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青年网

新闻

首页 >> 国内 >> 正文

91岁“老支前”王克昌大年初一带村民祭扫英烈持续77年

发稿时间:2021-04-15 00:00:00 作者:邢婷 席聪聪 来源: 中青报

  “总书记说‘请你批评指正’时的表情,俺现在还记得。”时隔8年,如今已91岁高龄的王克昌仍清晰记得2013年11月25日习近平总书记前来家中看望的一幕幕。

  这一天,习近平总书记来到山东省临沂市临沭县曹庄镇朱村“老支前”王克昌家看望。

  王克昌回忆,总书记一直亲切地拉着自己的手拉家常,详细询问了新农合政策、养老情况以及自己的支前经历。总书记说,我们这一代、下一代都要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向前,让老区人民生活得更幸福。

  8年过去了,王克昌家中陈设并没有多大的变化,唯一不同的是,在堂屋三处不同位置挂上了与总书记合影的照片。

  这位身体依旧硬朗、好客健谈的老人身上浓缩着共和国一段珍贵的历史,而背后则是120多万沂蒙老区人民拥军支前的壮举。

  1948年,年仅18岁的王克昌成为一名支前民兵,抬担架、救伤员,淮海战役期间,他推着小车一路南下,给解放军运送后勤补给和物资。多少次穿过炮火硝烟,老人已数不清,唯有当年的热血豪情仍历历在目。

  新中国成立后,王克昌投身农业生产、水利建设,当了多年生产队会计,还曾负责村砖窑厂的购销业务。晚年跟老伴在村头开了一个日用百货门市部。

  对老区人民的巨大付出,共和国岂会忘记?2019年,王克昌作为支前模范代表,出现在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大会致敬方阵的礼宾车上。

  如今,在老人心中,红色记忆仍以另外的方式在延续。

  王克昌所在的朱村有一项已传承77年的特殊年俗——每年大年初一,在王克昌的带领下,全村村民捧着第一碗热乎乎的饺子,带着鲜花,来到朱村抗日战斗纪念碑前列队祭奠英烈。而这与一段难以磨灭的集体记忆有关。

  1944年1月24日(农历腊月二十九日,年除夕)凌晨,日伪军500余人“扫荡”朱村一带,驻守在沭河东岸的八路军滨海四团三营八连迅速出击,与日伪军在朱村进行了6个多小时的激战,最终将敌人击退,24位战士献出了宝贵生命。

  战斗结束后,八连的战士们不愿给村民们添麻烦,婉拒了村民送来的年夜饭,男女老少眼含热泪把连队送到河边。正月初一一大早,村民们便自发来到村头祭奠牺牲在这里的24位战士,这一特有的年俗自此传承了下来。

  给青少年讲述红色故事,让孩子们了解何为真正的沂蒙精神,同样是王克昌最愿意做的事,他不止一次地对年轻人说:“脱离党,脱离群众,注定一事无成。”

  如今的王克昌仍保持每晚看新闻的习惯,抗疫精神、国际大事,如数家珍。

  在这位老人眼中,现在的日子“比小康还小康”。令他倍感自豪的是,孙子已光荣入伍,成为一名火箭兵。他总是不忘叮嘱,让孙子一定牢记家国情怀和肩扛的使命。

责任编辑:高秀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