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澎湃新闻28日消息,原中共中央顾问委员会委员、国家二机部部长、河南省委原第一书记、“两弹一艇”元勋刘杰同志于9月23日21时20分在深圳市人民医院逝世,享年104岁。
刘杰是“两弹一艇”功臣、中国核工业奠基人之一,曾任二机部部长、党组书记,经历了中央决策、争取苏援、苏援中断、完全彻底自力更生等几个阶段,圆满实现了原子弹、氢弹研制试验成功和核潜艇动力装置初步设计,建成了国内核燃料循环工业体系,为中国核工业创建和长远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刘杰,1915年出生于河北威县,“九一八”事变后参加革命,1935年加入中国共产党。中共七大代表。1945年至1949年分别任中共察哈尔省委副书记、察哈尔军区政委、省委书记。北岳区委副书记,豫西军区第二政委、豫西党委第二书记。开封市委副书记、警备区副政委。
1949年至1953年任河南省委副书记兼工人工委书记、政协副主席,中南军政委员会工业部部长。
1952年至1957年任地质部副部长、党组书记。国务院三办副主任。
1956年至1960年任三机部、二机部副部长、党组副书记。1960年至1967年任二机部部长、党组书记。国防工业办副主任。
发现中国第一座铀矿
刘杰在地质部工作期间,地质部发现了中国的第一座铀矿。1952年,他和李四光一起,制订了国内地质勘探规划并组织实施,使地质勘探事业得以迅速发展。1954年,地质部的一支地质队伍在综合找矿中,在广西发现了铀矿床。
刘杰等人带着铀矿石标本向毛泽东、周恩来等中央领导汇报,刘杰手持仪器进行探测,放射性物质使仪器发出“嘎嘎”的响声,到会领导人都十分欣喜和兴奋,因为铀是制造原子弹的核心材料,有没有铀资源,决定着中国能不能自力更生地发展核工业。
当时,毛主席高兴地握着刘杰的手说:“刘杰,这是关系国家命运的大事,好好干!”
正是从那时起,刘杰抱定“责任比天大”的信念,踏实而坚定地工作,带领核工业人先后研制出原子弹、氢弹、核潜艇(简称“两弹一艇”)。“两弹一艇”的研制成功,使新中国从积弱积贫的“东亚病夫”跃升为世界核大国,为中华民族的昂然崛起,提供了不可或缺的“战略支点”。
主持核工业发展
1955年5月,中央决定调时任地质部党组书记、常务副部长刘杰任国务院第三办公室副主任,负责组织原子能事业的筹建工作。
1956年11月,全国人大通过决议成立第三机械工业部(1958年2月改为第二机械工业部),作为国务院对中国原子能事业的归口管理部门,首任部长为宋任穷,刘杰、刘伟、钱三强等为副部长。1960年9月,刘杰被任命为二机部部长。
刘杰
二机部这个名称是为了保密需要而采用的,它是一个军事工业部门,统一领导和管理核科学技术研究,铀资源勘查、核武器研制、核燃料元件制造等工作。
核武器研制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涉及众多学科和诸多部门。突破“两弹”时,全国先后有中国科学院、冶金部、化工部、交通部、水电部等26个部(委)、解放军各军兵种、20个省市自治区、900多个工厂企业、科研院所和高等院校等,大力支援、协同,参与了攻关与会战。在刘杰的出色领导下,各项工作顺利开展。全国上下,大力协同努力做好核武器研制工作。
自力更生造出“争气弹”
20世纪60年代,“两弹”研制基地位于海拔3000米以上的高原牧区,气候恶劣,最低温度达零下四十度,一年内有八九个月要穿棉衣。
又逢国家自然灾害,刘杰曾回忆:“一杯酱油汤,一块窝窝头,夜里饿着肚子都要加班干活。”
当时,刘杰面临的岂止是恶劣的自然环境,国际形势也日益严峻。1959年6月,苏联撕毁向中国提供原子弹教学模型和图纸资料的《国防新技术协定》,1960年撤走所有技术专家,使刚刚起步的研制工作雪上加霜。
面对停援困难,周恩来代表党中央于1959年7月指示:不理他那一套,自己动手,从头摸起,准备用8年时间搞出原子弹。
1962年,刘杰提出造中国第一颗原子弹两年规划,得到了毛泽东等党和国家领导人的赞同。“两年规划”中提出1964年爆炸第一颗原子弹是个总目标和总任务。为了鼓舞士气,二机部决定以苏联撕毁协议时间“596”(代表1959年6月)作为中国第一颗原子弹工程的代号,激励大家造出中国的“争气弹”。
在刘杰的组织下,一批海归学者和科学家,踏进了铸造民族核盾牌的中物院大门。“娃娃博士”邓稼先就是其中一名。
邓稼先
1958年,刘杰把邓稼先请到办公室,对他说:“小邓,我们要放个‘大炮仗’,这是国家绝密的大事,想请你参加,你看怎么样?”
邓稼先是个相当聪明的人,他立刻明白了,这是要让他参加研制原子弹的工作,作为资历尚浅的年轻人,他有些惶恐:“研制原子弹,我能行吗?”
刘杰明确地表态:“三强同志竭力推荐你,你能行,就和大家一起干吧!这是国家对你的信任,这件事关系到国家的安危,相信你能干好!”
于是,“娃娃博士”邓稼先就带着一批批刚出校门的大学生,从最基础的三本书学起。1960年4月,原子弹的理论设计正式开始,年底就把我国第一颗原子弹原理的轮廓勾勒出来了。
刘杰(右一)与王淦昌
1963年底,1:2全球爆轰出中子试验获得圆满成功,次年初,又生产出合格的高浓缩铀核燃料。1964年10月16日15时,中国第一颗原子弹试验成功。
刘杰曾在采访中回忆说,原子弹爆炸的那天,自己心情很平静。“爆炸前一天,总理问我爆炸是否能成功,我跟总理说:‘一定能。’其实,当时我内心里想会有三种结果。一种是干脆利落;另一种是拖泥带水;还有一种就是完全失败。但我对科研工作者们有十足的信心,所以坚信一定能成功爆炸。”
中国速度震惊世界
在大力研制原子弹的同时,科学家们从1960年底已开始摸索氢弹原理。当时的二机部刘杰部长、钱三强副部长把研究氢弹的任务交给了在原子能研究所工作的于敏等人。
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之后,从事氢弹理论先期探索的队伍转入中物院理论部。理论部科研大楼,每天晚上灯火辉煌。刘杰为了琢磨一个问题,常常通宵达旦地工作。
1966年12月28日,氢弹原理试验成功;1967年6月17日上午7时,空军徐克江机组驾驶着72号轰炸机,进行氢弹空投试验。
从第一颗原子弹试验到氢弹原理突破,美国用了7年零3个月,苏联用了4年,而中国仅用了2年零8个月。这是一个让全世界为之震惊的速度!
前排右五为刘杰
1978年,刘杰奉命调离二机部,赴任河南省委书记。1978年至1985年,担任河南省委书记、省长、省委第一书记、人大主任。1982年至1987年为中顾委委员。
2009年1月10日,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的首届管理科学奖颁奖大会上,原二机部部长刘杰因在任内成功爆炸中国第一颗原子弹和第一颗氢弹、奠定中国第一艘核潜艇的技术物质基础、基本建成中国核燃料工业体系、在组织管理方面发挥了重大作用而获得管理科学特殊贡献奖。
面对赞誉,刘杰却说:“我并没有什么特殊的贡献,如果说我出了一份力的话,那就是做了一点管理工作,我的管理核心就是对大家的信任。”在他眼中,作为领导,一个管理者的本事是有限的,只有群众的力量才是无限的,我国核事业从无到有,一步步,都是群众身上的力量。
正是有了无数像刘老一样
在岗位上兢兢业业的核工业人
才有了中国屹立于强国之林的根基
致敬!刘老一路走好!
综合:澎湃新闻、《中国核工业》、《“两弹一艇”那些事》
原标题:104岁“两弹一艇”元勋去世,多少人今天才知他的卓著功勋