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青年网

新闻

首页 >> 国内 >> 正文

“国家拉我一把,好日子还要靠自己拼搏”

发稿时间:2020-07-03 19:34:00 来源: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讯(中青报·中青网见习记者 张诗童 张艺)从2016年到2019年,6372户29381位搬迁群众陆续迁入贵州省毕节市的柏杨林安置点,其中包括5608户25895位建档立卡的贫困户。

  现在,柏杨林街道上的餐馆便利店越来越多,配套的4个学校也建起来了,覆盖了幼儿园、小学、初中、高中。

6月18日,张同启和妻子李飞与孩子们在一起。中青报·中青网见习记者 张诗童 摄

  贫困户张同启家里一共5口人,2018年他们搬进了柏杨林扶贫安置点四室一厅的新房子里。柏杨林社区为张同启介绍了在当地玻璃厂开叉车的工作,业余时间他还送水补贴家用。妻子李飞在扶贫车间学习了加工电子零件的技能,“一开始一天能做几十个,慢慢一天能做200多个了”。虽然加工一个零件只有一毛三分钱,但是加工电子零件不需要坐班,在家边照顾孩子就能赚钱让她非常满足。勤劳致富给了他们好日子的新盼头,张同启说,“国家给了我这么好的政策,只是拉我一把,还是要靠自己去拼搏。能干出什么成果都行,只要尽力去做”。

  杨正英和老伴宋尚学做了一辈子农民,“以前家里太穷,一年到头种地能赚1000块钱,花钱要精打细算”。杨正英说,这回住上了政府的扶贫安置房,还真有点儿不适应城市的生活,“刚来的时候,手机不会用,电视也不会用”。但宋尚学的肺心病实在不能再下地干活了,他每年要跑四五回医院,对家庭是不小的负担,现在医疗保险帮他解决了大部分就医费用。如今柏杨林安置点建起了七星关区人民医院碧海阳光移民新城分院,他看病方便多了。宋尚学说,“还是现在的小康生活好,没有共产党就没有现在的好日子”。

  71岁的宋尚学(右)和老伴杨正英(左)住在安置区2楼的小两居,宋尚学患了10多年慢性病,上楼梯前,他要先喘几口气,稳住呼吸,再一口气爬完台阶。在老家,老两口当了一辈子的农民,一年到头赚1000多块钱,如今已无法再下地干活。搬到贵州省毕节市七星关区柏杨林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后,他们住上了新房,每月有低保,医疗保险解决了大部分就医费用。 中青报·中青网见习记者 张艺 摄

  33岁的王贵是两年前搬进来的,父母都是80岁以上的贫困户。他在外打工10年,如今回到家乡,依托当地的扶贫帮扶政策,成立了自己的日化品公司。他说,时代在变,科技在变,人的想法也要变。他想通过自己的创业,带动家乡的贫困户共同创业,共同致富。扶贫安置点既是他的新家也成了他返乡创业的“根据地”。

  6月18日,贵州省毕节市七星关区柏杨林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的老人在街边闲谈,有的聚集在摊贩旁购买杂物。据统计,“十三五”期间,毕节市易地扶贫搬迁总规模为28.5万余人(其中建档立卡贫困人口24.2万余人),整体搬迁1422个自然村寨8.2万余人。 中青报·中青网见习记者 张艺 摄

  6月18日,在贵州省毕节市七星关区柏杨林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的就业扶贫车间,工人在做刺绣、藤编、电子器件等手工。近年来,毕节市将挪穷窝与换穷业并举,安居与乐业并重,让搬迁对象搬得出、稳得住、能致富。以经开区企业、公益性岗位、园区配套产业为主,向外输出和自主创业为辅,分阶段逐步完成培训就业任务,实现有劳动力的搬迁家庭一户至少有一人能就业的目标。 中青报·中青网见习记者 张艺 摄

  6月18日,两位居民经过贵州省毕节市七星关区柏杨林易地扶贫搬迁安置区点的“安居路”。今年,七星关区32个乡镇的建档立卡贫困户6149户27907人将集中搬迁至柏杨林安置点,同时社区建立起配套的学校、医院等,满足搬迁对象就医、就学需求。 中青报·中青网见习记者 张艺 摄

责任编辑:任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