上海自贸试验区改革产生浓厚兴趣的“老外”。他拥有国际通行的飞机驾驶员培训执照。来中国之前,他通过互联网查询得知中国在“低空飞行器”领域放开政策,很多有钱人都购买了私人飞机并聘请私人飞机驾驶员。看准其中市场的他,有意在上海自贸试验区注册一家私人飞机驾驶员的培训机构。

  他得到了令人振奋的答复,自贸试验区的工作人员告诉他“这不在‘负面清单’明令禁止的范围,可以做。”2013年9月公布的上海自贸区负面清单规定,“经营性教育培训机构、职业技能培训机构,能以中外合资的方式开展”。

  2019年,上海自贸试验区的负面清单已经从190条“瘦身”到45条。在所有涉企审批事项“单窗通办”的改革中,327项涉企事项实现全覆盖,52.9%的企业不见面审批,47.1%的企业只跑一次,实际办理时间压缩85%。

  “负面清单”逐步“瘦身”后,上海自贸试验区又开始探索准入后的监管。一种新的监管架构已大致形成——包括安全审查制度、反垄断审查制度、健全社会信用体系、建立企业年度报告公示和经营异常名录制度、健全信息共享和综合执法制度等6项制度。

  政府改革自己,企业蜂拥而至

  那时,很多人一提到吸引投资,首先想到的是土地税收优惠政策,离开了这两样,自贸试验区还有什么优势?一开始,对于自贸试验区主打的“制度创新”,很多人并不看好。

  但上海自贸试验区让大家切实看到了制度创新的红利。它用了五六年时间,把贸易便利化改革对企业的“吸引力”诠释得一清二楚。截至2019年,上海自贸试验区完成进出口总值1.48万亿元,占上海全市比重的43.6%。自贸试验区累计新设立企业6.5万户,新设企业数量是前20年同一区域企业数的1.8倍。新设外资企业达到1.2万户,累计实到外资328.66亿元,2019年全年实到外资占全市的41.8%。自贸试验区企业活力明显增强。

  以前,一家国际化妆品公司从国外引入中国一款新上市的产品,需要拉着箱子来来回回在北京和上海之间跑上小半年。而从2016年起,位于浦东的上海自贸区推行非特殊用途化妆品由审批改备案制之后,一款新品只需要三五个工作日就能落地浦东,实现与国际市场发售的“零时差”。

  美国马里兰大学金融专业硕士黄芊芊毕业后参加了普华永道在中国打造的You Plus国际商务培训项目特训计划——通过12个月的课堂教育和工作实践,助力0-5年工作经验的职场新人进入企业。

  这家老牌会计师事务所之所以能在中国办学校,得益于上海自贸试验区“证照分离”改革的政策红利。

  “照”指工商和市场监管部门颁发的营业执照,“证”则是指相关行业主管部门颁发的经营许可证。此前很长一段时间内,我国实行的是“先证后照”的管理模式。2015年,上海自贸试验区在全国率先试点“先照后证”——企业只要获发工商和市场监管部门营业执照,就可以从事一般的生产经营活动,当这家企业想从事需要许可的生产经营活动时,再到相关审批部门办理许可手续即可。

  普华永道创办的这所“学校”从2017年拿到牌照后即开始招生,成为中国首家外商投资的专业教育培训机构。

  2015年12月22日,国务院批复同意《上海市开展“证照分离”改革试点总体方案》,在浦东新区先行先试,破解企业“办证难”问题,把该放的权力放给市场和社会。这项改革试点是率先推进政府治理能力现代化的突破口和先手棋。试点涉及116项行政审批事项,改革含金量大,难度也大。

  2017年9月,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在全国其他10个自贸试验区和具备条件的国家级自主创新示范区等近400个地区,复制推广浦东新区“证照分离”改革试点经验。

  临港入局,自贸新片区“扩圈”突围

  到2019年,企业喜爱的“单窗通办”改革,已经惠及上海浦东的所有市民。浦东市民事项实现100%“单窗通办”,市民事项长三角“一网通办”线下专窗100%全覆盖。

  这时,自贸区再向哪个方向挺进,又成为公众关注的热点话题。2019年8月20日,经过前期诸多“猜想”,上海自贸试验区新片区最终揭开面纱——新片区将主要设在上海临港地区。临港位于东海边,距离上海市中心人民广场有超过70公里的路程。但近年来,这片区域正成为上海青年人选择的“未来之城”。

  人民银行上海总部在临港新片区宣布成立一个月后,发布了支持临港新片区建设的相关措施。其中包括鼓励金融机构加大对新片区内重点产业的支持力度,按照市场化原则提供包括长期信贷支持在内的各类资金支持;支持金融机构和大型科技型企业在新片区内设立金融科技公司,探索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区块链等新技术在金融领域应用的正确方法和路径等。

  与原上海自贸试验区相比,临港新片区不仅直接适用自贸区各项开放创新措施,而且拥有其独特的功能定位、政策优势和制度创新。新片区致力于实现投资、贸易、资金、运输和人员从业五大方面的自由化,重视跨境数据流动和保护,试点诸多税收优惠政策。

  臻格生物创始人陈建新就看中了临港。这里有地,方便建厂施展拳脚;这里靠海,有生物医药产业集群;这里临近机场,交通方便。

  上海自贸试验区发展至今,企业家的目光开始逐步向土地转移。以自贸试验区2.0版本中纳入的上海张江高科技园区为例,这里被誉为“中国硅谷”,全国每3个上市新药中就有一款来自张江研发。但这里的一些初创企业做到一定规模就面临一个关键的问题——没地。

  去年9月,臻格生物所在的临港新片区“生命蓝湾生物医药特色产业园”开园。这里正在打造一个医药研发、制药产业与医疗服务共存的产业链“朋友圈”。从陈建新的办公室下楼步行两分钟,就能到合作伙伴君实生物的临港工厂,“做生意很方便。”

  “当年开工、当年竣工、当年投产”的“特斯拉速度”,是上海营商环境的金字招牌之一。2019年1月初,特斯拉上海超级工厂在临港正式开工建设;到当年11月初,特斯拉上海工厂就进入试生产状态,并开放在线预订;20天后,首批国产特斯拉Model3汽车便进入了全国门店。仅用约11个月时间,特斯拉就跑出了惊人的“上海速度”。

  临港新片区成立后,上海决定把“特斯拉速度”用制度固定下来,惠及更多企业。2020年8月,上海出台《关于进一步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加快推进重大项目建设的若干措施》,从准入立项、用地管理、规划许可、开工手续、竣工验收和服务效能等6个方面,提出23项改革措施,让“特斯拉速度”成为常态。

  来自上海市经信委的数据显示,2020年在新冠肺炎疫情影响下,上海全市工业投资同比增长15.0%,制造业同比增速达20.1%,连续10个季度两位数以上增长。其中,百亿级重大产业项目投资贡献度占到了1/3。

  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王烨捷 来源:中国青年报 

责任编辑:高秀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