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距离北京2000多公里外的四川西南大凉山,每隔一段时日就会有一声轰鸣响彻长空,打破这里的静谧。这时,周边的彝族老乡逢人便道:“瞧,又有火箭上天了!”
46岁的胡炜就是那个放飞火箭的人。大凉山深处的西昌卫星发射中心迄今已发射长征系列火箭127枚,这位航天科技集团一院总体部主任设计师经手的就有约60枚。他也因此成为赶赴祖国宇航发射前线次数最多的人之一。
就在这个月,当我国长征系列火箭发射次数刷新300次“大关”、从“青年”迈向“壮年”时,胡炜已连续在深山发射场驻扎25个工作日,而在过去的2018年,这位上有老下有小的中年汉子,在这里度过了182天。
其间,胡炜所在的团队拿下一个举世瞩目的任务——嫦娥四号,在人类历史上首次实现航天器月球背面软着陆和巡视探测,以及地球与月球背面的测控通信。在前不久举行的全国两会上,这一成果还被写进政府工作报告。
然而,胡炜说起自己这一年最欣慰的事,却是从女儿手里接过奖状。
去年9月,胡炜参加女儿的小学开学典礼,收到一份奖状——“中古(学校名——记者注)好家长”。他如获至宝,从女儿手里接过奖状,双手捧在胸前,把“中古好家长”5个字念了两遍,久久不肯放下。
但当他抬起头,看着面前给自己颁奖的女儿,胡炜愣住了,他发现孩子眼里满是不解和困惑。“那神情好像在问:这个奖凭啥给你?”
这一年,胡炜有一半的时间没踏进家门。
过去几年,我国航天发射次数之多、发射密度之大备受瞩目。最新一次统计显示,12年前即2007年,长征系列运载火箭完成第100次发射,这第一个100次历时37年;2014年,第二个100次用了7年;如今仅过了4年多就完成第三个100次发射。
在发射次数不断飙升、火箭卫星不断飞向太空、中国在宇航领域话语权不断增大的背后,总能见到一群科研工作者和试验队员在北京和西南大山之间来回穿梭,他们被称为深山里的火箭守望者,胡炜就是其中一位。
在最近几年的火箭发射新闻报道里,也总能找到他的身影——
2012年,长征三号乙火箭一箭双星成功发射两颗中圆轨道北斗导航卫星。彼时,胡炜担任发射场01号指挥员。
2014年,长征系列火箭实现第200次发射时,胡炜就是长三甲系列运载火箭的主任设计师。这位皮肤黝黑的汉子说,从总体发射次数看,中国与美、俄、欧等尚存差距,但在年发射量方面,中国已位列前茅,有成绩也要更加努力。
尽管已是一位航天老兵,胡炜依然记得一位前辈的教诲:当每天所做的工作,你感觉陌生、费解、不懂,要去问别人、请教别人,这并不可怕,这说明你在进步;但当你每天干的工作都很熟悉,闭着眼睛都知道怎么干,这时候就要警惕一下——因为,你很可能是在原地踏步。
“要永远保持年轻的心态、创新的勇气和冲动!”胡炜说。
作为高密度发射的型号,他负责总体设计的长征三号甲运载火箭既要稳定技术状态、控制更改的影响范围,又要不断创新改进,提高型号的适应力和可靠性——这一度被认为是“鱼与熊掌不可兼得”的挑战。
胡炜偏不信这个邪,他硬着头皮带领平均年龄不足30岁的总体设计团队,仅用短短几年的时间,就完成了以多窗口发射技术和复合制导技术为代表的多项技术攻关,攻克了低温火箭运载能力提升、低温加注后长时间停放等的攻关研制。
至今,这个故事还在火箭研制队伍里流传。
十几年前,当胡炜第一次来到火箭型号总体部门时,他列出一份愿望清单,鼓励自己对火箭的性能做出一些改进。如今,回过头来审视这份清单时,他发现大部分都已经实现。
此前一次北斗导航卫星发射,进入倒计时“4分钟”时,动力系统下达的三级贮箱增压命令无法执行,发射面临中止的风险。
那时,胡炜还是动力系统的指挥。所有人将目光扫向他,他却淡定从容、面色沉静,嘴上连续下命令,指示工作人员监控数据变化,眼睛却紧盯着监视屏幕,快速“扫描”“抓取”测控数据。定位问题后,他果断发出口令——为火箭补压!
4分钟后,火箭准时升空。
同事给出这样的评价:每次遇到问题,胡炜的沉着冷静,总能帮助他“绝地反击”。
如今,长征系列火箭迎来第300次发射,这位与长征家族打了20多年交道的航天人,说起眼前的这些火箭就像 “一个熟悉的有血有肉的老朋友”。而他最为熟悉的长征三号甲系列火箭,则已成为我国商业航天发射的主力。
国际市场上,也出现了一个耐人寻味的变化。
胡炜告诉记者,如今到国外做火箭保险宣讲,基本不必再大说特说中国火箭“多好”“多牛”等技术指标,直接亮出中国的发射次数、成功率、履约能力,以及这次任务之前,中国曾经承担过多少次同等任务即可。其结果是,来自中国的火箭总能获得“较低”的保险费率。
据悉,整个长征系列火箭共完成发射300次,成功率约为96%。这其中,长征三号甲系列火箭完成发射接近100次,成功率近98%。
“这就是和平年代,我们年轻人报效祖国最直接的方式!”胡炜说。
2019年03月28日 01 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