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线11月30日讯(记者 余丽 通讯员 李风 郭媛媛 徐欢) 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共赴小康之约。全省自然资源部门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坚守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对山水林田湖草进行整体保护、系统修复、综合治理,在人与天地的和谐之间构筑起美丽国土新格局。
忠实践行“八八战略”、奋力打造“重要窗口”。如今,在浙江这片生机勃勃的热土上,一方方绿意盎然的田野,承载着乡村振兴的梦想;一处处风光怡人的蓝色海湾,敲开了生态护海的“致富之门”;一片片重峦叠嶂的山林,树起了大花园建设的标杆;一个个消失的地灾隐患点,成就出普惠的民生福祉。
“全域整治”助力乡村振兴
深秋初冬的浙江乡村,俯瞰这里的山水林田湖草,处处“生长”出新模样。
从2018年开始,全省启动实施乡村全域土地综合整治与生态修复工程,对农村生态、生产、生活空间布局进行全域优化,对山水林田湖草全要素进行整治与生态修复,实现农田集中连片、建设用地集中集聚、空间形态高效节约。
走进湖州市南浔区旧馆镇,感受到乡村全域土地综合整治与生态修复带来的新景象:新落户的星光农业高品质粮油示范基地,与新建成的高标准农田交相辉映;拆除企业(作坊)221家的港廊古村,保护与修复湿地水环境,维护与延续古村落风貌,成为3A级旅游景区;旧馆西片新兴港等4村联建700套农房,正在实现农房集中集聚;利用全域土地综合整治产生的增减挂钩节余指标,镇上兴建创业创新产业园,引进工业企业、创业创新团队50余家。
放眼浙江,各地在推进乡村全域土地综合整治与生态修复中,注重农民权益,夯实“三农”发展基础。桐庐县探索“斗笠议事”“清风议事会”“合意庭”等自治化模式,引导群众参与全域土地综合整治,有效保障农民合法权益。桐庐县规划和自然资源局相关负责人介绍,目前全域土地综合整治已覆盖全县14个乡镇(街道)、132个行政村,行政村覆盖率72.9%,实施项目23个,推动宅基地复垦2800亩,产生的占补平衡指标和用地指标优先保障新兴产业项目39个、农居点建设21个,村集体增收6.5亿元,打开了绿水青山向金山银山的转换新通道。
据悉,2018年以来,我省围绕“空间重构、环境重生、产业重塑、乡愁重现”的总要求,有序推进乡村全域土地综合整治与生态修复三年行动计划,全省已批准实施410个工程,整治土地面积1140万亩,建成高标准农田32万亩,盘活存量建设用地1.4万亩,废弃矿山整治面积5600亩,开展各类生态系统整治修复14.5万亩。
浙江省自然资源厅相关负责人表示,接下来,全省实施乡村全域土地综合整治与生态修复工程,将进一步夯实“三农”发展基础,突出耕地数量、质量、生态“三位一体”保护,打造优质高产高效、绿色生态安全的“园田化”农田。推进产业融合、产村融合,强化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用地保障。深化“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探索以未来村庄建设为载体,绘制浙江大花园版“富春山居图”。
“地灾智防”推动防灾减灾
地质灾害防治为小康生活护航。
2020年,浙江省出台地质灾害“整体智治”三年行动方案(2020—2022年),提出地质灾害防治要从人防为主向人防技防并重转变。
4月15日,全国第一个数字化地质灾害动态风险管控平台“浙江省地质灾害风险防控平台”上线。作为该平台的核心内容之一,“地灾智防”APP1.0有效应对了今年历时50天、9轮强降雨的梅雨期和台风“黑格比”的严峻考验。
11月13日,浙江省自然资源厅“地灾智防”APP2.0正式上线。
据介绍,比起“地灾智防”APP1.0版本,2.0版本在优化原有界面的同时,全新推出群测群防员简版界面,降低使用难度,让操作变得更加简洁。2.0版本新增台风路径和实时雨量查询功能。强化自然资源、气象、应急等多部门之间的数据联动。同时设置地质灾害风险区一键导航功能,便于基层防灾人员快速、准确到点开展工作。
今年,千名地质队员“驻县进乡”行动受到了省委省政府高度关注,“地灾智防”APP2.0版全新开发的“驻县进乡”功能,继续保障行动稳步推进:通过APP可直观查看“驻县进乡”队员分布、地质灾害风险防范区人员进驻情况,即时开展指挥调度,提升地质灾害动态防治能力。
2019年底收官的我省地质灾害隐患综合治理“除险安居”三年行动,共减少隐患点5665处、消除重大隐患点1454处、减少受威胁人数13万人。如今,“整体智治”新三年行动又持续“升级”,带给群众更强的安全感。
“新三年行动,要构建‘一图一网、一单一码,科学防控、整体智治’的地质灾害风险管控新机制。”省自然资源厅相关负责人介绍。与“除险安居”相比,“整体智治”三年行动要实现3个转变:从单部门应对单一灾种向多部门联动应对灾害链转变、从人防为主向人防技防并重转变、从隐患点治理向风险防控转变。目前,我省已经有专业监测点427个,2500套专业仪器在运行,山区雨量自动监测站超过6000处。到2022年底前,我省的目标是累计建成地质灾害专业监测点600个,新增山区雨量自动监测站1000处,实现对监测点地质灾害精细化预警。
生态护海敲开“致富之门”
对很多浙江人而言,小康生活,在家门口那片蓝汪汪的大海里。
今年6月,舟山蓝色海湾整治行动项目通过竣工验收,这也是浙江首个通过竣工验收的蓝色海湾整治行动项目。
“三年前我刚搬到这里时,环境比较脏乱差,建筑垃圾也较多。”在沈家门渔港小镇上从事海鲜排档生意的周仙龙告诉记者,蓝色海湾整治开展前,这一带分布着各类海产品加工企业,几乎与海“零距离”,带来严重的陆源污染。甚至有小企业私搭乱建、违规倾倒废弃物,空气中时常弥漫着一股浓重的腥味,周边百姓靠海却难亲海。
自从蓝色海湾整治开展后,取而代之的是蓝汪汪的海和络绎不绝的游客,周仙龙家的生意比以前更好了,今年上半年净利润已经赶超去年整年的收入。
2017年,舟山普陀开始进行蓝湾整治行动。三年来,海湾海底清淤352万立方米;陆源入海污水截流3.5公里;生态湿地恢复15.05万平方米;滨海生态廊道建设8.7公里;废旧码头拆除共计18座……这座百年渔港展露全新面貌。
温州市洞头区连续两次获得中央蓝色海湾整治项目支持。台州湾蓝色海湾整治行动项目入围2019年中央财政支持蓝色海湾整治行动项目竞争性评选,位列全国前五,获得国家财政奖补资金3亿元……
近几年,浙江生态护海各项工作取得的成果,让浙江再次以“模范生”的身份进入全国各大沿海省市的视野。之所以如此重视生态护海工作,是因为人们真真切切感受到了生态红利带来的积极效应,把海洋的“生态病”治好了,致富的大门也会向人们打开。
对于靠海吃海的浙江人来说,海洋经济带来的民生福祉触手可及。这些年,浙江率先编制实施推进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发展行动方案,启动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建设,务实推进重点领域合作和重大项目落地。
2019年,浙江省政府批复《浙江宁波海洋经济发展示范区建设总体方案》和《浙江温州海洋经济发展示范区建设总体方案》。自此,浙江两大国家级海洋经济发展示范区雏形初现。
2019年11月,省政府批复同意设立绍兴滨海新区,加上此前已设立的杭州钱塘新区、湖州南太湖新区、宁波杭州湾新区,浙江大湾区“四新区”全部成立,首批7个“万亩千亿”新产业平台建设全面启动。
今年9月,浙江自贸试验区按下“升级键”,将在已有的约120平方公里基础上新增总面积近120平方公里的宁波、杭州、金义三大片区,功能定位也由以油气全产业链为核心,向五大功能区全面升级。
百舸争流,千帆竞速。浙江正铆足了劲,拉动蓝色经济发展的新引擎。
自然资源管理有“数”有温度
数字时代,自然资源信息化应用层出不穷,正在为不同群体提供多样化、个性化的周到服务。
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的背景下,浙江通过流程再造、技术创新和数据赋能,积极推动“互联网+不动产抵押登记”在全省的广泛应用,给人们办理不动产登记业务上了一道“保险栓”,为复工复产、民生保障提供了有力支撑。
浙江省自然资源厅和浙江银保监局形成 “总对总”对接模式,分别建设“不动产登记一窗云平台”和“金融综合监管服务平台”两个数据共享平台,实现了数据交互。“为保证企业能够在疫情期间顺利办理不动产登记相关业务,我们迅速启动了‘浙江省不动产登记一窗云平台’优化行动,实行24小时服务机制并完善该平台的功能,增加了满足企业单位不动产登记需求的模块。”省自然资源厅信息中心相关技术人员介绍。
截至今年11月初,平台已累计办理业务495719笔,其中抵押登记类业务345616笔,抵押登记状态查询业务150103笔,对应授信4325亿元,覆盖11个设区市、160家银行、2739个网点。
浙江智慧海洋大数据中心是数字浙江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核心与关键,浙江智慧海洋工程已于2019年被明确列为大湾区建设十大标志性工程之一,纳入大湾区考核制度体系。“浙江智慧海洋大数据中心通过数据的挖掘分析和应用服务,推动培育运维服务、装备支撑、信息安全等相关产业体系,进而带动海洋电子信息产业发展。”浙江省自然资源厅科技处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以信息化理念改造传统海洋经济的发展模式,能促生态、经济两全其美。
锚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全省地理信息公共服务平台改造、升级,打造现代地理信息公共服务体系,持续提升浙江地理信息公共服务质量。走向小康生活,需要创新社会治理。杭州市江干区常住人口已达50万,社会治理采用“人在格内管理,事在格中解决”的模式。8月17日下午,江干区新城时代广场3幢地下车库出现50多张高低铺,现场私拉电线,使用空调、工业探照灯等违规大功率电器。专职网格员巡查发现这一情况后,立即向网格长报告,网格长前往现场处置,消除了一起重大安全隐患。
9月23日,记者来到杭州市江干区综合信息指挥中心,大屏幕显示江干区基层治理四平台系统。“‘基层治理四平台’指的是综治工作、市场监管、综合执法、便民服务。地理信息公共服务平台为‘基层治理四平台’提供了标准地址、网格管理等服务。”浙江省测绘科学技术研究院相关技术人员说。
杭州有一条地信路,坐落着浙江测绘与地理信息科技博物馆。它是一扇“窗”,展示了测绘地理信息的过去、现在与未来;它又是一座“桥”,公众时常在这里与测绘地理信息知识相遇相识。8月,博物馆将国家版图知识展板送入白马山庄、西溪逸境等小区,现场抽题、答题互动……这场“家门口的展览”给居民们带来快乐的同时,也激发了大家的求知欲。“展览开到家门口,有趣、好玩,增长了知识。”一位小区居民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