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青年网

新闻

首页 >> 国内 >> 正文

村里茅草房变身小洋楼 “海上吉普赛人”结束漂泊

发稿时间:2020-08-14 05:44:00 作者:张艺 赵丽梅 陈强 来源: 中国青年报

  “路无三尺宽,地无三尺平;门前万丈深,后门万丈壁;对门喊会面,登门过半天;出门路十里,起身五更天。”这是福建省福鼎市赤溪村党总支书记杜家住对当年下山溪自然村贫困状况的形象概括。

  30多年前,下山溪村村民住的是木头结构、茅草顶的房子,吃的是野菜掺粗粮,孩子们到了学龄也因没钱没路无法上学。

  改变从搬家开始。杜家住说,从1993年起,包括下山溪在内的12个自然村的群众通过“造福工程”全部从半山腰搬迁到山下的赤溪中心村居住。赤溪村主打旅游牌,去年,游客人数达27万人次,旅游总收入2000多万元。

  “造福工程”是福建省为解决“一方水土养不活一方人”问题提出的解决方案。这些年来,位于闽东的宁德市已累计完成搬迁40.4万人。

  67岁的畲族老伯雷增喜是受益者之一。他所在的田头村曾经是福鼎市硖门畲族乡柏洋村的一个“五不通”自然村,那里不通水、不通电、不通路、不通网络和广播。“山里的路只比肩宽一点,走不了车,粮食只能靠肩挑,建房用的水泥运不上来。”

  雷增喜说,他当年住的是透风漏雨的茅草棚。因为自己在村里最穷,一直没有讨到老婆,女儿也是从亲戚家抱养来的。

  2000年,柏洋村实施“造福工程”,先后集中搬迁安置了19个“五不通”自然村的192户850名村民,在原来的高速公路弃渣地上建起新社区。政府免费提供宅基地,同时给予少量补助,并帮他们解决贷款问题。

  在当地政府的帮助下,2001年,雷增喜用女儿女婿在外打工攒下的钱,依照村里的规划建起了3层小楼。

  如今,新社区有学校、医院、公园,满足了村民的教育、就医和休闲需求。在雷增喜家中,记者看到,电视、冰箱、空调、抽油烟机应有尽有,卫生间也配上了大花洒和抽水马桶,清洁明净。

  “10年前,家里每年收入只有5万多元,现在已经有十五六万元了。”雷增喜介绍说,他在村里的幼儿园当保安,每个月工资1500元。女儿、女婿在家种植茶叶、黄栀子、苦柑,孙辈们则从事茶叶加工。“现在很欢心,日子一天比一天好。”

  在闽东,“造福工程”的受益者不仅有像雷增喜这样从山上搬下来的村民,还有一批从海里搬上岸的渔民。他们是被称为“海上吉普赛人”的连家船民。

  直到现在,每当台风来袭,福安市下白石镇下岐村党支部书记郑月娥依然会有恐惧感。她是连家船民的后代,一条小木船就是三代人的家,“上无片瓦、下无寸土”,在海上漂泊。

  郑月娥告诉记者,连家船民都有看天的本领,只要有台风迹象,在海上打渔的人就开始“拼命摇船”。如果不能在台风到来前摇到岸边,船就可能被吹翻。

  “连家船民在岸上没有一寸土地。”郑月娥说,大人们会在孩子的腰间系上一根绳子,绑在船的某个位置,防止掉进海里。潮涨潮落决定船何时靠岸,所以船民的孩子上学成了问题,当地渔民的文盲率曾经高达98%。

  从1997年开始,闽东着手实施连家船民上岸定居工程。当地政府统一征地,按照一户一宅40平方米左右、每人补助1300元自筹资金盖房,2.4万名连家船民先后搬迁上岸,“终于有了遮风挡雨的房子”。

  “头一次住上有电灯的房子,那是我一生中最快乐的时候。”连家船民江成财至今记得上岸的第一天,自己高兴得睡不着。幼时,江成财兄弟姐妹、父母和祖父母一家八口住在一条长7米、宽2米的小船上。20岁结婚那年,江成财分得一条小船。曾经许多个夜晚,他望着岸上星星点点的灯光,梦想自己也能拥有那样的生活。

  1999年,江成财家搬迁上岸,定居在白马河畔。如今,被誉为“闽东沿海船民上岸第一村”的下岐村居住着782户3571名曾经的连家船民及后代。黄色楼房连片,马路两旁商铺林立,宛若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上岸之初,一些船民不适应岸上的生活,他们除了捕鱼,没有其他技能,只好偷偷搬回船上。于是,当地政府定期举办水产养殖培训班,给渔民传授致富本领。

  江成财学到养殖技术后,和几个村民一起承包池塘养殖海蛏,两年内就赚到40万元左右。2005年,他用养蛏赚的第一桶金,带领30多名村民从事桩基工程。江成财说,上岸后路子广了,人脉多了,眼界更宽了。

  “上岸后,我学习了很多以前想不到的技能。”江五全是位多面手,他做过海鲜生意、电焊工、吊机工程船水手等。他的一副宽脚掌,是海上作业留在他身上的印记。由于长年在海上生活,船舱较低,走路无法站直,连家船民曾被称作“曲蹄”。

  从海上到岸上,改变的不仅是连家船民的栖居之所。据介绍,1997年以前,这里的连家船民没有一名大学生,截至去年,下岐村一共走出了260名大学生。

  中青报·中青网见习记者 张艺 赵丽梅 记者 陈强 来源:中国青年报

责任编辑:高秀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