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个中国记者节来了。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刚刚胜利闭幕,我们广大记者又迎来了自己的节日,喜事连连,振奋人心。
2000年1月25日,中国记协向国务院提出《关于确定“记者节”具体日期的请示》,经过科学论证,国务院于2000年8月1日正式批复中国记协,同意11月8日确定为中国“记者节”。目前,记者节与护士节、教师节、医师节、中国农民丰收节一道,成为我国仅有的5个行业性节日。在其他节日里,记者们总是奔波在一线,记录、书写他者的故事、我们的时代;在这个属于记者的节日里,让我们把镜头对准自己,看看今天的我们,也翻翻过去的相册,再一起畅想未来。
今年是抗美援朝出国作战70周年。各大媒体第一时间、用全媒体方式报道了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出国作战7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在网上网下凝聚起致敬英雄、弘扬抗美援朝精神的强大爱国主义力量。70年前,朝鲜战争爆发时,在中国人民志愿军中建立分支机构的国内新闻单位只有新华社。那时的新华社记者手中可以被称为先进“武器”的只有一部相机。就是一支笔和这唯一的先进“武器”,记录下太多宝贵的历史瞬间。有人说“战争时期,每张底片都带着血”。抗美援朝战争中,100多位新华社记者、编辑、工作人员奔赴前线,其中7位记者献出了宝贵的生命。而今天我们熟知的黄继光、邱少云、杨根思等英雄故事都来自新华社记者的稿件,甚至有的稿件被写入了中小学教材、改编成电影。他们之所以感动着一代代读者,原因之一在于记者离英雄足够近,记者就生活在英雄的人民中间。在新中国70余年征程中,一大批优秀的新闻记者以手中的笔为武器,在党和人民需要的时候,置个人利益甚至生死于度外,用生命写下对祖国和人民的忠诚,为国家建设和新闻事业发展作出巨大贡献。
就在今年,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全国各地都有一批优秀的新闻工作者奔赴武汉。他们和白衣执甲的医务人员战斗在一起,用最一线的病房里的镜头,致敬最可爱的白衣战士,也抚慰病患;他们和基层的社区工作者、热心的志愿者在一起,传递每一份温暖的力量,更凝聚人心。正是这一批勇敢的、优秀的新闻工作者,在战“疫”紧要关头,用一线的新闻报道,告诉百姓党和政府在干什么、怎么干的,医疗救治、物资保障等各种矛盾是怎样解决的,医院里怎样从人等床变成床等人的,从而凝聚起抗疫的信心、战“疫”的力量。这批记者中最优秀的代表和其他各条战线的优秀代表一起,获颁全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先进个人,在人民大会堂接受党中央和习近平总书记的表彰。他们中有数次去过抗洪一线、抗震前线的记者在回忆起采访经历时说“不害怕是假的,不后悔是真的”;有执意去一线的记者说“我们是群众的千里眼顺风耳”;有瞒着父母去武汉的记者说“这是一种职业,更是一份事业”。
在属于我们的节日里追溯过往的历史,我们无比自豪。
新闻媒体是党的耳目喉舌,是联系党和群众的桥梁纽带。在互联网技术深度影响信息传播的当下,做好新闻事业需要主力军挺进主战场、用好十八般武艺。这有赖于掌握科技硬技术,更需要扎根基层、讲好故事的“软实力”。中国记协自2010年开始组织“新春走基层”,10年来深入基层、践行“四力”是广大新闻工作者的自觉,鲜活生动的基层故事不仅扮靓了版面,更活跃了网端。在网端,普通人的故事、生活中的暖新闻往往具有意想不到的“10万+”力量。今年是脱贫攻坚决胜之年,中宣部组织开展“走向我们的小康生活”主题采访活动,一大批鲜活生动的基层小康故事经过全媒体传播,在网上网下激荡起致富奔小康的力量,更凝聚起对伟大祖国的热爱。今年的“好记者讲好故事”活动中,就不乏扶贫一线的故事。“好记者讲好故事”活动已经走进了第七个年头,越来越多的全媒体记者走进活动现场,一大批优秀的新闻记者不断涌现。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以广阔的历史视野、深邃的理论思维、科学的哲学创造、博大的天下情怀,将21世纪中国马克思主义推进到了一个新的思想境地和哲学高度。作为中国新闻队伍的一员,广大记者朋友要将学习宣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放在首要位置,要在学习宣传贯彻上下真功夫,持之以恒、久久为功,推动这一伟大思想深入人心、落地生根,谱写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新篇章。新闻报道工作要围绕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使命任务,促进满足人民文化需求和增强人民精神力量相统一,为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作出应有贡献。
刚刚闭幕的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对“十四五”时期发展和2035年远景目标作出规划,开启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广大媒体记者积极行动起来,全方位、全媒体报道传达会议精神,让五中全会精神飞入寻常百姓家。擘画新蓝图,奋进正当时。中国记协将进一步发挥好“记者之家”的作用,在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上,凝聚起广大新闻工作者的力量,记录伟大时代,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
最后,祝广大新闻工作者节日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