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青年网

新闻

首页 >> 国内 >> 正文

“超级暴力梅”62天超长待机刷新多项纪录

发稿时间:2020-08-05 13:50:00 作者:邱晨辉 来源: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北京8月5日电(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邱晨辉)记者今天从中国气象局了解到,8月2日,我国江淮地区正式出梅即梅雨季结束,从江南地区最早的入梅日6月1日算,今年我国的梅雨季长达62天,较常年(40天)偏长22天,与2015年并列为1961年以来历史最长。

  8月5日,国家气候中心发布2020年梅雨季的“体检报告”,其中提到,今年的梅雨季以入梅早、出梅晚、梅雨期长、梅雨期雨量大、极端降水事件频发等特征而刷新多项纪录。

  据中国气象局国家气候中心副主任贾小龙介绍,今年南方几个主要区域梅雨季情况大致如下——

  江南地区于6月1日入梅,较常年6月8日偏早7天,7月11日出梅,较常年偏晚3天,梅雨期长度为40天,较常年30天偏长10天。江南地区梅雨期平均总雨量达到615.6毫米,较常年偏多68.5%。

  长江中下游地区于6月9日入梅,较常年偏早5天,7月31日出梅,较常年偏晚18天,梅雨区平均雨量753.9毫米,较常年偏多168.3%,显著超过1996年(695.7毫米)、1998年(572.4毫米)和2016年(584.3毫米),为1961年以来最多。

  江淮地区于6月10日入梅,较常年6月21日偏早11天,8月2日出梅,较常年偏晚18天,梅雨区平均雨量为659.0毫米,较常年偏多149.2%,为1961年以来第二多。

  贾小龙表示,导致今年江淮流域梅雨季节出现持续性强降水的主要原因有以下四个方面——

  一是江淮流域梅雨季节总体入梅早,梅雨期长,冷暖空气在长江中下游周边势均力敌,梅雨锋面系统活跃,这是梅雨量异常偏多的直接原因。

  二是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系统长时间持续异常。6月上中旬副高脊线位置偏北;6月下旬到7月间又一直偏南,有利于冷暖空气在江淮流域一带交汇,形成了多次大范围暴雨过程。

  三是中高纬度经向环流发展、冷涡活跃;来自南海和西太平洋的热带海洋暖湿气流强盛,梅雨区水汽输送主要来自副热带高压在西脊点附近由东南气流转向西南气流的贡献。

  四是春季前期结束的弱“厄尔尼诺事件”以及赤道印度洋海温异常偏暖,综合作用导致副高显著偏强。北印度洋海温异常对7月副高持续偏强偏西的大气外强迫作用。

  贾小龙说,今年梅雨季降水量大,达759.2毫米,较常年(343.4毫米)偏多1.2倍,仅次于1954年的789.毫米,为1961年以来历史最多。全国共有46个市(县)日降水量达到极端事件标准,主要分布在安徽、湖北、江西等地;安徽、江苏、湖北、上海等地共有33个市(县)连续降水日数达到极端事件标准。

责任编辑:hz