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青年网

新闻

首页 >> 国内 >> 正文

跟党走的红色秘密:“我们是红军的亲人”

发稿时间:2019-06-18 06:37:00 作者:朱彩云 来源: 中国青年报

  图为中复村红军街上的卖茶人演唱红军歌谣《哥哥出门当红军》。  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见习记者 朱彩云/摄

扫一扫 看视频

  中国青年报福建长汀6月17日电(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见习记者 朱彩云)从百余个中央苏区旧址到街巷传唱的红色歌谣,闽西大地的每一处都传递着一个信息:这里是红军的故乡。

  王华彬用“家家户户都有人去当红军”描述脚下这片热土的红色基因,他的爷爷、舅公均参加过长征,他妻子的奶奶也走过长征。“我舅公走过三次湘江,一回忆起这些往事就老泪纵横,所以他很少讲,不想讲。”

  太多的闽西儿女成为无法被完全统计的数字。近10万工农子弟加入红军和赤卫队,先后建立了红二十一军、红十二军、红二十军及地方红军独立第八、九、十师。2.6万闽西子弟兵加入长征大军,到达陕北时,仅剩下2000人左右。

  和其他地方“红军是亲人”的说法不同,福建长汀县内的老人们更习惯说“我们是红军的亲人”。

  “我们有太多的家人就在红军队伍里,你怎么会不保护自己的亲人?”来自长汀县四都区的赖光耀喊自己为“红三代”,在红军首次入闽纪念馆中,这位“红色义工”宣讲团成员熟悉地讲起每张照片上的不同面孔。他的祖父和大伯的名字就出现在纪念馆中。

  包括赖光耀的大伯吕松承在内的19人成为四都参加长征的幸存老红军。从1929年至1934年,四都这个人口几千人的乡镇,走出了1200多个红军。“有的家里甚至两个、三个兄弟或父子同时参加红军。”赖光耀说。1939年,大伯在负伤返乡后,继续干着革命工作。他成为一名理发师傅,但走街串户帮村民理发其实是掩护,他在四都市场的理发店实为四都红色交通站,长期为汀瑞游击队搜集传递情报。

  无论是冲向战场前线还是退居后方坚守,像吕松承一样的老红军们从未停止为党奋斗,他们的亲人更是像保护家人一样保护红军、保护党的事业。

  为什么起初要跟着共产党走?为什么要追随这样一支穷人的军队?红军后代王华彬说是因为“没吃的会饿死,跟着走就有了出路”,赖光耀说是因为“红军分了田,还赶走了土匪”。但毋庸置疑,当吃饭与出路问题得到逐步改善之后,信仰、理想、情怀成为红军战士继续走下去的支撑。正像张闻天所说,“没有理想,不用说万里长征,红军连一千里都走不了。”

  美国记者斯诺在搜集了长征的第一手资料后,也作出类似的评价:“千千万万年轻人的经久不衰的热情、始终如一的希望、令人惊诧的革命乐观情绪,像一把烈焰,贯穿着这一切,他们不论在人力面前、或者在大自然面前、上帝面前、死亡面前都绝不承认失败——所有这一切以及还有更多的东西,都体现在现代史上无与伦比的一次远征的历史中了。”

  福建长汀县中复村的红军桥上,依然保留着一条刀痕交错的红军标线,用带刺刀的步枪量出的高度,约160厘米左右。1931~1934年,长汀县红屋区的征兵处就设立于此。

  据中复村讲解员介绍,当时,红军和苏维埃政府一边在红军桥征兵,一边在离桥不远的戏台进行扩红宣传。据不完全统计,从这座桥上走出的有红一军团、红三军团、红五军团、红九军团等。

  一首当时客家围屋里传唱的山歌也能看出青年争当红军的情景:“红屋来了刘书记,全体动员到前方。五次围剿要粉碎,保国保民保家乡。”这座风雨廊桥,见证了“父送子,妻送夫,兄弟争当红军”的感人场景。

  据介绍,在长征前的最后一战松毛岭保卫战最激烈的时候,红屋区有200多名青壮年跨上这座桥,加入红军队伍,为前方战事补充兵源。

  1934年9月30日,撤出战斗的红九军团在中复村迈出了长征的第一步,长汀由此成为红军长征的4个出发地之一。

  如今的长汀,各个乡镇都保留了大大小小的征兵处,红军桥仅是最靠近长征出发地的一个。那些来到标高线下的青年,从走出征兵处的那一刻,就将生命与国家的前途命运紧密相连。

  当初一个个走到征兵处加入红军的年轻人的选择,那些支持、保护红军的人们作出的选择,都成为了历史的选择。他们的追随与坚守也谱写了闽西这片热土新的历史。

  如今的长汀县,不少与中央苏区有关的历史建筑仍“修旧如旧,保持原貌”,任意推开一扇门都是悲壮与激昂交织的革命记忆。陈列着长汀红色革命史的长汀县博物馆,也已成为长汀县第一中学学生往返途中的必经之地。

  2019年06月18日 01 版

责任编辑:郭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