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青年网

新闻

首页 >> 国内 >> 正文

从无到有!文昌航天人为祖国腾飞再架“通天梯”

发稿时间:2019-07-09 16:21:00 作者:唐希 王玉磊 来源: 中国青年网

长征七号腾飞精彩瞬间。通讯员供图

  中国青年网北京7月9日电 (记者 唐希 通讯员 王玉磊 黄国畅 周伦杰 岳蕾 周琪 张艺) “5、4、3、2、1,点火!”2019年6月25日02时09分,随着第四十六颗北斗导航卫星从西昌驶向太空,身处“万里海天第一棒”的铜鼓岭“牧星人”接过测控“接力棒”,口令声声,分外忙碌。

  数十分钟后,指控中心的大红屏上出现喜讯:“热烈祝贺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发射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第四十六颗卫星圆满成功!”大伙欢呼雀跃,为北斗组网工程的又一次伟大胜利激动不已。

  时光倒退,三年前,伴随长征七号运载火箭呼啸而起,这里的欢呼声响彻世界,振奋人心。中国文昌,这座琼北古邑第一次以“航天”主题吸引了全世界的目光。

  从登台亮相到逐梦海天,从长七长五到天舟逐梦。3载光阴,春华秋实,文昌航天发射场为中国航天勇攀高峰,寻梦不止,在建设航天强国的伟大征程中,创造了一个又一个中国奇迹。

  从无到有,海岛创业开启进军太空新征程

发射场测试厂房建设初期。通讯员供图

  文昌航天人的初心使命,是在荆棘与汗水中起航的。

  2007年8月,党中央、国务院作出重大战略决策——在海南文昌建设我国新一代运载火箭发射场。随后,首批创业者告别熟悉的工作环境,千里辗转奔赴海南,迎接他们的却是异常艰苦的环境。

  “看,这就是发射塔架的所在地。”工程建设指挥部工程师周湘虎指着照片中的一片荒野,激动地说。

  周湘虎是最早到海南的创业者之一。但海南给他留下的印象并不美好:烈日高温、盐雾潮湿、台风暴雨、荒郊野路、毒蛇毒虫……

  然而,困难再大,也无法阻挡航天人追梦太空的脚步。旌旗猎猎,战鼓催征,他们吹响“扎根海岛”的嘹亮号角。没有宿舍就住民房,没有办公室就修建简易板房,食堂太小就分批吃饭,没有会议室就在仓库开会……“戴着大草帽,住在破板房,迎着海风吹,顶着烈日笑”,就是当初工作生活的真实写照。

  扎下根来的航天人,很快适应了恶劣的环境,决心在这片荒芜的土地上,为祖国腾飞再架“通天梯”。

  随着一次次“大会战”“突击战”“攻坚战”的打响,道路越来越平整,塔架越来越高耸,新的厂房建起来了,设备设施进场安装……一个个工程从图纸变成现实,文昌发射场向着新的航天奇迹大步迈进。

火箭发射塔架。通讯员供图

  追梦的脚步,总会遇到许多坎坷。在发射塔建设过程中,周湘虎时常没日没夜地铆在施工现场。一天,一阵剧痛让他两眼发黑,经诊断,由于长时间受强烈日光照射、电焊弧光刺激和过度劳累,周湘虎的视网膜脱落,导致左眼永久失明,右眼裸眼视力仅0.04。

  但是,周湘虎却舍不得离开这片创业沃土,舍不得蓝图即将实现的发射场,舍不得打下第一根桩的发射塔。“不调离原岗,保证完成任务!”面对如山的困难,周湘虎在手术后立下了军令状,带着放大镜,盯着密密麻麻的图纸,忍受着海风和强光,当两座现代化发射塔架屹立在崭新发射场的那一刻,激动和幸福的泪水从周湘虎脸颊悄然滑落。虽然,巨大的塔架在他眼里仍只是一片模糊。

威马逊台风突袭发射场。通讯员供图

  2014年7月18日,41年不遇的罕见超强台风“威马逊”在文昌登陆,最大风力达到17级,对新建成的发射场带来严峻考验。

  面对狂风暴雨,发射场铜鼓岭的“牧星人”不惧艰险,用绳索两两相连固定,第一时间保障了设备安全。

  “风大到能把人轻松刮跑。”回忆起当时在台风中保护设备的情景,助理工程师董国栋仍心有余悸。但是,就算是那个时刻,他们还是义无反顾地冲了上去,心里没有一丝犹豫。

  台风过后,发射场满地狼藉。航天人迅速投入到灾后恢复和重建工作中,以最快速度恢复正常秩序。仅场区护栏就有91处受损,长约1218米,只用了3天时间就全部修复完毕。

  战台风、斗酷暑、抢工期、抓演练……2014年11月,文昌航天人攻克一个个难关,使昔日的荒芜地逐渐变成了一座具有国际一流水平的航天发射场。

  从弱到强,敢为人先书写中国航天新篇章

胡旭东(右二)在机房操作。通讯员供图

  航天使命的需要,就是航天“战士”的选择。

  “选择了长五,和妻子女儿视频都成了奢侈的事,每当看到女儿在视频中叫爸爸时,我的心都碎了”。2012年,80后的胡旭东忍着对妻女的思念,踏上了前往文昌的征途。因为有个光荣的岗位在不停召唤着他。

  这个岗位叫“01”。而胡旭东,就是长五发射任务的01号指挥员。来到文昌后,胡旭东把所有的精力都放在了长五飞天上。实战任务当天,惊心动魄,而“身经百战”的胡东旭早已无所畏惧。果断应急处置,在与一线人员连续奋战40多个小时后,胡东旭成功处置了氢加排连接器脱落二次对接,创造了世界航天奇迹。虽然长期忍受和妻女分居之苦,但当火箭发射成功的那一刻,胡旭东心里觉得,这一切都是值得的。看着显示屏幕上长征五号耀眼的尾焰,胡旭东笑得格外地甜。

王建在专心致志地工作。通讯员供图

  时光流转,初心不改。2014年初,王建博士来到发射场,此时正值某平台指挥系统国产化研究陷入瓶颈。“沿用国外技术我们将永远受制于人。”面对困境,王建没有气馁,他主动请缨,接过了沉甸甸的任务大旗。

  当时,发射场指控中心基建尚未竣工,水电等生活设施尚未完全到位。没有床铺,王建就打地铺,没有人请教,王建就自己学习……“五加二”“白加黑”,凭着一股韧劲,5个月后,王建成功让一体化综合指挥系统横空出世,并在国内多家单位得以推广。

  创下1400天驻琛航岛记录的遥测技师胡松林心里,初心就是扎根海岛坚定航天报国志向,使命就是心无旁骛完成好航天测控任务。以他为代表的测控群体,每人驻岛时间均在200天以上,恪守“缺信息不缺信仰,缺淡水不缺淡定,缺蔬菜不缺疏导,缺社会依托不缺组织依靠”的琛航测控精神,圆满完成数十次任务。

  工作18年的曹砚峰每次都特别害怕凌晨的电话铃声,从梦中惊醒进入的抢修任务让他的神经绷得紧紧的,尽管这都是常有的事。挂断电话,立马穿好衣服,迅速投入“战斗”。检查车况、装车器材、人员登车,当车辆赶往阻断点距离接到抢修电话还不足6分钟,与时间赛跑、与任务同行、与责任为伴,他们爬电杆、挖管道、拉电缆,趟泥泽、穿密林……多少个不眠夜,自己也记不清了。沐浴晨光,披星戴月,他们作为通信最直接的保障对象,见过台风、看过酷暑,执行过无数次火箭通信保障任务,24小时鏖战机台,唯独没有亲临现场看过火箭拔地而起、腾飞的时刻。

  在文昌航天“功臣”谱上,一串串名字熠熠生辉:周湘虎、胡旭东、王建、王光义、丁浩、胡松林、曹砚峰……一个个新时代航天人,凭借着一股不服输的精神,攻坚克难、披荆斩棘,实现了从长征七号到长征五号再到天舟一号的历史性跨越,不断刷新进军太空的中国高度。

  从小到大,众志成城托举大火箭飞天事业

夕阳下的发射塔架。通讯员供图

  初心的背后是坚守,使命的背后是奉献。

  这些年,文昌发射场的每名同志心心念念的就是把祖国新一代航天发射场建成建好,朝思暮想的就是把长七长五成功送入太空。很多老操作手最动情的一句话是:“能亲手把大火箭送入太空,这几年在文昌吃的苦没有白吃,我们值了!”

  这个大火箭梦想可以让人破茧成蝶、百炼成钢。长七长五合练前,新发射场这支队伍平均年龄不到29岁,70%都没有执行过任务,甚至大部分人连火箭都没见过。他们当中有很多同志都是毕业于清华北大、国防科大、上海交大的大学生,就是为了一份航天报国的梦想汇聚到这里。

  在发射场有这样一份统计:长期奋战在任务一线的已婚工作人员,两地分居比例高达80%;为备战“国字号”任务,无数个双休日变成工作日,“黄金周”变成“工作周”……

  然而,当文昌航天人面对国家重任时,牺牲的又何止是时间、家庭,有时甚至面临生命危险。

王磊与周仁坤正在进行火箭内外观检查。通讯员供图

  在长征五号首飞任务中,他们真正用“九死一生”诠释了什么叫“使命担当”。在一次合练抢险过程中,火箭二级动力系统突发故障,氢箱测压管与箭上连接处有大量氢气喷出,当时氢气浓度测试值高达100%,即使微小的静电也可能引起爆炸。危急时刻,操作手王磊和周仁坤冒着随时可能爆炸和冻伤的危险,徒手操作,紧急排故,经过半个多小时艰难奋战,一场巨大的险情被成功化解。

指控大厅在深夜完成任务。通讯员供图

  当时,在测发大厅看着他们操作的人,心都提在嗓子眼了。这些都是一群85后,甚至90后干出的英雄事迹!

  初心不改,使命在肩。担任过长七首飞、天舟一号任务的01指挥员王光义,迎来了新的使命和挑战——担任长征五号遥三火箭发射任务01指挥员。

  长征五号是我国技术最先进、系统最复杂、起飞推力最大的大型火箭,虽然与长征七号只有一字之差,但它的发射准备时间要多三分之一,氢气保障用量多好几倍,多了液氢系统,准备工作要复杂得多、风险也更大。

  “担使命,就是要勇于担当负责,战胜前进道路上的一切艰难险阻。”面对挑战和压力,王光义毫不退缩。

  为了做好万全准备,两年来,王光义和发射场的同事们先后进行了二代指挥员的培养、“三新”人员的安全知识培训考核、文书的适应性修改完善和发射场设备设施改造更新,今年以来已组织了两次大规模的发射场演练。

  “我们随时做好发射准备!”无论来自哪个系统,哪个岗位,发射场的科技工作人员众志成城,求战若渴,用最好的状态迎接新的任务。

责任编辑:墨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