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青年网

新闻

首页 >> 国内 >> 正文

北京有社区已探索垃圾分类三年多 实地探访:参与度超预期

发稿时间:2019-07-15 16:11:00 作者:刘利影 关夏彤 来源: 中国青年网

  中国青年网北京715日电(记者 刘利影 实习生 关夏彤)“是干是湿让猪试吃就知道……”类似垃圾分类窍门和段子近来在网络上引起大讨论。7月起,上海市民迎来“史上最严”垃圾分类,引发了全民“学垃圾”的热潮。继上海之后,北京的垃圾分类进展也备受关注一些社区已率先开展垃圾分类工作,正在探索各具特色的垃圾分类处理模式。 

  近日,记者走访北京市东城区东花市街道忠实里社区时看到,居民们在社区垃圾桶站扔垃圾时,熟练地将塑料袋里的厨余垃圾扔进“厨余垃圾”桶,随后把塑料袋投入旁边的“其他垃圾”桶。一位身着绿色衣服的志愿者站在一旁,手中拿着垃圾分类知识宣传页,时不时提醒扔完垃圾的居民:“这边有纸巾您可以擦手”。 

  目前,东花市街道已设置厨余垃圾投放桶站204个,厨余垃圾收集点10个。厨余垃圾分出量从2018年初每月60吨上升到现在的每月150吨以上。 

  智能平台助力 垃圾分类也可以很轻松 

  据街道办事处工作人员介绍,东花市街道探索垃圾分类资源化减量体系已有三年多的时间,去年开始与“天天洁”再生资源回收利用公司开展合作,依托其“绿猫”平台,将垃圾分类运营模式在各个社区推广。 

  天天洁公司总经理刘权告诉记者,“绿猫”是商务部支持建设的再生资源回收利用服务平台,于2015年上线,布局网点集中在北京东城区。 

  “绿猫”APP提供废品回收服务,可以“一键呼叫上门”。从下午1点至晚9点,回收人员随时收集,上门时会携带统一配发的电子秤,称重后将重量录入智能回收系统,系统自动生成结算清单。 

  回收所得的货款会进入居民的“绿色账户”,居民可在APP进行再生产品兑换、爱心捐赠或提现到支付宝。 

绿猫APP的首页 

  此外,“绿猫”向用户普及垃圾分类的相关知识,帮助居民养成正确投放厨余垃圾习惯比如设置垃圾分类打卡功能,用户可以选择连续21天将自己分出的厨余垃圾拍照上传,以参与抽奖。 

  垃圾分类规则对普通居民来说稍显复杂,而这些打卡抽奖、绿色存款功能的设置就是为了鼓励居民主动学习垃圾分类,克服畏难心理,养成分类习惯。 

  垃圾分类难不应简单归咎于居民素质 

刘权指导员工装运厨余垃圾 关夏彤 摄  

  为什么如此强调厨余垃圾呢?刘权告诉记者,垃圾结构中30%是厨余垃圾,这部分垃圾焚烧填埋压力大,耗能多、排放高。厨余垃圾的资源化可减少进入焚烧、填埋设施的垃圾量。 

  很多人认为实施垃圾分类相当大的一部分阻力来源于居民素质。2016年,“绿猫”在东花市街道选择了518户居民开展了接近两年的“挑战不可能”实验,每周将测算出的厨余垃圾分出量在其公众号公布。 

  到去年,在政府的支持下,这一行动已经覆盖了东花市街道大约23000户居民,并且由“挑战不可能”更名为“垃圾分类我能行”。刘权说:“居民的参与度超出了我们的预期,目前该街道厨余垃圾分出量已由最初每天的三四百公斤上升到每天四吨以上。可见引导居民分类投放绝非不可能。” 

忠实里小区的志愿者向路过的居民宣讲垃圾分类知识 关夏彤 摄 

  忠实里南街1号楼下垃圾桶站旁的志愿者亲历了整个分类实施过程,作为该社区垃圾分类试点的第一批志愿者。她的工作时间是从上午7点到9点晚上7点至8点主要是监督居民的分类投放行为,为投错垃圾的居民提供指导。 

  记者注意到,有不少来扔垃圾的居民会亲切地跟她打招呼。“现在这个楼的居民们已经跟我很熟悉了,他们也很少会扔错垃圾,只是偶尔有一些新搬来的人对这儿的垃圾分类不是很熟,我就给他们讲解一下。”她告诉记者。 

  忠实里社区的居民表示,去年刚开始实施垃圾分类的时候确实有分不清种类的情况,不过在志愿者的帮助下,这一年已经养成分类的习惯,“以前感觉挺复杂的,现在习惯了也就不觉得麻烦了”。 

  服务平台:无需担心侵犯隐私和垃圾混运 

忠实里小区的绿猫工作人员将厨余垃圾装车 关夏彤 摄 

  东花市街道垃圾分类模式刚开始运行时,不少居民担心自己分好的垃圾会被混装运走。 

  对此,“我们用数据透明、主动接受监督的方式逐渐取得了居民的信任,严格将厨余垃圾送往专门的生化处理中心。“刘权介绍道。 

  一些网友质疑垃圾分类APP的数据采集会侵犯用户隐私。刘权回应称:“我们这个体系只采集必要的用户数据,如手机号、地址,而不会采集姓名、性别等信息,更不会分析个人投放垃圾的具体物品。只有可回收物有可能具体到户,厨余垃圾和其他垃圾的信息采集起点是社区里的桶站。” 

  几年前,“绿猫”的回收体系作为新生事物,和旧体系内的灰色产业链产生了一定的冲突。 

  “这两年这种矛盾明显减弱了,”刘权说,“旧有的废品回收行业正在萎缩,无照商贩经营面临困难。现在正规的垃圾分类服务平台上,回收价格高于无照商贩,而且明码标价,用电子秤精准计量,用户还可以给上门服务人员出评价。” 

  除了东花市街道以外,今年绿猫还开始与天坛街道合作。“这套再生资源回收体系还没有在东城区做到全覆盖,我们正在努力推广。” 

  “垃圾分类问题难在‘最前一公里’” 

  对于当今的“互联网+”垃圾分类模式,刘权表示,互联网只是一个平台和手段,垃圾分类问题重在线下网点布局。“这个行业竞争的焦点在于物流。”垃圾分类涉及分类投放(或上门回收)、分类收集、分类运输、分类处理四个主要环节。在再生资源(可回收物)回收处理这个“逆向物流体系”当中,最难的是“最前一公里”,也就是可回收物从居民家中到回收站点的这一段。“这个环节如果运行不畅,势必会阻碍垃圾的资源化减量和无害化处理。” 

  当前,垃圾分类回收社会效益显著,但企业较难从中盈利。要想把握好“最前一公里”,实现“一键呼叫上门”全覆盖,关键在于线下的布局要有能力来支撑服务体系。刘权认为,线上已经不是问题,线下的管理才是短板所在。 

  “垃圾分类回收体系是一种公共产品,企业间竞争、政府购买优质服务都是不可少的。”他希望政府能加大对再生资源回收利用的扶持和监管力度。 

  如今,国家垃圾分类资源化减量体系的行业标准已经在陆续制定。刘权感受到,“后端处理技术决定前端分类方法”,而这也是各地垃圾分类标准不统一的原因之一。“我们的模式也只是一种探索。” 

  多个试点探索新模式 激发居民参与热情 

  除了东城区以外,北京其他区域的一些社区、学校也采取了一系列鼓励居民参与垃圾分类的措施。 

  记者在走访海淀区清华园街道荷清苑社区时了解到,该社区从去年起便设置了几处智能垃圾分类箱,只要扫描上面的二维码,按类投入垃圾,便可以获得积分奖励。同时,荷清苑社区便民蔬菜店的店员告诉记者,他们还与环保服务类APP“益起分”合作,通过分类投放垃圾获得的积分可以直接在蔬菜店抵现金使用。 

荷清苑社区的分类垃圾箱 关夏彤 摄 

  据“益起分”的工作人员介绍,海淀各社区的益起分可回收物投放点每天都会有志愿者值守,帮助居民根据垃圾的种类、重量获取相应积分。在厨余垃圾投放点每天都有回收人员进行分拣;对于可回收垃圾,每周二、四、六定时回收。 

  10日,北京市司法局相关负责人称,北京正加快垃圾分类修法进程,并持续跟进社会舆论的关注点。对于即将到来的修法,几位北京市民表示,乐意支持垃圾分类,但在分类标准的制定上,希望北京能够做得比上海人性化一些。 

责任编辑:高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